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這是個位數字裏最大的一個,所以,一些車企的高端旗艦車型往往會使用 "9" 來命名。
L9、D9、H9、HQ9…… 當然,還包括今天要聊的 M9。
奔騰 M9,一汽奔騰品牌的全新也是首款 MPV 車型,老司機搶先進行了實拍。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夠大夠兇,比埃爾法還猛且沒有抄襲痕迹。車輛今天開始預售,預售價格 23.58-25.58 萬。這個價位裏是傳祺 M8、榮威 iMAX8 的主場,奔騰 M9 數字更大,但它能行麽?
自打國内 MPV 開始内卷,一些廠商似乎就陷入了抄埃爾法的怪圈,似乎長得像埃爾法就能成爲 " 埃爾法 " 似的,每一台新車都和埃爾法有點關系,不是車身比例、就是前臉的鎖子甲格栅,甚至 GL8 的年度改款都放棄了家族式設計,裝上一個閃亮的格栅,其實挺丢人的。
所以,見到奔騰 M9 的第一面,甭管怎麽樣,它不像埃爾法,就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好感。再看它的前臉,九根橫向的鍍鉻裝飾條貫穿起整個中網,簡約又大氣,上方是奔騰的全新 Logo,輔以貫穿日間行車燈和兩側的示廓燈,主光源采用分體式設計,放在霧燈位置,保險杠棱角分明,是一台高端 MPV 該有的造型。
這裏不得不說明白奔騰 M9 的身世,紅旗 MPV HQ9 的換殼版本。本質都是一家人,但價格上可實打實的差了不少,兩台車入門版差了 12 萬多,何況奔騰 M9 還是預售階段,未來正式售價可能還會有調整,這麽來看,奔騰 M9 的性價比确實高多了,可以服務更多家庭用戶,當然也可以滿足一些企業的商務接待需求。
奔騰 M9 的長寬高分别爲 5280/2005/1945mm,軸距 3200mm,比 M8、iMAX8 這些同價位的 MPV 都要大,畢竟它是紅旗 HQ9 的平台,尤其是軸距,相當可觀。不過,它的高配車型裝有 17 英寸輪圈,視覺上稍微小了點,沒能撐起碩大的車身體量,而紅旗 HQ9 标配的 18 英寸輪圈在視覺上就會好很多。
尾部依舊是貫穿燈帶,上方的小尾翼兩段式開口非常 " 紅旗 ",巨大的尾門帶有電動開啓,後包圍用一些鍍鉻裝飾點綴,增加了豪華感。從外觀來說,奔騰 M9 很有氣勢,不像 20 多萬的産品。
車内的配色和用料更偏家用,整體風格穩重,布局上和 HQ9 幾乎一緻,隻是少了紅旗的那份雍容。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軟質包裹,中控台下面是淺色塑料材質,保證了視覺效果,但可能實拍車是非量産車标準的原因,摸起來的體驗有些粗糙。
全液晶儀表是必須的,中控大屏的尺寸和功能也都不錯,但車輛并未激活,很多功能需要掃碼才能體驗,這部分跳過。單說屏幕的觸控靈敏度還是可以的。
前排雙區空調保留物理按鍵,值得表揚,懸浮式中控台配有精緻的電子擋杆和手機無線充電闆,這樣的設計讓主副駕駛之間可以更便利的走動,中間也留出了巨大的儲物空間。
例如這個中央扶手箱,深度和開口都很不錯,目測大約能裝下兩瓶 2L 大可樂,如果是放日常的小零碎簡直太好用了,蓋上蓋闆之後即可保證整潔,不會覺得雜亂。
前排座椅配有内側的可調節扶手,座椅寬大厚實,坐上去很舒服。但我認爲主副駕駛的全手動調節座椅這項配置太吝啬了,拿自主品牌同價位的其它 MPV 相比,至少奔騰 M9 要給到主駕駛的電動調節才算說得過去,好歹這也是 25 萬的産品啊。
但第二排座椅是讓我非常滿意的,首先是車門的開口,橫向寬度官方數據是 76cm,高度達到 133cm,上下車的踏闆 37.8cm,男女老少都能用一個很優雅的姿勢上車,這就是長軸距、高車身的好處。
坐進車内也完全沒有豐田賽那、起亞嘉華那樣的頭部壓迫感,這才是 MPV 的應該的坐姿。座椅兩側都有軟質扶手,腿托、靠背角度、腰托可以電動調節,前後需要手動拉拽,而且二排座椅功能給滿,座椅加熱通風、多角度的按摩可以通過内側的按鍵來控制,配置很高。
頭頂上有無遮擋但提供遮陽簾的全景天幕,二三排獨享,另外二排還有帶燈光的化妝鏡,側面提供空調出風口和另一角度的車内照明,細節考慮周到。
二排還有可以單獨控制溫度和風量的空調系統。
第三排同樣不會壓抑,空間不錯,座椅也不是 " 小闆凳 ",舒适度有所保證。隻是,官方定位它是 2+2+3 的七座布局,而第三排僅有 2 個頭枕,這讓坐在中間的朋友很尴尬啊,連頭枕都不配擁有。我的建議是,不如變成獨立座椅,或是幹脆就宣傳 6 座布局,又能增加一個賣點。
倒是不必擔心車輛的後備廂空間,如果是四座模式,第三排座椅可以放倒并前翻,空間真是無敵了。就算開啓第三排座椅,後備廂也依舊有縱深,放登機箱至少能放 5 個,出差接人也夠用。
動力方面,M9 使用 2.0T 發動機 +48V 輕混系統,發動機最大功率 252 馬力,峰值扭矩 380 牛 · 米,匹配愛信 8AT 變速箱。
傳祺 M8 宗師
傳祺 M8 大師
如果和紅旗 HQ9 相比,奔騰 M9 簡直太值了!少了十幾萬的價格,配置幾乎一樣,可我們不能這麽比。要是看相似價位,有别克 GL8 的入門陸上公務艙,傳祺 M8 的大師、領秀系列,榮威 iMAX8 等。
榮威 iMAX8
比配置,GL8 陸上公務艙肯定不如奔騰 M9,老平台仍在售賣,空有一個 GL8 的名聲;傳祺 M8 最近倒是熱度很高,不過集中在全新的宗師系列上,但就像我說的,它太像豐田系 MPV 了,配置雖高但缺少自己的性格,另外價格也稍稍貴一些,大師和領秀系列配置基本和奔騰 M9 一樣,沒有明顯優勢;iMAX8 中規中矩,改款後同樣有 " 鎖子甲 " 格栅,配置高、價格近似,但尺寸會小于奔騰 M9。
這麽看來奔騰 M9 存在自己的一片空間,不過我也希望它能在價格上更有優勢。家用 MPV 市場兩極分化非常嚴重,不差錢的買賽那高配落地五十萬都不含糊,另一波消費者則更關注五菱凱捷、傳祺 M6 這樣的緊湊型 MPV,價格更有吸引力。不上不下的産品非常尴尬,奧德賽、艾力紳就是個例子,月銷量早已沒有當年的輝煌。
所以,奔騰 M9 還有機會,前提是再考慮考慮價格,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全面開啓價格戰的市場,4 月上海車展見分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