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歌猛進到底部逡巡,藥店連鎖業的深度變局已經注定。
2024 年 5 月開始,藥店業迎來至暗時刻:醫保飛檢、線上線下比價、線上醫保支付、藥品追溯碼,以及頭部連鎖 " 暴雷 "。9 月 18 日,線下藥店指數(851543.SW)創 2016 年 4 月以來新低,較年内高點下跌 51.89%,較曆史高點下跌 71.63%,過去三個月,指數稍有修複,上市連鎖得以喘息之機。
回望過去一年,藥店連鎖接連遭遇重創,拐點信号已經出現。行業從過去三年的大舉擴張,轉爲分化出清,2024 年或将是藥店業的最後一個規模增長年。目前,中國藥店總量已經超過 70 萬家,基本觸頂,接下來,行業将面臨一波出清,今年前三季度已經有超過 2.5 萬家藥店注銷,而這才是開始。
雖然上市藥店連鎖公司們 2024 年仍在逆勢擴張,但速度明顯放緩,随着門店擴張的營收邊際效用消退,盈利能力提升已然優于規模擴張成爲連鎖巨頭們更在意的生存線。
連番擊打與頭部暴雷
年初,密集出台的政策,将連鎖藥店巨頭擊落神壇,兩大頭部連鎖接連曝出負面,市場情緒滑入低谷。
4 月,國家醫保局正式開展醫保藥品耗材追溯碼信息采集應用試點工作,年底前要在全國範圍内全面開展醫保藥品耗材掃碼入庫工作,因推廣追溯碼落實不到位的零售藥房則被暫停門診統籌服務或取消醫保結算資格。
線下藥店指數下跌的起點始于 2024 年 5 月開始的藥品價格治理,國家醫保局發文部署開展 " 上網店,查藥價,比數據,抓治理 " 專項行動,要将省級集采平台挂網價格、集中帶量采購中選價格、定點零售藥店藥品不同渠道的藥價與 O2O 渠道價格進行比對。
事實上,零售藥店有兩大創收 " 法寶 ":一是醫保定點,二是高價體系。上述政策的出台及落地執行,意在重構藥店的價格體系,清掃 " 藥店刺客 ",上市連鎖藥店股聞訊大跌。畢竟,藥店過去很長時間的業績都是依靠着價格驅動帶動增長—— 2023 年,行業店均品單價爲 31.6 元,較 2013 年增幅分别爲 24%;客單價爲 80.8 元,增幅爲 42%;客品數爲 3.1 件,基本保持穩定。
國家醫保局要求,2024 年年底,定點藥店比價小程序将覆蓋我國全部定點藥店。至今,已有多地陸續上線了藥店比價系統,如海南有 " 慧選藥 "、河南的 " 藥品比價 " 小程序、江蘇鹽城有 " 藥價結算預警 " 系統,等等。但據浙商證券觀察,醫保比價小程序在西安上線後,對擁有上遊議價能力且價格管理更爲規範的上市藥店龍頭來說,毛利率影響較小。
圖:浙商證券研報
2024 年是定點零售藥店納入年度飛行檢查範圍後迎來的首個嚴查年,定點連鎖藥店抽查比重、抽查數量均是上年的數倍。
更大力度的檢查推進之前,一顆行業暗雷引爆。
5 月 24 日,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對約談一心堂,直指其旗下一些定點連鎖門店存在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爲暫停醫保結算的定點零售門店代爲進行醫保結算、藥品購銷存記錄不匹配、處方藥銷售不規範等問題,造成醫保基金損失。
據彼時一心堂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該次約談是針對曆史上有過的問題,已經整改。但這一負面消息迅速波及了整個上市連鎖行業,一心堂大跌之外,連鎖巨頭紛紛跟跌。
同樣在 5 月,另一事件也引發高度關注,已經試點推行數年的線上線下統籌支付購藥在北京落地。這标志着,醫保結算的外賣售藥模式開始輻射到更大的範圍,線下藥店客流将被分流,醫保份額将被分食。
對藥店來說,醫保定點資質的背後是保證業績的堅實基礎, 藥店還可借助持續的線下流量開展增值服務,獲取更大的利潤。如果人不到店,一切增量便無從談起,另一方面來說,門診統籌定點藥店還是會在銷量上有所獲益。中金公司研究部就認爲,該政策影響下,頭部線下藥店有望借資質持續提升份額。
2 個月後," 玻璃渣中撿糖吃 " 的藥店業再生動蕩。7 月底,老百姓大藥房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謝子龍被留置、立案調查。雖然老百姓大藥房表示,謝子龍所涉事項與公司無關,但公司股價當即盤中跌停。
之後,老百姓市值一度跌出百億元行列,作爲連鎖 " 老大哥 ",在四大萬店巨頭(大參林、老百姓、益豐藥房、一心堂)中,幾度墊底,直至進入 9 月份才反彈修複。
在藥店業的至暗時刻,總有兩類聲音不斷,一類是政策方面不斷爲藥店指出 " 生路 ",如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着重強調了要強化藥店在健康促進、營養保健等方面的功能;另一類則是繼續趨嚴的生存環境,比如多地醫保局發文優化定點零售藥店資源配置規劃,以限制新增醫保定點藥店。
即便監管趨于嚴格,但并不影響連鎖藥店企業們消亡的加速消亡,擴張的繼續擴張。
拐點将至,逆勢擴張
規模化發展的藥店業已經逼近由增轉降的臨界值,但上市連鎖仍在繼續 " 撒網 "。
中康有數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 10 月份,全國零售藥店市場累計銷售規模達 4301 億元,同比下滑 2.0%,7 月至 10 月,全國零售藥店市場規模連續保持緩速增長。
圖源自中康有數
此前,中康産業研究院預測稱,2024 年全年藥品全終端增速預計降至 4.9%,其中實體藥店藥品品類全年增速預計僅 2.9%。
零售藥店市場進入弱增長時代,爲藥店規模擴容敲響警鍾。中康 CMH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國藥店數已經達到 70.1 萬家,而 70 萬家是行業人士曾預判的規模峰值。
截至 9 月末,全國藥店總數超 70.4 萬家,同比增長 4.3%。結合近期公布數據,據钛媒體 App 測算,2024 年末藥店總量或在 70.5 萬家左右。
疫情前 2019 年中國擁有藥店 53 萬家,近三年的大肆擴張,讓藥店業進入 " 過飽和 " 狀态。因爲按照國際慣例,1 個門店服務約 6000 人,目前中國是一個門店服務約 2000 人,甚至有部分地區的服務人數不足 1300 人。
雖然單就藥店增長數據來看,2024 年仍是總體上揚,但增長曲線之下,新增門店數量持續放緩,閉店數量持續上升。數據顯示,僅 2024 年三季度,就有 9545 家藥店注銷,前三季度共有超過 2.5 萬家藥店注銷。
圖源自湘财證券研報
市場已經無法支撐如此龐大規模的藥店數量,一個更加明顯的例子是新增藥店的單店盈利戰線拉長。老百姓此前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新開門店的盈虧平衡期是 12-18 個月左右,較過去有所延長。
上市連鎖巨頭的日子過得更加艱難,2024 年前三季度,A 股線下藥店闆塊上市公司大多數保持了營收正增長,但盈利能力備受考驗,僅益豐藥房、華人健康、第一醫藥三家企業保持了規模淨利潤的增長,六大連鎖中有五家淨利潤下滑,其中,漱玉平民虧損 1300 萬元。
在内卷的行業競争環境之下,更高的合規要求使得藥店經營投入加大、管理成本同步提高,是沖擊上市連鎖盈利水平的核心因素。
即便如此,上市連鎖巨頭作爲藥店業并購整合和規模擴張的主力軍,在行業即将進入增長拐點之前,仍在跑馬圈地。
數據顯示,2020 年至 2023 年,國内零售藥房行業規模和六大上市藥房營收的複合增速分别爲 3.74% 和 15.33%。2023 年,六大連鎖淨增加門店 1.4 萬家,2024 年前三季度增加 0.9 萬家。
钛媒體 App 制圖,數據來源:财報
钛媒體 App 制圖,數據來源:财報
從數據看,連鎖巨頭們的擴張速度大都有所放緩,一心堂與衆不同地加快了速度,僅上半年,一心堂半年就淨增門店超 1000 家,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不過目前尚未有四季度數據,年度增速全貌暫未可知。要知道,各大連鎖此前已經多有擴張 " 刹車 " 的表态。
大參林的門店布局策略由 " 擴張之戰 " 進入到 " 加密之戰 ",暫停新省份的進入;老百姓下半年調整擴張策略,暫停直營及并購新開店,保持加盟店老店加盟速度;益豐藥房表示,大的并購可能放緩。
保存實力,是連鎖頭部開啓存量競争的關鍵。
展望 2025 年:即将 " 撞線 ",守望遠期利好
新的一年将上交成績單,在這一時間節點,藥店業或将真正進入市場規模與藥店規模雙雙負增長區間。
2021 年 10 月,商務部制定了到 2025 年藥品零售連鎖率接近 70% 的目前,終點将近,有地區超額完成,也有地區還未 " 達标 "。
全國零售藥店連鎖率已經由 2012 年的 36% 提升至 2023 年的 58.5%,但全國各地零售藥房的連鎖率程度不一,大參林年報顯示,其重點發展區域之一的廣東地區連鎖化率爲 47.5%,低于全國水平,另據國家藥監局統計數據,截至 2022 年,四川省藥店連鎖率就已經高達 86.16%。
這與中國連鎖藥店巨頭割據的割據有關,大參林在華南具顯著優勢;老百姓則是深耕華中、華東,均衡布局華北、西北;益豐藥房主要在中南、華東;一心堂、健之佳從雲南走向全國;漱玉平民持續強化山東省内優勢。
如果要奔着 " 達标 " 而去,那麽,留給連鎖巨頭們沖刺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需要指出的是,行業加速出清初期,對于上市連鎖來說規模化是他們的先發優勢。隻是,如今的萬店連鎖們,既要兼顧擴張,更要注重盈利能力與合規管理,而後者的重要性開始超過前者。在門店擴張的營收邊際效用下滑後,連鎖的重點是比拼供應鏈管理能力、運營管理能力帶來的毛利率和淨利率的差異,在盈利能力上使勁靠前。
新店增加,就意味着盈利風險增加,大參林對于其利潤的下滑,就歸結爲新進入省份較多,新區域以及弱勢區域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以及,新開的很多門店有部分尚在虧損狀态,拖累了公司利潤。
" 藥店 +" 至今仍是零售藥店們一緻選擇的創收和提升盈利能力的模式,藥店裏賣彩票、賣鮮花、買水果等等屢見不鮮。
有意思的是,2024 年,線下商超 " 黑馬 " 奔襲藥店業,成爲臨近年關時一道亮眼的風景線。日前,胖東來超市發布公告稱,1140 個品種與醫院對标,将在進價基礎上加價 10% 銷售,其他一般藥品按進貨價銷售,并支持醫保刷卡,消費者還可以按粒購買。這一舉動迎來消費者喝彩聲連連。
但有着商超業務托舉的胖東來藥店,其實難以被以藥店爲生的企業們借鑒複制。
對于線下藥店來說,一直都有一個希望寄托之處,那便是處方外流政策落地,這不但會帶來客流,還會直接帶來龐大的醫保結算資金。這一政策遲遲未落地,隻因藥店合規經營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合規也是藥店經營者的長期命題,相對而言,規範化程度高的上市連鎖更有優勢,但 2024 年的兩起頭部連鎖暴雷事件會否動搖這一固有認知,害有待繼續觀察。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 作者丨楊亞茹 編輯丨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