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在存量争奪中,價格戰才剛剛開始。
作者丨楊 晶
責編丨楊 晶
編輯丨朱錦斌
" 果然沒有賣不動的車,隻有合适的價格。
隻要便宜,法黑都能變法粉。
20 多萬的 C6 全是缺點,但 12 萬的 C6 全是優點。
湖北汽車月,錯過這次,再等十年。"
這兩天,相信很多人手機界面打開全是紅彤彤的海報。東風雪鐵龍、東風标緻、東風日産、東風本田、東風風神,這幾家湖北車企從不知出處的補貼信息流傳開始,到最後随着湖北汽車 4S 店的火爆接單而得到驗證。
其中反響最大、熱度最高的莫過于,售價 21.19 萬元的東風雪鐵龍 C6,一款車長近 5 米軸距 2.9 米的标準 B 級車,在政企綜合補貼 9 萬元之後,售價低至 12.19 萬元。這個價格,連軒逸、朗逸、卡羅拉之流的 A 級車都要點頭哈腰。
1
據稱,在強力補貼政策的刺激之下,湖北省内各地東風雪鐵龍 4S 店的現車都已被銷售一空,各家店的咨詢電話被打爆。目前,4S 店隻能接受預定,至于最終能否買到補貼車型,存在不确定性。
實際上,除了東風雪鐵龍外,另外幾家湖北省的汽車企業,也享受力度極大的政企優惠補貼。比如 13.99 萬元的東風風神皓極優惠 4 萬,15.97 萬元的東風标緻 508 優惠 4 萬,17.98 萬元的東風日産天籁優惠 4 萬,24.68 萬元的東風本田 UR-V 優惠 6.8 萬 ......
" 瘋狂降價 " 模式開啓
雖然政府層面沒有明确的政策指引,但是通過這幾天湖北車市的表現來看,各家的宣傳海報政企補貼内容清晰可見。所涉産品涵蓋轎車和 SUV 及上述品牌對應的主力車型,補貼力度從 5000 元至 9 萬元不等,有效期爲 3 月 1 日至 3 月 31 日。
那麽如此大額的優惠,消費者怎麽享受呢?
舉個例子,比如購買 21.19 萬元的東風雪鐵龍 C6。第一個要求是在湖北當地買車和上牌,全國各地消費者都可以去,且後期可以遷回。其次不能貸款得付新車指導價全款,保險購置稅等按發票價來。15 個工作日之内,4S 店和政府會分别返還 4.5 萬元(共 9 萬元)到個人賬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涉及到的汽車品牌和優惠幅度較大,務必要到正規 4S 店購車。并且在促銷政策的刺激下,新車很快脫銷,必須要在 3 月 31 日之前開票才有補貼。在這樣的搶購熱潮下,可能會出現不法分子的套路,注意甄别。
這次政企聯合發放購車補貼,重點是車企與政府的補貼對半分。衆所周知,4S 店在平時也會進行幅度不同的優惠促銷。而政企聯合的優勢在于,車企轉移了 4S 店的經營壓力,同時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車企的壓力。
而通過補貼明細來看,一些冷門車型的優惠較大,熱門車型的優惠相對合理。總體來說,這次刺激汽車消費的決心和力度還是非常大。業内人士認爲,湖北省政府此舉一是爲了刺激汽車消費,同時也是爲了幫助本土企業東風集團下屬的汽車企業。
數據顯示,2022 年,東風汽車集團銷量爲 246.45 萬輛,同比下降 11.19%。2023 年 1-2 月,東風集團下屬的多個汽車品牌,均遭遇銷量下滑。而此時又值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離任,當地急需通過提振銷量來穩住汽車産業和地方經濟。
當然,湖北地方政府這麽補貼,完全是從扶持本省汽車産業出發。實際上,其他各地政府在此之前也積極出台了各類汽車消費補貼政策,包括購車指标放松等,但整體力度不如湖北省,因此其他各地的聲量也不大。
像汽車産業這種高度市場化的行業,本就存在着激烈的競争。今年中國車市的 " 價格戰 " 從年初就已轟轟烈烈。特斯拉率先降價,随後比亞迪秦 PLUS DM-i 公布屠刀式的價格,讓所有人都認爲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會異常慘烈。
但實際上,燃油車受到的沖擊更加嚴重,燃油車品牌的反應比新能源車企更快速。起亞新 K3 低至 8.99 萬元,軒逸經典版 7.98 萬元,合資 A 級車領域殺的血流成河。最先扛不住的還是二線合資品牌,長安馬自達 CX-5 和起亞獅鉑拓界将價格打到了 14.98 萬元。
就像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所說,降價不一定能提升銷量,但能打擊對手。在很多人看來,二線品牌降價促銷,本意是希望能夠挽回銷量。但在馬太效應之下,這樣的效果并不明顯。不過好處是能爲其他主流品牌帶來煽動性,讓主流品牌不得不參與到降價中。
而一旦強勢的品牌掀起降價風波,其餘品牌如果無法持續新增訂單,也不得不接受降價的命運。低價,永遠是最核心的競争力。在存量争奪,或者說行業内卷中,現在的價格戰才剛剛開始。
新能源車市也快了
當一衆燃油車的價格一降再降,再置身事外的新能源汽車也會坐不住。從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廣闊度,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需要來看,新能源車企也在快速跟進價格戰。從目前市場競争态勢來看,跟進降價對于大多數車企來說無疑是必要的。
當前熱度最高的就是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先後對 bZ4X 進行了價格的下調,降價幅度分别爲 3 萬元和 6 萬元,起售價降低至 16.98 萬元和 13.98 萬元。東風日産也對 ARIYA 艾睿雅全系車型進行了 6 萬元的降價,降價後的起售價爲 22.48 萬元。
2023 年伊始,随着延續了 13 年的新能源汽車 " 國補 " 正式退出曆史舞台。新能源汽車将逐漸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與燃油車展開正面交鋒。壓力開始向車企和市場層面傳導,一些車企開始爲換取銷量而降價。
也是在這兩天,長安深藍額外提供至高 3000 元補貼;廣汽埃安針對 AION Y、AION S Plus 的部分車型給予 5000 元 / 台的限時交付激勵;吉利汽車全系車型都可享受 99 元抵扣 50% 購置稅的補貼等等。
傳統車企憑借着最靈敏的嗅覺和應變能力,試圖快速搶占市場。新能源汽車進入價格戰,除了自身有着雄厚的資金實力外,還有一個先天的優勢在于,期锂電原料電池及碳酸锂降價,讓新能源車成本快速下降,由此拉開價格戰序幕。
根據上海有色網報價顯示,電池級碳酸锂的價格在 2022 年底達到峰值,每噸報價超過 60 萬元。然而,近期該材料價格已連續跌破 50 萬元和 40 萬元兩個重要的關口。2 月 27 日,電池級碳酸锂的每噸均價已降至 39.25 萬元。
換句話說,動力電池的價格可能就會在 500 塊錢一度電。相關人士預測,到今年年底動力電池價格有可能跌到 350 元,甚至更低,那個時候 100 度電的動力電池可以降低 3.5 萬元,80 度電的動力電池成本下降 2 萬元。
按照這個趨勢,在今年的下半年," 油電同價 " 将變成現實,新能源汽車就有資格叫闆傳統燃油車,或直接與燃油車展開 " 價格戰 "。在這當中,沒有對手願意束手就擒,競争惡化就又會在一輪輪的争奪用戶中開啓。
最先意識到危機感的,還是那些車企領導人。在今年的兩會上,不少車企高管仍在對汽車消費獻計獻策。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呼籲國家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政策,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建議對 2.0L 及以下排量的汽車消費稅的稅率減半等等。
從特斯拉降價、到湖北補貼,車企、政府輪番上陣。自從特斯拉打響價格戰,所有車企都卷入其中。那麽湖北的這次帶頭,能否刺激其他地方政府響應不得而知。但可以預見的是,中國車市已經變成了快魚吃慢魚的時代,必須像牲口一樣活着。
|楊晶|
中午不睡
下午崩潰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