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集采的本質,就是以量換價。
汽配集采這一話題,是行業裏的一個熱門話題。這個話題,不僅僅是熱門話題,還有汽後企業,付諸于行動。
在展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麽叫集采???集采的模式,是怎樣的??
集采,又稱集中采購,意思是指,一個企業将所有日常所需要或使用到的貨物、工程項目及服務,集中進行采購。
也就是說,集采這種模式最早是應用于企業内的。當然,能實行集采的企業,一般都有以下特點 :
1. 分子公司或部門較多,且地理位置分散
2. 在沒有實行集采之前,都是各自爲政
3. 日常各項用品、服務、原材料采購量及需求量大
一般而言,集采的本質,無非就是降低采購成本,以及提高服務質量。
同時,集采,更多是基于企業自身的實際需求出發,而産生的。
随着時代的發展,集采這一形式,開始多樣化,并在各行各業裏,得到應用和提現。
例如,我們所熟知的中國人名解放軍總後勤部,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人民軍隊屬下的一個集采部門。
還有,諸如每年的藥品集中競标采購,也同屬于集采的一種形式。
除了發生在企業内的集采行爲之外,還有一種集采行爲,會在 c 端消費者領域。
就是所謂的團購,意思是指團體購物,這是指,多個認識或不認識的消費者,一起聯合起來,在同一個時間段内,與商家談判,集中采購某一個産品或服務,以求得最優價格的一種購物及方式及消費行爲。
大家日常所使用的,例如美團 淘寶 拼夕夕,内裏,就有團購的形式存在。
還有,諸如社區生鮮電商,例如興盛優選的準點開搶,其實就是團購的一種形式。
所以,集采的應用範圍,是很廣泛的。不僅僅可以應用在單個企業,還可以應用在多個企業,也可以應用在消費者領域。
看完集采的應用範圍,我們再看看,集采的幾種典型模式:
1. 集中定價,分開采購
2. 集中訂貨,分開收貨付款
3. 集中訂貨,集中付款,分開收貨
4. 集中采購,統一調撥
第一種,意思就是,多個企業或個體,集中在一起,和上遊企業進行議價,得到大家心目中的議價後,采購依然是各歸各。
第二種,大家把自己的需求彙總在一起,統一向上遊集中采購(其實,就是訂單收集),然後,分别付款給上遊,上遊在收到訂單後,調撥發貨。
第三種,和第二種不同的地方在于,訂單和付款是統一集中。
第四種,有一個實體企業,完成訂單采集,然後集中付款及安排貨物的調撥。
因此,隻有了解完集采是什麽?集采的模式有多少種?我們才能有的放矢。
了解完,何謂集采?我們來探讨一下,在汽車後市場領域,集采究竟可不可行?
實際上,是可行的。甚至,集采這一行爲或模式,在汽車後,早就已經有人在嘗試,甚至付諸行動了。
筆者所知道的,例如,在潤滑油行業,集采是非常普遍的一種集體行爲。
例如,多個二級中間商(行業内俗稱批發商,也就是倒油的,或油販子)将自己的實際需求,集中在一起,共同向某個品牌的代理商,集中議價。
通過集中采購,規模化采購,獲得最佳的采購成本。然後,倒手賣給下家(再小一級别的批發商,或者修理廠)。
這之中,上述筆者所陳述的二三四模式,均有體現。具體方式,都是由共同發起人,一起協商并執行。
此種,由民間組織,臨時發起的集采模式,不僅僅存在于潤滑油行業,也同樣存在于汽車後市場内的其它細分行業。
例如,輪胎行業,也經常那麽幹。
所以,集采模式和行爲,在汽車後,一直存在。不存在行不行得通的問題。
隻不過,形式不一樣,有臨時性的,也有長期的,更有成立實體企業,集中采購的。
例如,上海的某個車型件聯盟,最早期的形态,就是如此。
這個聯盟,由十幾個分布在全國各地,在當地從事該車型件銷售及售後服務的經銷商,共同發起。
早期,隻是松散型的,并沒有太多的捆綁和約束。到了中期,有鑒于集采所帶來的便利性及優勢,這十幾家企業,共同出資,在上海成立了實體企業。
成立專職運營團隊,甚至還有董事會及股東大會等組織架構及公司章程。
時至今日,甚至開始往上遊發展,大家一起出資,新建了一家碰撞件工廠。
生意,是越做越大。
當然,發展到今天,這家企業,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集采聯盟了。
這就是,集采所帶來的好處。
所以,在汽車後,集采這一模式和行爲,是可行的。甚至,還可以做的很大!!!
文末
集采,實際上也是供應鏈管理的一種方式。隻不過,在做集采之前,必須科學規劃,針對企業自身的産品特性,渠道客戶畫像,流通環節的多與少,有針對性的制定,屬于自己的,專屬集采解決方案。
圍繞這一話題,筆者會做連載,逐一分析,在汽車後市場内,集采的可行性及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