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卷嚴重的緊湊型 SUV 市場,自主、合資品牌都鉚足了勁發力,畢竟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排除在榜單之外。
撰文丨 JR
責編丨 DAN
設計丨 PinZow
大衆汽車集團近年來的日子過得并不平靜。
近日,大衆汽車集團發表聲明稱,公司正考慮首次關閉其在德國的一家汽車制造廠和一家零部件廠,并計劃與工會代表進行談判。如果成真,這将是大衆集團 87 年曆史上首次關閉德國工廠。
關于哪些德國工廠将面臨關閉的命運,目前尚未有最終定論。但這一消息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讨論。計劃關閉德國工廠表面上看是降本增效,實際上更深層次是大衆内部結構調整和轉型的必然結果。
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大衆汽車集團成立于 1938 年,總部位于德國沃爾夫斯堡,旗下擁有大衆、奧迪、斯柯達、保時捷等多個知名品牌。目前,大衆在全球約有 65 萬名員工,其中近 30 萬人在德國,官方表示可能會被迫終止其自 1994 年以來實施的就業保障計劃,這個計劃規定了 2029 年前不允許裁員。
此舉對于德國汽車行業,真的是一次不小的打擊。大衆此次不惜違背多年傳統而選擇緊縮計劃并不令人意外。首先,大衆汽車希望通過降低成本以改善财務狀況。在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過程中,大衆投入了大量資金,但近來電動汽車需求放緩,造成了沉重打擊。
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 Oliver Blume 在上個月的财報電話會議上曾明确指出,大衆汽車現在的主要行動就是削減成本。他表示,經濟環境變得更加困難,爲了實現到 2026 年盈利提高 100 億歐元的目标,成本必須比之前計劃的下降更多。
另一方面,德國經濟近兩年來一直不景氣,并且衍生出一系列問題,包括部分州基礎設施落後,對新技術投資資金不足,德國企業在其國内用工成本高,市場機遇也不見得很好,不少德國企業正考慮将生産線外遷。因此,大衆作出這一決定,并不讓人意外。
此次大衆汽車集團對于要裁員多少,且要關閉哪個工廠并沒有給出具體回答。由于影響巨大,關閉工廠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需要協商的地方還有很多。不過,大衆選擇在這個節點計劃關停德國工廠,也釋放出其全力向電動汽車轉型的信号。
大衆在中國加大賭注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大衆汽車集團在華投資動作頻頻。
投資的重點正是加速向新能源轉型。2023 年 4 月,大衆汽車集團宣布計劃投資約 10 億歐元在中國安徽省合肥市建立純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創新和部件采購中心。今年 4 月,大衆汽車集團(中國)宣布,投資 25 億歐元,進一步拓展位于安徽合肥的生産及創新中心,強化本土研發實力。
與此同時,大衆汽車集團也在另辟蹊徑,加速轉型。早在去年 7 月份,大衆就和小鵬汽車達成合作,以 7 億美元收購小鵬 4.99% 的股份,并基于各自核心競争力,共同開發純電動車型。之後奧迪又宣布與上汽合作,共同爲上汽奧迪開發多款高端智能電動車,首款産品預計将于 2025 年正式上市。
今年以來,德國車企加碼在華投資的消息不斷傳出。3 月,奔馳與寶馬合作成立的合資企業落戶北京,計劃在 2026 年底前共同建設至少 1000 座超級充電站及約 7000 根超級充電樁;不僅與奔馳合作,寶馬在中國的投資也進一步加大,主要包括 BMW 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以及對沈陽生産基地現有廠區的升級改造。根據規劃,2024 年,寶馬集團對汽車業務的研發投入和資本性支出将達到峰值。
9 月初,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宣布,根據集團業務規劃,計劃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在華投資超 140 億元,進一步豐富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的本土化産品陣容。奔馳計劃推出兩個全新平台,并有多款中國專屬車型即将投産。
類似現象也不止出現在汽車行業。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在德國裁員的同時,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這些跨國企業在華加大投資,一方面是其持續看好中國市場,另一方面想借助中國的市場規模和制造能力,獲得新的機會和發展潛力。
在日益激烈的競争中,大衆汽車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除了努力降低成本,推出有競争力的新能源車型,似乎别無選擇了。從大衆近兩年特别是今年以來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加速向電動化轉型已經成爲大衆現階段的重中之重。另外,大衆還進行了全面體系力重塑,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更高效的管理,以适應市場環境變化,并做好迎接未來更嚴峻挑戰的準備。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My 車轱辘立場】
行業|8 月車企銷量成績單出爐,豐田、大衆勢如破竹,狙擊新勢力
成都車展 4 款新車,看清這家車企的智能化布局
北京現代傾盡心血打造差異化 " 輕野 SUV",第五代勝達置換尊享價 18.58 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