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9 月 14 日訊(記者 彭科峰)前兩天,90 後女律師劉某某在超市多次盜竊盒飯、蛋糕被判刑,并被吊銷執業證一事登上熱搜,大衆紛紛惋惜年輕人生存壓力之大。不過,被看作金領的證券公司投資經理中也有這樣的奇葩存在。
日前,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傳的一份文書顯示,86 後證券公司投資經理貪圖小利,将他人卡上不屬于自己的 2 萬元轉到自己賬上,最終被當地法院判定犯信用卡詐騙罪,獲刑并處罰金二萬元,最終自毀前程。
貪圖小便宜 86 後券商投資經理觊觎他人卡内現金
據權威文書披露,董某舉,男,1986 年 1 月出生于山東省萊陽市,大學文化,煙台 XX 證券公司投資經理。
2023 年 6 月 27 日,董某舉在明知其朋友劉某某提供的銀行卡來路不明的情況下,爲了獲取利益,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萊西市河頭店營業所使用該銀行卡從 ATM 機中取現人民币 20000 元。
在第一嘗試得手之後,董某舉又打算從該銀行卡中轉賬 3.1 萬元到劉某某提供的兩張銀行卡卡内,但因爲此時卡主及時察覺并凍結賬戶,導緻這筆轉賬未能成功。
卡主報警之後,當地警方随即介入。劉某某已經發現形勢不對,自行潛逃。7 月 5 日,董某舉經有關部門部門電話傳喚到案,其非法獲得的 2 萬元現金也被有關部門發還給失主。經過有關部門調查,劉某某提供給董某舉的銀行卡爲僞造的複制卡。
湖南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告訴财聯社記者,本案的核心其實就是前兩年較爲常見的銀行卡盜刷。一般都是卡主在線下刷卡消費時因爲種種原因,被一些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持卡人信息,并根據所獲得的信息制作僞卡,然後通過自動取款機或 POS 機盜刷卡内資金以獲利。
法院一審判決投資經理犯信用卡詐騙罪 職業生涯或終結
當地法院審理後認爲,董某舉以非法占有爲目的,使用僞造的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數額較大,其行爲已構成信用卡詐騙罪。但董某舉經電話傳喚到案,歸案後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從輕處罰;其自願認罪認罰,能夠退贓并積極繳納罰金,依法可從寬處罰。
最終,法院一審判決,董某舉犯信用卡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币二萬元。随案移送涉案銀行卡一張,依法予以沒收。
盡管是緩刑,但顯然董某舉的在券商的職業生涯應已終結。某券商人士告訴财聯社記者,目前主流的券商都有相關規定,即員工如果違紀違規涉嫌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會直接開除,解除勞動合同并不得重新錄用。在有案底的情況下,董某舉以後要想繼續在券商行業找到新工作恐怕很難。上述券商人士還表示,經曆降薪潮之後,當前券商的普通員工收入下降明顯,不複昔日的高薪酬,日子并不好過。
财聯社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券商投資經理因爲種種原因獲刑的案例并不少見,但多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詐騙、" 老鼠倉 " 等經濟犯罪有關。比如财聯社此前報道過,中部某券商 88 後員工呂某某以提供高息内部理财的名義,詐騙他人錢款,最終獲刑十三年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币 34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