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丨闫碩
編 輯丨季媛媛 江佩佩
視 頻 丨許婷婷
總投資約 1.5 億元,還沒開始營業就倒閉!知名機構資金鏈斷裂,走向拍賣。
近日,阿裏司法拍賣平台上一組關于莆田國本婦産醫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 國本婦産醫院 ")的拍賣消息引起業内廣泛關注,拍賣标的包括醫用器材、辦公器材、食堂器材等資産。


阿裏司法拍賣平台截圖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拍賣信息共計 80 餘條,從 2025 年 1 月 27 日開始接受咨詢,已于 2 月 15 日 10 時至 2 月 16 日 10 時進行第一次公開拍賣。目前,絕大部分拍賣标的處于流拍狀态,僅有電視等極少部分标的以起拍價被拍下。

涉事民營醫院已列入失信名單,被強制執行
一民營醫院還沒開業就倒閉,官網關閉、無法聯系
根據莆田市荔城區環境保護局公示的相關信息,國本婦産醫院項目總投資 1500 萬元,建築面積 20419 平方米,拟設床位 98 張,編制人員 300 人,其中醫生 50 人,護士 150 人,勤政 100 人。
不過,當地媒體曾報道,國本婦産醫院總投資約 1.5 億元,其中美國 GE-E10 四維彩超、LER 一體化産床、宮腹腔鏡等一大批國際先進的醫療設備價值 2500 多萬元。
在醫院的相關介紹中也都在強調:醫院參照國際 JCI 标準設立,以星級酒店式裝飾、家庭化就醫環境設計,提供高品質的婦科、産科、兒科、月子中心、産後康複、醫學美容、生殖醫學等專業醫療服務。
但實際上,國本婦産醫院并未開業,也沒有相關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定開業時間之前,2018 年、2019 年,國本婦産醫院連續多次開展招聘活動,也開展了新員工的相關培訓活動,已然做足了開業的準備。
回顧國本婦産醫院的發展曆程不難發現,其最初被寄予厚望。2017 年是我國 " 全面兩孩 " 生育政策實施的第二年,這一年的 11 月,國本婦産醫院正式成立,而且是莆田市政府在相關醫療産業規劃中引進的重點民生項目。
1 年租金高達 240 萬元
在當地環保局公示的信息中,國本婦産醫院租用原莆田市體育交流中心大廈 20 年,并享有 6 個月的裝修免租期,每年租金高達 240 萬元。
根據國本婦産醫院官方公衆号,醫院将于 2019 年底正式開業。但受多重因素的影響,醫院并未按時開業。2020 年 1 月,集團領導表示,婦産醫院一定會早日開業、順利投入運行。
官網關閉、官方公衆号停更 5 年
但并未如願以償。直到現在,國本婦産醫院仍未開業,其官方公衆号已于 2020 年 5 月停更至今,此前幾乎是每日一更。目前,其官方網站已無法打開,聯系方式也已是空号,2023 年給出的聯系方式則一直處于關機狀态。
資産大拍賣:法院連發 81 條公告,連熱水器都被拍賣了
今年 1 月 27 日,莆田市荔城區人民法院的拍賣公告明确了該家醫院的近況:81 條拍賣公告,涉及醫用器材、辦公器材、食堂器材等資産,且都是 " 所有的 ",比如醫院所有的密閉性儲水式電熱水器、所有的醫用煮沸消毒器等。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中,有一則 2022 年 6 月發布的《莆田國本婦産醫院有限責任公司、莆田市體育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民事一審民事判決書》,國本婦産醫院部分解釋了爲何沒有開業:
" 國本公司(即國本婦産醫院)依照戰略合同框架協議進行建設,但是城管部門不同意按照衛生部門的規劃審批,導緻無法通過醫療機構驗收,該情況是婦産醫院訂立本合同時不能預見、不屬于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屬于不可抗力或情勢變更,目前項目屬于被迫停止狀态,沒有營業也沒有收入。" 而且,醫院當時也在 " 等待政府收購方案 "。
企查查顯示,截至目前,國本婦産醫院股東并未發生變動,爲莆田市國本健康醫療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11 月 2 日,股東則爲福州領航醫療投資有限公司、福建百旺醫療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國藥并購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福建國藥資本醫療投資有限公司、上海聖衆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比例分别爲 33.0%、33.0%、29.6%、4.0%、0.4%。
爲何多地民營醫院頻繁倒閉?
業内人士:無序擴張、供大于求
醫院尤其是民營醫院的破産清算是近些年不斷被業内讨論的話題。從經營層面上看,近半年來,被廣泛關注的既有未投入使用的國本婦産醫院、六安市腫瘤醫院,也有已經投入運營的唐山南湖醫院、宿遷兒童醫院、重慶全域腫瘤醫院。
談及民營醫院倒閉的原因,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民營醫院的倒閉與前期我國醫院規模的擴張有關系,供給側規模持續擴大,導緻供大于求。
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員仲崇明也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現在不少醫院的破産首先就是因爲床位過剩,在局部地區已凸顯問題。
根據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4 年至 2022 年公立醫院數量持續減少,從 2014 年的 13314 個減少至 2022 年的 11746 個,2023 年這一數據增加了 26 個之後達到 11772 個。另一方面,過去十年民營醫院數量則在持續增加,從 2014 年的 12546 個增加至 2023 年的 26583 個。而在床位數上,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都在快速擴張,2023 年公立醫院達到 550 餘萬張,私立醫院也達到了 240 餘萬張。
"不少民營醫院是貸款運營的,包括土地、建築、設備等都是貸款來的,運營成本很高。而且在患者信任度方面,相比于公立醫院,私立醫院又缺乏優勢。所以,在收入不能覆蓋支出的情況下,便會導緻資金流斷裂,最終可能就會走向破産。" 金春林說。
他進一步指出,另一方面,随着老齡化以及健康意識的提高,公衆就醫的需求不斷擴張。但是,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醫保控費非常嚴格,飛行檢查頻次也在增加,對醫療機構規範運營的要求較高,就出現一些醫院特别是民營醫院倒閉。
仲崇明也強調,随着醫改以及醫療反腐的推進,也在倒逼醫療改革,對一些醫療機構造成直接壓力。" 而且,醫療行業競争具有自然壟斷的特點,醫院各項開支比較剛性,但收入實現總是具有不确定性。另外,醫療行業競争不進則退,一些缺少資源與戰略支持,不能較快适應環境變化和患者需求的醫院十分被動。"
對于破産的婦産、兒童、腫瘤等專科醫院,仲崇明認爲,這些醫院往往在學科建設、運營管理上沒有真正進入正向循環發展軌道,在社會認可度、投入産出模型上沒有建立相對可靠的護城河。面對醫療資源短缺、客戶認可度低,找靈活可靠的解決方案時不夠徹底。或者說一味借用、模仿公立醫療資源,而沒有創新地提供合理有效的醫療服務。
如何破局?走專科、輕資産路線
" 這些破産案例将爲後來者提供前車之鑒,這些醫院需要考慮相關人員的就業安置、貸款還款等問題,要保持穩定第一。" 仲崇明表示,對于民營醫院的未來,比較明确的是當前地方政府鼓勵包括民營醫院在内的民營企業辦好實業、服務業。
事實上,我國已經進入醫療分層消費的時代,民營醫院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交銀國際近日分析指出,當前民營醫療服務闆塊估值水平極具投資吸引力。長期來看,政策支持社會辦醫的大方向不改,疊加人口結構變化的大趨勢,認爲民營醫療闆塊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規模和地位将與日俱增,相關企業的長期基本面向好,趨勢能見度較強。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民營醫院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 需要瞄準痛點、短闆,真正從這裏闖出一條路,堅持這個主線來安身立命,這是戰略主線。而投機取巧布局一些專科或全科,是重要的财務考慮和運營管理,也是比較重要的主線。民營醫院隻有堅持價值觀、價值服務能力,才有存在價值以及發展信心。" 仲崇明說。
金春林也強調,民營醫院要打出自己的特色,要走專科性、輕資産路線,綜合性醫院可能比較困難。另外,在當前嚴酷的市場競争下,民營醫院需要降本增效,不能盲目擴張,要守好現金流。
事實上,在國家大力推行分級診療、社會資本辦醫的大背景下,體量小而精的民營醫院在過去多年迅速發展并滲透基層醫療市場。
交銀國際指出,過去 20 年間,二級和一級醫院在中國醫院總數中的占比不斷提升,并于 2022 年達到 65%,增長主要來自民營醫院。與此同時,民營醫院的自身發展也呈現高端化趨勢,2010 年以來,民營醫院中定級醫院比例快速提升,其中三級 + 二級醫院占比從 5% 升至 20% 以上,體現民營醫院在規模、服務能力和效率上的持續進步。
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是社會資本切入民營醫療服務賽道時的主要投資方向,從醫院數量和床位數量來看,綜合醫院占比在一半以上,但近年來有下降趨勢,而專科醫院和其他類型(中醫醫院、護理院等)的比例穩中有升。" 近年來,社會資本在投入民營醫療服務賽道時,主要選擇體量相對較小、業務增速較快的中醫醫院和美容、口腔、眼科等專科醫院。" 交銀國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