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宿舍隻有三個人,他們全都當上了院士,是一種什麽體驗?
面對這樣的問題,或許就連 " 提出來 " 都需要一定的勇氣。
然而,事情就這樣真真兒地發生了——堪稱" 院士率 100%"!
就在最近,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發布了 2023 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
在衆多新增院士中,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赫曉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的郭世澤,瞬間成爲了焦點。
因爲二人與 2015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韓傑才教授一起,讀博期間正是入住于同一個宿舍——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生七公寓,506!
△圖源:哈爾濱工業大學
郭世澤在室友韓傑才當選院士的時候就曾開玩笑地說:
要是有一天我們仨都能當選院士會是什麽感覺……
現如今,這個 8 年前的 " 玩笑 " 竟已步入現實、夢想成真。
如此名場面也是引來了衆多網友們的圍觀,不少人表示這是" 頂峰相見 "、" 堪稱奇迹 ":
見過全寝保研的,第一次見全寝當院士的,吾輩楷模。
△圖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公衆号評論區
然而,璀璨的光芒固然令人仰望,但更讓人心馳神往的,應當是這一切背後的默默無聞、持之以恒的奮鬥曆程。
三人行,必有我師
時間撥回到 1991 年。
當時的郭世澤剛剛從河北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攻讀電磁測量技術及儀器專業的博士學位。
他被分配到的宿舍,便是學生七公寓 506。
在這裏,他遇到了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的博士生韓傑才和赫曉東,并成爲了室友。
命運的齒輪就此開始轉動。
△圖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公衆号
三人在攻讀博士期間非常默契的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心無旁骛——他們不會爲任何不相關的事情分神,隻專注于認真學習和做學術。
即便韓傑才和郭世澤是 15 歲就上大學的天才,在 "1% 的天賦 " 加持之下,在他們身上更多體現的依舊是那 "99% 的汗水和努力 "。
例如在那個科研條件并不是非常好的年代,他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解決,沒有條件那就去創造條件。
于是,三人經常坐着綠皮火車去沈陽、去北京,甚至更遠的地方,主動去找有條件的地方做實驗,反反複複,周而複始。
而主動去創造條件這事,在韓傑才身上體現的尤爲明顯,因爲早在他研究生期間就是這麽幹的。
當時陶瓷材料制備工藝問題在哈爾濱無法解決,韓傑才便不得不坐一宿火車去牡丹江做實驗。
第二天在工廠熱壓合成完材料再返回學校研究整理,晚上又去牡丹江……一直折騰了兩周。
這也使得他僅在碩士期間,就在國内外頂級期刊發表了 4 篇文章。
除了專注的共性之外,三人對彼此的互相評價還有 " 特别聰明,特别能幹,特别勤奮 "。
例如赫曉東對郭世澤特别深刻的一個印象就是:
給他一個項目,他能幾天幾夜不睡覺,最終圓滿完成任務。
而且三人的優秀和努力還是會互相 " 傳染 " 的,正如郭世澤所說:
好的室友會互相幫助,好的同學會互相影響。
赫曉東也認爲,做學問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學習,既要與本專業的人交流,也要與非本專業的人交流,這樣就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正是因爲這種潛心忘我的鑽研、" 三人行必有我師 " 的相互影響,在讀博期間,韓傑才和赫曉東就在材料學科與力學學科的交叉融合領域做出了創造性的工作,郭世澤也完成了多個重要項目。
更爲巧合的是,他們的博士論文是同一個方向,同一天答辯,同爲優秀博士論文。
……
時隔多年,這一段在 506 宿舍的青蔥歲月,依舊在三人心裏美好而珍貴:
我們三個關系特别好,宿舍氣氛始終特别融洽,經常一起交流學術等方面的問題,還經常一起打乒乓球。
但或許,三人在讀博期間的相互影響,也是現在能夠頂峰相見的因素之一。
因爲自博士畢業以後,三人在拼搏、努力、心無旁骛的勁兒,從未變過。
頂峰相見
現如今,昔日的室友均已成爲院士,我們看到的是三人在頂峰相見時的輝煌。
但如果我們深入了解他們三人的過往,其實不難發現,每個人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光芒同樣是那般的耀眼。
例如韓傑才,他 1966 年 3 月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的一個普通農家,是家中三個孩子中的長子。
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長大的他,從小就深知學習的重要性,立志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盡管家庭條件平凡,但他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尤其在高中時,韓傑才在數學、物理和化學方面表現出衆。
他的高中同學回憶說,他才總是專心緻志于學習,即使其他同學在玩耍時,他也會堅持看書,展現出極大的勤奮和求知欲。
1981 年 9 月,年僅 15 歲的韓傑才便考上了哈爾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材料學專業。
而這段本科的大學生活可以說是把他的視野一下子打開了,于是,韓傑才将目标鎖定在了專業水平更高的哈工大。
四年後,19 歲的他以 91.6 分的高分,成爲哈工大碩士錄取榜的第一名,師從金屬材料領域的知名專家吳忍畊教授。
在此期間的努力和付出也正如我們剛才所述,在 1988 年韓傑才選擇留校任教;不過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得知顧震隆教授、杜善義教授那邊要做力學和材料交叉,于是吳忍畊便推薦了韓傑才過去在職讀博。
讀博期間,韓傑才在兩位著名教授指導下,在材料學科與力學學科跨領域結合研究上取得了很多原創性成果。
不僅如此,博士畢業的他已然是當時相關領域的專家,年僅 26 歲的韓傑才就擔任了哈工大複合材料研究所副教授,成爲當時最年輕的副高人員。
29 歲任複合材料研究所教授,再次刷新紀錄;31 歲開始擔任博士生導師。
△韓傑才,圖源:哈爾濱日報
多年材料領域的專研也讓韓傑才有了一個頗深的感受,那就是核心技術要掌握在中國人自己的手裏。
爲此,他和團隊幾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鑽研,終于在 21 世紀初突破了大尺寸藍寶石工業化生産的技術,使我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做到的國家。
而這也僅是他在科研領域不斷探索、不懈努力與堅持的成果之一。
也正是由于韓傑才在材料領域的突出貢獻,他于 2015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 49 歲。
現如今,作爲哈工大校長的他,依舊帶着不變的拼勁兒奮鬥在最前線。
不僅如韓傑才如此,曾經的室友赫曉東和郭世澤在博士畢業之後,亦是孜孜不倦地在做着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
赫曉東現在擔任哈工大航天學院教授、哈工大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其谷歌學術引用量已達到 26797;郭世澤則是擔任解放軍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
最後,奉上此次頂峰相見三人的給予。
韓傑才:
做學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持之以恒地勤奮工作。一個人隻聰明不勤奮很難成功。
赫曉東:
夢想 + 勤奮,才能獲得成功。
郭世澤:
要專注地做好一件事,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骛遠。
參考鏈接:
[ 1 ] https://mp.weixin.qq.com/s/KptF-tNW1tHnxzK-F9wDyQ
[ 2 ] https://news.cnpowder.com.cn/64900.html
[ 3 ]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by50qPsAAAAJ&hl=z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