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随着最近一次寒潮進入南疆
一向缺少降水的塔克拉瑪幹沙漠
也飄起了雪花
以往的黃沙漫天
換作了銀裝素裹
衆所周知,降雪天氣的形成
不僅需要強冷空氣
而且需要暖濕氣流
冷暖空氣交彙
暖濕氣流中的水蒸氣冷卻
凝成冰晶和過冷卻水滴
從而形成降雪
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降雪
不由得讓人聯想起
我國西北地區的暖濕化現象
在近 40 年裡
西北氣溫上升的同時
年均降水量顯著增加
偶爾還會發洪水
很多人稱其為" 西北暖濕化 "
認為這将改變幹旱區的地貌
并大幅提高人口承載力。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
" 西北暖濕化 " 的地理邏輯
目前的研究發現
西北降水增加
是大氣環流多個側面變化
共同作用的結果
由于西北地區氣溫升高
陸面的蒸散增強
大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增加
就會帶來更多降水
但區域内水循環
大概隻貢獻增量的四分之一
外部變化才是真正的主力
更強的高空西風帶來了
更多大西洋的水汽
西太副高的西伸和增強
則帶來了更多
來自太平洋、印度洋水汽
而貝加爾湖上空
反氣旋環流的增強
使得北冰洋、
北太平洋的水汽輸送增強了
但降水量增加了
并不意味着荒漠真能變江南
因為一個地區的幹旱程度
不光由降水決定
還跟潛在蒸散量分不開
但西北這點降水量
根本不夠蒸發的
更何況溫度上升後
蒸散量也會跟着緩慢提高
會吃掉降水的增量
所以,雖然偶有暴雨和洪水
但西北氣候仍然幹旱
那麼,到 2100 年呢?
我們可以通過 " 氣候模式 "
用計算機預估未來的氣候
在最新一輪的模拟預估中
多模式平均預測結果顯示
在升溫 2 ℃和 5 ℃兩種情況下
西北地區的近地面土壤濕度
将分别增加 10% 和 20%
雖然 " 暖濕化 " 的幅度不小
但還無法扭轉西北幹旱局面
點擊下方視頻即可觀看
▼▼▼
喜歡這期視頻的觀衆朋友
可以關注、點贊支持我們
地球知識局視頻号将持續更新優質視頻
我們以地理為切入點
為你增加一種認識世界的角度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往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