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又上熱搜。
48 少女團母公司絲芭文化訴黃婷婷違約。
法院裁定,後者需賠償 350 萬元。
路人可能會被數額巨大的違約金震到微麻。
但多年老粉們可能會感到見怪不怪。
網友笑稱,絲芭是一家盈利隻靠兩個人的公司。
第一個,四千年美女鞠婧祎。
另一個,就是絲芭文化的法務部主任。
兩者的共同點也很多。
比如來頭很大,比如全網痛罵。
南有南山必勝客小企鵝,北有滬上必勝客大絲芭。
不曆數下他們多年來在訴訟界的豐功偉績。
你可能還不知道,資本家是多麽喜歡踐踏勞動法。
除了黃婷婷的 350 萬,絲芭此前就從馮薪朵那兒通過法律途徑拿到了 120 萬違約金。
打開天眼查,絲芭文化下面的合同糾紛官司已經到了三位數。
也就是說,這公司成立十年多以來,每年都會跟十來個藝人上演讨債大戰。
此前網友整理了一份絲芭文化起訴多位旗下女團成員的列表。
在黃婷婷和馮薪朵之前,就有不少姑娘付出了慘痛的人民币代價。
一般絲芭的套路就是,上來獅子大開口要個 500 萬。
然後法院出面一頓調解,最後變 50-100 萬。
裁決結果下來,每人賠付 20-50 萬。
要不是法院比拼夕夕還狠的靈魂砍價。
估計多數女孩真的可以媲美封建社會婦女。
拿命贖身了。
當然,人絲芭也有理由說的呀。
這個 500 萬,可是簽約合同上黑紙白字注明的條款。
按照培養年限折算,培養一年,500 萬。
培養五年,1000 萬。
作爲經紀公司,把姑娘們招來了,自然得用心培養是不是?
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哪樣不需要花錢?
這還不包括唱跳 rap 打籃球的培訓費,節目演出的制裝費和化妝費。
以及,爲某些人制造話題買通稿和熱搜的媒體公關費。
如果一番心血培養出來,人火了就跑了。
經紀公司不就成了冤大頭?
道德約束不了的,合同來約束吧。
金額,不能定得太低,要不有人真的成了下金蛋的雞,那麽她随便下個蛋就可以把違約金付了。
不行,這雞毛我都得薅光。
于是,就有了這麽一個嚴苛的标準。
的确,很多姑娘并非無辜的雪花。
比如像之前的陳怡馨。
就是因爲自己找了下家米未傳媒,所以才要賠償老東家絲芭。
網友甚至總結了一個規律。
如果是絲芭旗下的糊咖和小透明,那多半是和平分手。
如果是找了更好的下家,那多半就要對簿公堂。
黃婷婷和馮薪朵高昂的違約金背後,應該是藏着點什麽利益的。
但畢竟派爺不是當事人,也隻能跟這兒瞎猜一番。
法,是這麽個法。
但理,不是這麽個理。
大家不要忽視了當中的關鍵一點。
很多姑娘簽約的時候,才 16 歲。
16 歲簽約的湯敏
大家想想,各位 16 歲的時候在幹嘛?
大多數人,可能連閱讀理解都拿不了幾分呢。
現在一份十來頁的合同扔到你面前。
旁邊還有個人一邊許諾你美好的明天,一邊催促你快點簽。
裏面不塞點貓膩,派爺是不信的。
再看這次黃婷婷的起訴書,說自己給絲芭賺了近 900 萬,分給自己的卻很少。
手段嘛,派爺閉着眼睛也能想出來。
收益拿到手了,财務給你這邊扣一點成本,那邊扣一點支出。
最後不就沒剩幾個錢了麽?
再說得聳人聽聞些。
按照何炅老師在某檔綜藝裏的發言。
這個違約金,俨然已經成了一條黑産。
這也側面反映了這些經紀公司,有點東西但不多。
看絲芭的大股東,既有黎瑞剛領銜的上海文廣系華人文化,也有招商銀行的資本撐腰。
論資源和人脈,感覺并不是很缺。
可如果絲芭水平真的可以,爲何這麽多年下來,能出來的隻有一個鞠婧祎呢?
同樣的疑問,也可以抛給香港上市的樂華,和龍丹妮掌舵的哇唧唧哇。
除了一兩個感覺是意外走紅的偶像。
你們這些經紀公司的核心競争力,到底是啥?
娛樂圈這台絞肉機,不會因爲你年輕漂亮,就可憐你。
該被卷死的,一個都跑不掉。
拿絲芭來說,有的人因爲負債追夢,最後有了心理問題。
有的人走上歪門邪道,身敗名裂。
昨天張語格的一期綜藝視頻,派爺看了很有感觸。
她問當時的嘉賓蔡徐坤。
自己因爲常年練舞,脊椎摔傷了,是否應該繼續追夢?
堅持吧,等于不聽醫生的話。
放棄吧,自己才二十出頭的年紀,覺得還可以夠一夠。
最後她自問自答地說,她已經做了決定了。
可現如今,她也選擇了與絲芭解約。
有的人習慣了擡頭仰望耀眼的星空。
殊不知,并不是每個折翼的天使,都能坐上高升的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