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作者:王靜儀,編輯:施智梁,責編:張生婷,題圖來自:AI 生成
2016 年和 2024 年,特朗普分别兩次在大選中獲勝,當選美國總統。但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航空往來,已經變了模樣。
當前中美之間的航班量仍然遠少于疫情前,恢複速度也慢于亞洲和歐洲國家。航班管家提供給《财 · 經》記者的數據顯示,中美之間的航班量還沒有恢複到 2019 年的 30%,而同期中國前往英國和新加坡等地的航班量已經超過了 100%。
目前可以執飛中美航線的航司有 9 家,其中美方有達美航空、美聯航和美國航空等 3 家,中方有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廈門航空、四川航空和海南航空等 6 家。中方航司數量多,市場份額也更大。
由于航班量少,機票價格較高。《财經》記者查詢 11 月底從上海直飛紐約的票價發現,經濟艙票價接近一萬元,公務艙票價超過四萬元。
當前中國隻有 8 個城市有直飛美國的航班,位于北上廣深、成都、杭州、廈門和武漢。2019 年時這個數字是 18 個,長沙、福州、濟南、沈陽、太原、昆明、南京、青島、西安、重慶等二線城市還沒有恢複直航航線。美國的情況類似,隻有紐約和洛杉矶等大型樞紐恢複了中國航線。
《民航資源網》指出,中美航司在中美航線上的航班量和運力投入都大大縮減,采取保守策略,保留少量核心樞紐航線占據市場一席之地。中國航司的航班量和運力占比更高且較疫情前略有提升,對于中美航線的運營更顯積極。
中美航班的增加慢于預期。2024 年 2 月的公告顯示,中美雙方航空公司原則上共可運營每周 100 班定期客運航班,其中中方 50 班,美方 50 班——截至 11 月,中方的 6 家航司已把每周 50 個航班的額度飛滿,美國航司則沒有用完。由于航權對等原則,美國航司如果不增班,中國航司也不能繼續增加。
航班數量不及預期,部分原因是繞飛俄羅斯的成本壓力,這對美國東海岸航點的影響最大。比如北京—紐約的飛行時間因爲繞飛增加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帶來燃油支出和飛行機組等成本的增加,影響美國航司的積極性。
深層次原因仍是需求不足。美國國家旅遊辦公室(NTTO)發布的數據顯示,赴美中國遊客數量在 2017 年達到 317 萬的高峰,疫情前的 2019 年約爲 282 萬。其後三年,中國遊客大幅滑落到每年不到 40 萬,但 2023 年,中國遊客人數又回升到了 107.8 萬,同比上升近 193%。
美國國家旅遊辦公室預測,赴美中國遊客數量到 2024 年會恢複到 2019 年 72.7% 的水平,達 205.8 萬人次;2025 年恢複至 95.4%;2028 年則預計會增長到 2019 年 122.4% 的水平,達 346.5 萬人次。
好消息是,達美航空在 2024 年 10 月宣布,将于 2025 年 6 月恢複上海浦東(PVG)至洛杉矶(LAX)的直飛服務,每周三個航班。但美聯航和達美航空作爲美國三大航的另外兩家代表,表示在新航季繼續推遲恢複飛往中國的多條航線。
盡管中美航線恢複情況一般,整體而言,2024 年 1 月 ~10 月,中國的國際航班已經恢複至 2019 年的 74.1%。
航班管家數據顯示,國際航班恢複情況逐月遞增,從 1 月的 65.8% 至到 6 月的 73.3%,10 月已恢複至 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