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0 月 10 日訊(記者 陳業)10 月 10 日一早,碧桂園正式宣布,将對其境外債務進行重組。
碧桂園在公告中稱,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支付某債務項下本金金額爲 4.7 億港元的到期款項。同時公司預期無法如期或在相關寬限期内履行其所有境外債務款項的償付義務,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發行的美元債券項下的償付義務。
" 該等未付款項可能導緻相關債權人要求相關債務的義務加速履行或采取強制行動。" 碧桂園在公告中稱。
于公告中碧桂園還透露,其将積極推進境外債務管理措施,在尊重所有債權人現有法律地位和法律償付順序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制定整體解決方案來實現長期、可持續的資本結構。
碧桂園透露,目前已聘請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和華利安諾基(中國)有限公司擔任财務顧問及盛德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協助評估該集團的資本結構及流動性狀況,并制定整體的解決方案。
碧桂園之所以計劃對其境外債務進行重組,與當前市況下其銷售與融資均不暢不無關系。
最新公告中,碧桂園表示,進入 2023 年以來,公司銷售額承壓明顯。根據其未經審計的經營數據,2023 年 1-9 月,該公司實現權益銷售金額約 1549.8 億元,同比下降 43.9%,較 2021 年同期下降 65.4%。其中,2023 年 9 月單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約 61.7 億元,連續第 6 個月環比下降,同比下降 80.7%,較 2021 年下降 86.5%。
" 在行業銷售環境未明顯得到改善的形勢下,本集團面臨資産處置出售的重大不确定性,預計本集團的流動性在中短期内仍将持續緊張。" 碧桂園在公告中稱。
碧桂園還表示,自 2020 年以來,公司融資活動現金流持續淨流出,在融資環境極其艱難的情況下,堅持通過銷售回款及存量現金資源履行償付義務。然而,公司當前銷售和融資面臨嚴峻挑戰,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
該公司進一步稱," 雖然本集團已竭盡全力探索通過包括資産處置等不同方案籌集現金流以繼續履行财務承諾,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仍難以在短期内迅速補充足額的現金流以改善流動性,導緻本集團的現金狀況依舊顯著承壓。"
據财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碧桂園處于存續期的美元債券有 15 隻,總金額超過 95 億美元。
其中,于 2024 年到期債券 2 隻,分别爲将于 2024 年 1 月 27 日到期的 9.65 億美元債,及 2024 年 4 月 8 日到期的 5.37 億美元債。
碧桂園于 2025 年、2026 年集中到期的美元債數量相對較多,合計 8 隻。具體來看,碧桂園 2025 年有 4 隻債券到期,分别爲 2025 年 1 月 17 日到期的 7 億美元債券、2025 年 5 月 27 日到期的 5.16 億美元債券、2025 年 9 月 17 日到期的 4.71 億美元債券、2025 年 10 月 22 日到期的 9.53 億美元債券。
于 2026 年,碧桂園也有 4 隻債券到期,分别爲 2026 年 2 月 6 日到期的 4.9 億美元債券、2026 年 4 月 8 日到期的 13.19 億美元債券、2026 年 7 月 12 日到期的 6.65 億美元債券及 2026 年 12 月 15 日到期的 3.21 美元債券。
此外,2027 年至 2031 年,碧桂園共有 5 隻美元債到期,單筆債券到期規模從 4.5 億美元至 7 億美元不等。
事實上,自今年 8 月未按期支付兩筆境外債利息開始,碧桂園便主動對自身債務進行管理。目前其境内共 9 筆公司債券展期方案已獲得相關債券持有人的必要同意,共計約 147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