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略大參考,作者 | 小遙,編輯 | 原野
01 心态
" 坐标吉林長春。假期在家點了份麻辣燙,看差評裏有人說難吃,全是麻将(可能是手誤,把麻醬寫錯了),然後商家回複:那下次給你擱點兒撲克。"
" 駕校練車,四排道的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同一塊小石頭我壓了四遍過去,我教練說:你擱這瞄準呢?"
" 我舅家,正好我舅媽在敷面膜,我爸就跟我閨女說:你看你舅姥,臉上扣大棚呢。"
" 我媽要去廚房拿東西,進廚房就忘了要拿啥,然後我爸說,你能不能别去沙漠了。我問咋的,我爸說你媽就是沙漠裏的一隻鶴,dear 了鶴。"
每個長假,都是東北人集中吐槽家鄉的黃金檔。
身在其中的人可能無感,但對于在外上學、工作的年輕人,東北特色的毒舌是值得記錄的家鄉假期限定——他們甚至願意爲此發布一條朋友圈。
在東北,幽默是流淌在黑土地裏的。它的底色,是經曆世事後的樂觀,是對生活持續保持的熱情。
總能在平凡甚至枯燥無聊的事物上整出點花活兒來,是東北人特有的技能。比如東北最近舉辦的兩場馬拉松比賽,就被活生生整成了城市 " 流水席 "。
一般來說,馬拉松參賽選手們都喜歡在社交平台上發布關于跑步本身的視頻,但賽事挪到東北後,場邊的補給站卻成爲了重點。9 月底在遼甯朝陽的馬拉松比賽中,因爲沿途補給物實在豐富,香腸、燒雞、小酥肉、鍋包肉 ...... 有人忍不住發問:" 這是跑到東北早市裏了嗎?"
因爲吃得太熱鬧,這兩場馬拉松被網友戲稱爲 " 四十二公裏的流水席 ",很多對跑步并沒有興趣的人,也産生了對賽事的興趣。他們忙着在評論區打聽着參加一次比賽的報名費——像極了聽說某超市有雞蛋送的大爺大媽。
還有更多人,在短視頻平台裏被種草了東北早市——傳說中一塊錢可以當十塊錢花的地方。
在東北早市裏,無論怎樣盡情地吃一頓早餐,花銷也不會超過兩位數,因爲這裏多的是幾毛、一塊一個的主食,一花西币在這裏能買一天的口糧。
而東北的自助盒飯,十幾塊錢能吃到二十到四十道菜,更是實惠得讓(外地)人不敢相信。
在上海因物價太高而被調侃有自己的貨币簡稱 " 滬币 " 的時候,東北也因爲物價低有了專屬的 " 東北币 "。
我的東北朋友,就在假期發來一張老家超市的照片。北京賣到十幾塊錢一斤的小西紅柿,到東北就變成了三塊多。" 這才是正常物價 ",他毫不掩飾自己的驕傲。
對美食的熱愛,同樣寫在東北人的基因裏。
看看沈陽人把雞架做出無數種花樣來的架勢就知道了,還有引發了無數外地人一探究竟的欲望的鍋包肉、大飯包,可見,在吃這一塊,他們的努力成效顯著。也因此,東北走出了互聯網以吃得豐盛聞名、除了彼此幾乎沒有對手的兩大美食博主—— " 我是晴天 " 和 " 快來請小公主吃肉 "。
這個假期她們也是不負衆望,用盆盛的大肘子和海鮮、筋頭巴腦餡的包子端上桌,光是看着都讓人不自覺咽下口水。
這得益于東北這塊廣闊肥沃的黑土地物産豐富,從糧食、海鮮到水果樣樣齊全,隻要踏實種地、打漁就不會餓死。這讓東北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不必爲了食物而發愁,也給了他們擁有好心态的物質基礎。
02 處處 " 有活兒 "
會把馬拉松變成流水席的東北人,遇到事兒的時候,也不含糊。
比如今年 8 月的暴雨,讓東北多地變成洪澇重災區。對于很多農民而言,這幾乎是滅頂之災。但在短視頻平台上,很多内容傳遞的依然是樂觀和堅強。
有人自家房屋、農田被淹,依然選擇在水沒過大腿的道路上鋪下漁網,準備撈魚,還有人連漁網都不用,空着手就上陣抓魚,而錄視頻的家人們即使有的在嘴上埋怨着他們 " 心大,不知道上火 ",卻也沒有真的責怪和生氣,還在視頻最後說:" 看看一會兒有沒有魚吧 "。
評論區裏,有東北 IP 的網友講述了更多相似的操作:
" 我爸也是,自己家苞米地都是水,他看了看回家去拿漁網了,後來漁網丢了,他上火了 "。
" 我家五常的,說家裏地淹了,我就給家裏打電話,都打不通,後來給我姐打,我姐去我家了,說我爸拿桶去抓魚了 "。還有很多東北 IP 的網友,一本正經讨論長着什麽樣尾巴的魚更好吃。還有人開着玩笑:" 本來人家準備跳龍門,這下好了,估計隻能跳菜鍋了 "。
而評論中 " 改變不了的事就選擇接受,還得選擇一個讓自己愉悅的方式 " 的總結,是對這些東北行爲最好的诠釋。
在網絡上流傳着這樣的說法:" 東北人不追星,因爲東北全明星 "" 在東北你可以不活,但不能沒活兒 "。
這雖然有誇張搞笑的成分,卻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事實。東北盛産文藝人才,既有李健、毛不易這種以幽默聞名的實力派,也有寫出魔性洗腦《野狼 disco》的寶石 gem,以及在搖滾圈也足夠獨特的二手玫瑰樂隊。
至于喜劇界,東北濃度就更高了,不管是電視電影、小品還是脫口秀,東北人都活躍在頭部。
東北人殺入影視圈,留下的除了經典的《東北一家人》和《鄉村愛情》,還有這個夏天瘋狂出圈的《鵲刀門傳奇》。小品領域,除了經典熟悉的 " 趙家班 ",還有同樣是春晚常客的黃宏、潘長江、鞏漢林和沈騰、馬麗。脫口秀大會的五季中,有三季冠軍都來自東北——王勉、周奇墨和呼蘭,而李雪琴、王建國、張踩玲等人氣選手也都是東北人。
在東北,甚至連普通人口才都跟别的地方不是一個水平。前段時間,逛東北早市的視頻成爲新流行,除了滿滿的煙火氣,小攤販的歡樂也格外吸引人。
無論是吆喝還是和攤主随意的閑聊,東北人總能用樸實幽默的語言感染人。
新上映的紀錄片《萬事大集》拍攝了沈陽造化大集,其中一位賣菜的阿姨造型獨特,醒目的全白頭發做成公主切和小辮子結合的造型,搭配闊腿牛仔褲和雜色涼鞋,向大家講述自己的經曆:多年前,她得了癌症," 胃和子宮全切除,晚期癌都活過來了 ",她說:" 人活着就得開心地活着 "" 同志們想開一點啊,開心地活着,開心樂樂的一天 "。
還有一位 60 歲的阿姨紮着一頭長長的辮子,說自己是 16 歲的心态,而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大爺,即使鼻子裏插着氧氣管,還是笑着對鏡頭說:" 人樂觀最重要 "。
對于他們來說,哪怕是每天都逛的早市,也是不可敷衍的人生舞台。
東北人一直很時髦、愛打扮,在東北經濟活躍的時代,他們就喜歡皮衣搭配喇叭褲,走在時尚前線。這種習慣傳承到現在,即使東北在沒落,人們心中對時尚的追求沒有消失:阿姨們即使年齡很大依然堅持染發燙發、擦口紅、穿帶跟的皮鞋維持自己形象。
隻要人活着就要 " 折騰 ",這是一種生活态度。
03 基因
上一個以松弛出名的城市是天津。跳水大爺讓海河邊的獅子林橋成爲民間 "8A 景區 "。
天津的松弛,很大程度是因爲 " 祖上富過 "。
元代,北京成爲首都之後,天津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發展漕運和鹽業,成功在明清時期就成爲僅次于北京的北方經濟中心。到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這裏更是一躍成爲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和航運中心,一度成爲亞洲第一大城市。
新中國成立之後,憑借着洋務運動時期打下來的工業基礎,天津的工業迅速發展,創造生産出了 " 飛鴿牌自行車 "" 海鷗牌手表 "" 北京牌電視 " 等一系列家喻戶曉的明星産品。
改革開放之後,天津依然穩居北方第二城的地位,2005 年還被國家确定爲中國北方新的經濟增長極。
隻是從 21 世紀開始,天津的 GDP 逐漸被各大新興城市趕超。2020 年,天津首次跌出我國 GDP 十強城市。但即便如此,多年的發達底子,已經足夠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保持從容。
東北情況也類似。
建國後,東北三省因重工業優勢和靠近蘇聯的地理優勢,在 " 一五 " 計劃期間成爲了中國的核心地區,以鞍鋼、沈飛、沈陽機床以及一汽爲代表的,一大批關系國家命脈的國有重點工業企業都在此時期建成,東北三省走上巅峰。
東三省也因此更早地啓動了城鎮化進程。人們早早住進樓房,用上各種現代化的家具家電。當時的國企,幾乎承包員工的一切生活生産需求,從幼兒園、食堂到醫院,人們基本可以在體制内過完自己的一生,也因此擁有了堅實的安全感與松弛感。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 世紀 90 年代,國企改革帶來了東北的下崗潮。在 1995 年至 2002 年期間,東北三省共有近千萬國有企業員工被下崗或被待崗,占全國下崗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不論是電影《鋼的琴》,還是班宇等東北作家的小說裏,都勾勒過東北下崗潮的時代之痛。
不過,時代轉型的痛,烙在東北人的身上,留下的印子也是一張笑臉——至少在外人看來,它依然是上揚的。
人類對苦痛的感知,在某種意義上是相通的。有所區别的,隻是處理悲傷的方式,以及悲傷之後的态度變化。
東北人總是喜歡說一句話:" 哪能咋辦呢,人不得活着嗎?"
于是,五常一位稻農今年暴雨後拍視頻,欣喜地告訴大家," 過了水的稻子已經緩過來了 "。他同時說道:" 把心酸留給自己,把樂觀和豁達帶給别人,這不也正是咱們東北這片黑土地的基因嗎?"
在脫口秀大會第五季奪冠的呼蘭說:" 笑是生活的麻藥 "。
用一個個玩笑化解心中的苦悶,是東北人的選擇,也是他們一向的心态。
這樣的心态的形成,與東北人的曆史和東北的環境不無關系。如今的東北人往前數幾代,很多是在 19 世紀那場闖關東的人口大遷移中,千裏迢迢來到東北的。
當時,中國黃河下遊連年遭災,大量山東、河北人爲了躲避天災和戰亂來到東北謀生。
路途遙遠、條件艱苦,半路上病死、凍死、餓死的人不計其數,能夠存活下來、到達東北的那些人在途中經曆多少苦難已是不必多說。
而當大批中原的破産農民終于進入東北地區,卻發現當地匪患嚴重 " 本境胡匪,少或三五,多或百十成群,忽聚忽散,出沒無常 ......",在這種情況下,外地人移居至此,要在一個陌生環境開墾荒田、做工打漁,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在這樣的條件下,沒有強大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心态,人很難存活下去。他們闖出了新的天地,順手也把這種精神世代流傳。
另一方面,東北的地理位置也塑造了東北人的性格。東北緯度高,冬季寒冷且漫長,又因居于邊境,容易受到外敵入侵,在這裏生活并不容易。如果一味地沉浸在各種消極的情緒中,那麽生活就很難繼續。
就像羅曼羅蘭那句: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有人對比其他地區、調侃抓魚行爲,評論 " 咱東北能不能長點心啊,人家發水都哭,咱這顯眼包在這抓上魚了 " 時,一位東北網友的回複是這樣的:" 沒有這樣的心态怎麽挺過冰天雪地這麽多年 "。
同理,精神東北人的心态,似乎也是度過節後 EMO 期的良藥。連續 7 天工作的一周雖然漫長,但正如一代喜劇教父趙本山在《馬大帥Ⅱ》中所說:" 你過去那頭型呢?你得支棱起來啊 "。
祝大家工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