大家好,這裏是【钛短評】欄目,我是短評君。【钛短評】是一檔針對近期科技熱點新聞進行搜羅并提出獨(tu)道(cao)觀點的周更欄目,同時大家也可以在這裏提出你對于科技硬件、技術、購機等方面的問題,在文章下方進行留言,短評君将親自爲你解答。
前言:上周科技圈确實足夠熱鬧,小米和一加先後發布了直接對位的智能手機産品,殺的刺刀見紅,也吸引了足夠高的關注度。另外小米在發布會上介紹了自家的大模型産品,科大訊飛也于次日發布了自家的大模型産品的 2.0 版本,并與華爲聯合發布 AI 計算平台。今天咱們就聊聊智能手機和大模型的那些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自打 ChatGPT 爲人所熟知之後,大模型的兩個核心優勢就基本确立了,一個是足夠大的,随着訓練不斷提升到數據量,可以讓人工智能做到近乎「全知全能」的狀态;另外一點,就是大模型的反應足夠的快,能夠在短時間之内查找到信息并且快速的歸納總結,并通過 AI 判斷給出一個結論。
當大模型遇到智能手機,就會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把算力放到雲上,這樣能夠提供足夠大的數據,并且會随時更新。但對應的,雲上服務器所對應的用戶端,就需要較好的網絡支持。
對于國内市場,尚且不能完全覆蓋 5G 的前提下,對于智能手機這種面向全球市場的消費品,想要推廣基于雲上的大模型,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大模型的另一個選擇,就是把算力 / 芯片放在手機端側,成爲一個「小模型」。這一思路,算力和數據在功耗的限制下,較之于真正的大模型都會有所限制,短評君認爲最終成爲一個「語音助手 Pro 版」。
當然,一個「語音助手 Pro 版」對于用戶體驗的改善也是有效果的。比如一個系統設置,不需要自己去設置裏面翻找,複雜的命令也可以一句話去解決,這都是此前華爲手機大模型所展示過的,也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但這種程度的改善能不能拯救逐漸開始走下坡路的智能手機呢?
短評君認爲不能,因爲目前智能手機的困局源頭還是在于芯片層面,工藝所導緻的功耗限制,讓智能手機達到了算力的瓶頸,以及高度同質化的功能。
無論大模型怎樣發展,未來終于會走到全知全能狀态,成爲一個「真假難辨」的虛拟人。而目前來看,除了 OpenAI,各家大模型還都是在同一節奏下競争,研發進度很難拉開差距。
那既然大模型能達到的終極效果和所要達到的時間都幾乎相同的話,各家的智能手機又何以借此實現差異化,完成自我救贖呢?
--- 下面進入一周資訊 / 點評環節 ----
小米發布 MIX Fold 3 折疊屏,14 寸平闆 & 二代 CyberDog 登場
8 月 14 日,在第四次年度演講中,雷軍在新品發布環節宣布,小米的手機端側大模型已經初步跑通," 輕量化,本地部署 " 是小米大模型技術主力突破方向。雷軍堅持要将小米打造成一個高端品牌。與華爲此前公布的端雲結合的手機大模型不同,小米試圖在端側進行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硬件方面,小米推出了最新一代的折疊屏手機—— MIX Fold 3。相比上一代,Xiaomi MIX Fold 3 進一步減薄減重:重量 255g 起,折疊厚度 10.86 mm ,展開厚度 5.26mm。這主要歸功于小米自研的「龍骨」折疊轉軸,相比上代采用的「微水滴」轉軸,其展開态和折疊态的厚度分别減薄 8.6% 和 12.5%,轉軸厚度縮窄 8%,轉軸區空間縮小 17%,讓整機進一步減薄減重。
此外,Xiaomi MIX Fold 3 還提供了采用小米龍鱗纖維材料的特别版本——龍鱗纖維是由小米自研的複合疊層材料,集成了高強度的芳綸纖維和陶瓷纖維,大大增強了抗跌落強度。經過測試,其抗跌落強度較玻璃提升 36 倍。
除了手機外,現場還發布了最新平闆電腦 xiaomi Pad6 Max ——一台擁有 14 英寸屏幕的超大「平闆」、小米手環 8 Pro,以及體積縮小了 16%、重量減輕了近 40% 的第二代 CyberDog。CyberDog 2 配備了 19 組傳感器,使其成爲了一個能更準确感知環境的高度感知生物。結合圖像識别技術,CyberDog 2 能夠捕捉和識别主人的面部表情、聲紋以及身體語言。
钛短評:折疊屏手機發展已經經過了「從 0 到 1」的階段,各家基本都有一到兩代的叠代,細節更加成熟。原本影像、充電方面的短闆也在逐漸解決。随着折疊屏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出貨量的提升,折疊屏手機成爲高端智能手機主戰場的日子指日可待,未來也會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定價權掌握在國産智能手機陣營。
Redmi 掀桌一加出招,Ace 2 Pro 硬剛 K60 至尊版
8 月 18 日,一加發布了最新旗艦——一加 Ace 2 Pro。本次一加 Ace 2 Pro 采用了第二代骁龍 8 移動平台 + LPDDR5X + UFS 4.0 的頂級性能配置,提供至高 24GB + 1TB 的超大存儲組合;同時,一加 Ace 2 Pro 還全球首發京東 Q9+ 發光材料和航天級 " 天工散熱系統 ",搭載索尼旗艦級 IMX890 主攝、仿生振感馬達和長壽版 150W 超級閃充。
本次,一加 Ace 2 Pro 在設計方面,就延續一加 11 和一加 Ace 2 的經典質感設計語言,并首次在行業采用 " 玻璃冷雕 " 和 " 立體蝕刻 " 兩項工藝,在高辨識度的鏡頭模組區域,其采用了一整塊 3D 立體玻璃,在視覺上提升縱深感和立體感。
在屏幕的選擇上,一加 Ace 2 Pro 搭載的全新升級 1.5K 靈犀觸控屏,全球首發京東方 Q9+ 發光材質。這塊屏幕擁有 120Hz 可變刷新率,1.5K 超視網膜分辨率,1600 尼特的超高亮度,并支持 2160Hz 的高頻 PWM 調光,并針對夜間暗光用機場景進行優化,借助 "360 ° 環境色自适應 "、" 人眼仿生自适應調光 " 以及 "AI 個性背光 " 三大屏幕優化,智能調節屏幕畫面與亮度。
在一加調整爲線上銷售渠道後,持續以高性能表現、性價比以及高品質這三個特點在中端市場發力,據一加方面表示,在 2023 年上半年,一加手機銷量同比增長 335%,一加 Ace 系列相對 Redmi K 系列的銷量比例,從 3% 提升到 56%。
官方稱一加目前是 " 全行業增長最快的品牌 ",也是 " 唯一實現三位數增長的品牌 "。其中,Ace 系列上半年同比增長 1537%。此前,一加中國區總裁李傑曾公開表示," 三年之内,要把 2000 元以上的線上市場做到第一。"
钛短評:一加從回歸到 OPPO 之後,本身的産品、渠道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這種線上的打法也是更符合宏觀的市場規律。隻是不知道對于傳統的一加粉絲,或者說是追求設計 / 做工 / 性能的用戶,未來還會不會有新的廠商來填補這一空缺啊。
單卡算力對标英偉達 A100,科大訊飛聯手華爲發布星火一體機
8 月 15 日,科大訊飛發布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 V2.0 版本,重點升級了代碼能力和多模态交互能力。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代碼能力是支撐認知大模型智慧的關鍵維度,而多模态能力則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經之路。
針對企業用戶對于人工智能的需求,此次科大訊飛與華爲聯合發布了訊飛星火一體機,爲企業提供國産自主創新平台上的自主、安全、可控的私有化部署大模型。
星火一體機将提供從底層算力、AI 框架、訓練算法、推理能力、應用成效等全棧 AI 能力,可用于問答系統、對話生成、知識圖譜構建、智能推薦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具備大模型預訓練、多模态理解與生成、多任務學習和遷移等能力。
在内容安全方面,星火一體機可以針對污語料和幻覺問題,形成立體化的 " 内容安全機制 "。無監督的互聯網語料,經過語句判别器、質量判别器、隐私判别器、安全判别器等關卡,得到清洗後的高質量文本;爲了解決 " 幻覺問題 ",科大訊飛針對各類型任務構建專業知識庫,以類搜索插件技術實現知識獲取,基于大模型的理解和概括摘要能力給出答案。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發布會上介紹:" 星火一體機可用于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企業開箱可用,每一家企業都有機會構建自己的專屬大模型。科大訊飛正在與華爲打造面向超大規模參數大模型訓練的國産算力集群,對标英偉達的 A100 芯片。"
在算力安全上,星火一體機基于昇騰 AI 硬件、昇思 AI 開源框架打造。據第一财經消息,星火一體機使用的是華爲尚未官方對外發布的昇騰 910B 人工智能芯片,星火一體機是 910B 芯片首個對外商業化應用産品。
钛短評:除了折疊屏手機,大模型的産品也到了新的階段。從年初的火熱到現在理性階段,"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 的壓力之下,真正的落地應用才是最大的考驗。短評君認爲,不出意外的話,半年之内就會出現一些 " 知難而退 " 的企業,放棄對大模型的研發,轉而投向下一個風口。
搭載三重激光空間感知技術,雲鲸發布掃拖機器人 J4
钛媒體 App 8 月 15 日消息,雲鲸智能今晚正式發布 J4、J4 Lite 兩款新品,分别定位年度旗艦款以及入門級全能款。其中,雲鲸年度旗艦掃拖機器人 J4 定價 4299 元,首發用戶到手價 3999 元,雲鲸入門級掃拖機器人 J4 Lite 全網首發價 3299 元。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掃地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124 億元,同比增長 3.4%。随着入局者的增多,整個掃地機器人市場也迎來更激烈的競争,如何直擊用戶心中的痛點,成爲廠商需要思考的問題。
根據官方的介紹,雲鲸掃拖機器人 J4 實現了 7800Pa 的吸力,搭載自研 U-pipe 高效風道系統,配備自研氣旋導流式防纏繞滾刷,可将地面毛發螺旋吸入并吸除,解決長發用戶、養寵家庭常見的毛發清潔難題。據悉,該功能通過 SGS、萊茵兩大權威機構防纏繞清潔認證,毛發拾取率 99.56%,滾刷毛發殘留 0%。
在拖地能力上,雲鲸掃拖機器人 J4 能夠根據地面材質動态增壓 7-12N,去除頑漬的同時呵護地闆。搭載雙光譜 Dirtsense 髒污感應系統,重污拖布自動複洗。在集塵上,雲鲸掃拖機器人 J4 推出 " 濾網式塵袋 " 概念,将集塵袋與機器人濾網二合一設計,并搭載塵袋風幹抗菌技術,可加速塵袋水汽蒸發減緩細菌滋生。無需垃圾轉運,避免了基站管道二次污染。
同時,雲鲸掃拖機器人 J4 搭載全功能基站,具有自動洗拖布、自動上下水 3.0(選配)、自動添加清潔劑、自動熱風烘幹拖布、基站自清潔、銀離子抗菌等功能。APP 支持添加家具功能和切換 3D 地圖,還能聲控清潔指定房間。
更智能合理地建圖規劃路徑,是對掃拖機器人核心技術能力的考驗。據了解,雲鲸掃拖機器人 J4 擁有全新的 IPS4.0 鲸靈感知系統,采用三激光空間感知系統,前向、側向、橫向的 3 向激光掃描系統能夠實現毫米級測量,從而實現更快的建圖和避障。
雲鲸掃拖機器人 J4 還内置鲸靈托管 2.0,機器人能全面準确識别家庭髒污情況,重污區域智能開啓複掃複洗複拖,重污區域及一周未清潔區域自動複掃 2 次,重污拖布自動複洗最高達 6 次,複拖次數最高達 4 次,還有 Smart-Swing 智能貼邊功能,定期清潔牆角櫃邊。鲸靈托管 2.0 還支持智能地毯清潔策略、短毛地毯增壓吸塵、長毛地毯精準規避等功能。
钛短評:對于消費電子行業而言,這幾年變化或者說進步最大的賽道,掃地機器人肯定要算是其中之一。從最早被大家抱怨不好用、人工智障、需要定期清理,直到如今掃拖一體、全自動清潔以及更加智能的體驗,可謂是天翻地覆。應該說掃地機器人在技術上的進步已經讓不少人爲此留出了期待,更多人在新裝修時爲掃地機器人預留上下水接口,就是最好的證明。相信随着技術方面的進步,以及更多人對于這方面的認知提高,掃地機器人還有機會在滲透率上更進一步。(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 作者 / 吳泓磊 編輯 / 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