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race
2025 年才過去不到兩個月," 華爲概念 " 就在汽車圈刷了屏。
上周,上汽和華爲正式簽約,傳說中的 " 第五界 " 尚界就這麽華麗麗的官宣了。緊接着," 界 " 字輩就展開了裂變,不斷擴容。

前幾天媒體爆料,華爲派了 300 人團隊入駐阿維塔科技重慶總部,雙方展開聯合共創。再加上去年底阿維塔科技注冊了 " 塔界 "" 勢界 " 等商标,很難讓人不産生 " 第六界 " 的聯想。
同時又有神龍汽車的經銷商亮出照片,1 月底的經銷商大會上神龍汽車也亮相了新能源品牌 HEDMOS,中文名 " 示界 ",再一次引發聯想。

不過事實證明,真正的 " 界 " 字輩隻有尚界,畢竟人家簽約現場有華爲車 BU 董事長餘承東親自站台,老餘才是鴻蒙智行的防僞标簽。
至于其他幾個 " 界 ",長安和東風都确實和華爲有合作,但沒有到鴻蒙智行的層面,隻能說中國漢字博大精深,車企們大概相信 " 逢界必火 " 吧。
鴻蒙智行的魅力,确實大
餘承東大概也想不到,五年的時間車企們的态度變化能有這麽大。
五年前那個平安夜,他敲了那麽多車企的大門,最後隻有賽力斯的張興海開門迎接。雙方合作的問界從初期不被看好,到如今一飛沖天,不僅在 50 萬的中高端市場把 BBA 拉下馬,也讓賽力斯從連年虧損到一年淨賺 60 億。
問界火了,智界、享界、尊界、尚界接踵而至。上門求合作的車企還在排長隊,但是餘承東坦言,鴻蒙智行的精力有限,智選車這種 " 華爲完全體 " 的合作不可能無限擴容。
鴻蒙智行的魅力,不僅是華爲的品牌号召力和智艙、智駕這麽簡單。

前兩天的尊界技術發布會看了吧?看之前大家都不理解,尊界 S800 憑啥賣出百萬的價格,當餘承東一口氣公布了數字底盤、主動安全、車載通信、淨化座艙、語音交互、電池六大科技後,質疑聲煙消雲散。
都在說智能化,但是鴻蒙智行的智能已經從被動智能躍遷到了自主智能,這就是差距。所以鴻蒙智行這座寶庫,可待挖掘的價值還很高。
去年,鴻蒙智行賣出了 44.5 萬台車,雖然 " 四界 " 合體,但這個銷量實際上還是主要靠問界貢獻,真正的全面發力還要看今明兩年。

問界會在今年 5 月上市 M8,又一個爆款預定,和 M9 形成合力,進一步拓展 40 萬級别高端市場。M7 作爲定海神針下半年會有改款,還會繼續釋放勢能。
智界火了一款 R7 之後,定位全尺寸豪華 SUV 的 R9 年底會亮相,明年會成爲一個增量引擎。
享界 S9 四月份會迎來增程版上市,有望在豪華轎車這個鴻蒙智行的空白市場添上一把火。
至于尊界 S800,它的意義不隻是銷量層面,而是整體上拔高鴻蒙智行的均價和定位。而且對于百萬級豪車來說,一個月能賣上一兩千台就是巨大的成功了。
再說了,上量這個任務,不是還有新加入的尚界嗎。尚界的到來可以幫鴻蒙智行補上 20 萬以下空白市場,而且這個更主流的市場也有利于穩固銷量基本盤。
有了這 " 五界 ",鴻蒙智行今年挑戰 100 萬輛的目标還是很有希望的。
車均華爲
當然,餘承東的野心 100 萬輛是打不住的。
2021 年的供銷商大會上他就曾許下目标,不僅要幹翻特斯拉,還要年銷超過 200 多萬輛。

而華爲在汽車領域的長期目标,是 " 希望未來馬路上跑的所有車,都用華爲的技術,幫中國車企把高端車做起來。"
當做到 " 車均華爲 " 的效果後,華爲要考慮的就不是 200 萬、300 萬台的問題了。跳出鴻蒙智行的局限," 車均華爲 " 已經在逐步成爲現實。
前面提到的阿維塔科技,去年底和華爲簽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年推出 17 款車型,到 2030 年實現年銷 50 萬輛目标。
和華爲全面合作的品牌還有很多,廣汽和華爲合作打造全新品牌,最快 2026 年進入市場。自主品牌中,深藍、東風、奇瑞、岚圖、方程豹也都在通過 HI 模式和零部件模式與華爲合作,外資品牌中,豐田、奧迪、日産也和華爲牽手。
目前加入華爲陣營的汽車品牌不下 20 家,絕大多數頭部品牌都囊括其中,這還隻是已經官宣的,推進中的還有更多。
百萬銷量對華爲來說,真的隻是一個小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