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劇《老友記》的五位主演在《人物》雜志(People)發表了聯合聲明,悼念劇中錢德勒的飾演者馬修 · 派瑞。
馬修生前一直在與酗酒和藥物成瘾做鬥争,而他的《老友記》搭檔們也在竭盡所能地幫助他。" 就像企鵝團隊一樣,一隻企鵝病了,其它的都會圍過來,撐着它繼續向前走。"
戲内戲外,《老友記》六人組的友誼讓人感動,也讓人唏噓。他們的角色,早已化作他們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老友記》本身,也深度參與了劇迷的人生。
也許正是因爲現實如此殘酷而悲傷,成年人才更需要童話。今天,我們回到這部跨越十年的國民美劇。媒介文化研究者常江将爲我們解讀,這個永遠有錢德勒存在的平行世界,爲何如此吸引人。
講述 | 常江
來源 | 《美劇大爆炸:創作、腦洞和文化密碼》
01.
平平淡淡才是真
風靡全球的美劇當然不止《老友記》,但讓它有不被時間磨滅的影響力的獨特之處是什麽呢?
答案很簡單,在劇集那些看似笑點的生活細節背後,所折射出的價值觀。
《老友記》圍繞着六個居住在紐約曼哈頓的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展開。故事的主線是六個人之間不離不棄的友情、親情和愛情,副線則是每個人在感情和事業中的成長、掙紮與奮鬥。
六位主人公出身不同,性格也各異,卻因爲種種機緣成爲了同學、室友、戀人和夫妻。他們的故事演繹着不同職業、不同階層和不同文化身份的普通人,在曼哈頓這個五光十色的文化拼盤中的生存狀況。同時也向觀衆有力地傳遞着一種積極的價值觀,那就是自力更生、善待他人、尊重差異和忠于内心。
全劇推崇了三個道理,在今天來看依然很實用:
第一,不管你是誰,每個人都應當擁有獨立的精神世界;第二,我們應該積極勇敢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它并不爲大多數人所認可;第三,真正的快樂與金錢是沒有必然聯系的,更多源于一種自由和有責任的生活。
比如全劇最受歡迎的人物瑞秋,起初就是一個靠刷醫生老爸信用卡生活的富二代,卻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從咖啡館的服務員做起,一步一步成長爲知名時尚集團的中層管理者。
還有按摩師菲比,雖然從小飽嘗生活的艱辛,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環保理念,對各種生命充滿了善意和敬畏。
大學教授羅斯雖然很喜歡炫耀自己的知識,樂于糾正他人的語法錯誤,但在朋友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會挺身而出,傾盡全力。
劇中人物不斷通過自己的言行和選擇,強化着這三個核心道理。六人幫的故事看似平淡得就像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一樣,但其中的真摯戳中了每一位觀衆的心。
正是因爲這份 " 真 ",《老友記》成爲美國青年群體理想人際關系的樣闆,也爲後來許多同類電視劇,比如《欲望都市》《威爾與格蕾絲》等等提供了叙事典範——以紐約爲背景,年輕人的友情和愛情爲線索,個人成長爲主題,大都會文明爲價值的依托。
這些劇集不僅給觀衆帶來了歡樂,更以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告訴了他們應當如何擁有一種現代的精神生活。
《老友記》嘗試建立的是一種超越民族文化,以多元的城市生活爲根基的價值體系。它的精神氣質,就像劇中人物咒語般的那句口頭禅 "How you doing?" 一樣,是一種既從心所欲又效法自然的灑脫狀态。
02.
是友情,更是一個家庭
這裏還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老友記》這部電視劇真的是關于友情的嗎?
在全劇長達十年的叙事線中,我們發現,其實整個故事最終還是落在了一種更傳統的觀念體系上。它以一種迂回的姿态,重返了 80 年代的傳統家庭價值觀。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劇名雖叫《老友記》,但全劇六個主要人物,其中有四個在這個小圈子裏解決了婚姻大事,從朋友轉型爲夫妻。
在全劇的後半段,愛情和婚姻完全超越了友情,成爲現實生活裏種種困境的終極解決方案。友情的元素被淡化,劇情完全由莫妮卡和錢德勒的 " 有婚姻沒孩子 ",以及瑞秋和羅斯的 " 有孩子沒婚姻 " 兩條情感線牽引。
《老友記》的文化核心爲何會在十年間出現了如此大的轉變?當然是爲了向美國社會更主流的傳統價值觀靠攏。
美國的公共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核心觀點,深受福音派基督教教義的影響, 這一教派屬于新教體系當中的保守派,始終将家庭作爲最重要的社會單元和社會穩定的基礎。
在《老友記》确立國民美劇地位的 90 年代末新世紀初,家庭主義(Familism)仍然美國最普遍的主流價值觀。盡管象征着大城市的文化多元主義起勢猛烈,還是不敵家庭主義,也就是美國公共文化向傳統家庭價值觀的回歸。
尤其經曆了 2001 年的 911 事件後,整個美國陷入了創傷,回歸家庭成爲必然的趨勢,而這一趨勢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熱播美劇的叙事策略。對于《老友記》的創作者來說,要想解決因新鮮感降低而導緻的觀衆流失問題,就必須不斷地向家庭這一國民價值觀示好。
這一策略爲《老友記》在第八季走上影響力巅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卻也導緻了這部優秀的作品在最後兩季,免不了陷入文化上的平庸。不過從文化批評的角度來看,電視劇或許注定是一種中庸的文化,期望《老友記》達到某些電影、甚至書籍的深刻效果是不現實的。
絕大多數在文化上擁有重要性的電視劇,都會在播出之初用新銳的概念來實現自身内容的差異化,但整部作品最後的歸宿往往仍是多數人所熟悉的價值觀念。
當然,作爲一部近 30 年前開播的電視劇,《老友記》的很多細節在當今看來已經趨于保守,比如劇中對 LGBT 亞文化群體的呈現就受到了很多批評。
此外,故事發生在種族構成十分多元的紐約,但全劇出現的有色人種卻屈指可數,主要人物更是清一色白人。
電視劇,究其實質,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故事。人的自我成長,以及人在成長中的愛與被愛,構成了絕大多數電視劇的主題。
美劇在全球範圍内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對人的成長軌迹及情感經曆的刻畫,這種刻畫既自然又真實,許多優秀的美劇因此而成爲特定群體的心靈與記憶的活曆史。
從個人成長與情感關系兩個維度出發,美劇其實是一種中介,也是探索人類精神生活的書寫方式。
文化理論中有一個著名的概念,叫 " 想象性解決 ",強調觀衆可以通過消費影視文本獲得一種關于自主性的想象。
在這一理論的關照下,電視固然要反映真實的現實生活,但更要讓觀衆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一切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觀衆需要這樣的确信和想象。
在這層意義上,《老友記》更像一部以現代大都會爲背景的成人童話。它的首要使命是爲人們營造一個充滿善意和美好的世界,而它的一切叙事策略也都爲了加固這個世界而存在。
03.
難以超越的 " 國民美劇 "
盡管如此,《老友記》在叙事模式上的創新,依然是它風靡全美乃至全球的一個重要原因。它在美劇主流叙事模式的變遷中扮演了一個承上啓下的角色。
20 世紀 80 年代是電視文化在美國最爲繁榮的時期,主流美劇的叙事結構通常有兩個特征,一是單線性,二是以家庭爲中心。展現非裔美國人家庭生活的《考斯比一家》在當時就很有影響力。
這類作品以美國中産階級居住的近郊小鎮爲故事展開,主要背景以及所展現的家庭價值觀,迎合的是 80 年代裏根執政時期彌漫于全社會的文化保守主義,近郊主義,和小城鎮文化。相比之下,描繪都市年輕人日常生活的作品,卻很少見。
在當時的社會語境下,城市通常被視爲傳統文化的破壞者。直到 1989 年,一部名叫《宋飛正傳》的情景喜劇開播,情況才有所改善。我們基本可以認爲,是這部劇使友情和都市主題在 90 年代美劇文化中主流化。
公正地講,《老友記》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宋飛正傳》的肩膀上。在前幾季播出時,曾有聲音批評《老友記》模仿《宋飛正傳》,但《老友記》在後來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徹底擺脫了前者的影響。
與《宋飛正傳》相比,《老友記》的多線叙事更爲清晰,人物關系也更複雜,對現實社會議題的涉獵也更廣泛深刻。
90 年代中後期美國的經濟持續增長,保守文化因冷戰的結束而漸漸失去影響力。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全面刺激了美國社會,尤其是大城市的文化活力。年輕人開始擁抱多元的價值觀,也更自由地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老友記》的出現比《宋飛正傳》生逢其時,它的流行也有了更堅實的文化基礎。
現在回看,在高手林立、精品如雲的美劇戰場上,每一部生存下來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或故事精巧,或演技高超,或主題深刻,但像《老友記》這樣,有資格戴上 " 國民美劇 " 桂冠的作品,卻屈指可數。
首先,要成爲國民劇,至少得滿足如下三個标準:第一,在播期間有傑出的收視表現;第二,在美國電視界最高獎艾美獎上,獲得過「最佳喜劇類」劇集或「最佳劇情類」劇集的獎項;第三,文化影響力超越電視界,在整個社會的公共生活版圖中留下了痕迹。
《老友記》在上述三個指标中或許都不是頂尖的,但要論三者加在一起形成的綜合影響力上,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能超越《老友記》。
*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節目《美劇大爆炸:創作、腦洞和文化密碼》第 1、2 期,有編輯删減,完整内容歡迎移步看理想 App 收聽。
策劃:看理想新媒體部
配圖:《老友記》《老友記重聚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