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全國進行深化醫保制度改革,對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的個人醫保賬戶都進行了調整,2023 年就要執行全部的改革政策了。
PS:這次改革重點優化了個人醫保賬戶的計入辦法:個人繳費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将全部納入統籌基金,不再進入個人賬戶。
退休老人紛紛留言:個人賬戶才是我自己的錢,我們平時吃藥比較多,用起來方便,錢少了也不夠用,能不能提高退休人員的個人賬戶劃入金額,按照養老金的 10% 劃入?
【一】醫保專家提出了反對意見。
個人醫保賬戶看似減少,實際上對退休人員是利好的。個人醫保賬戶的錢都轉入統籌基金,提高了門診報銷比例,同時實行了共濟制度(用不了的錢可以讓全家人共濟使用)。退休人員不再繳費,從醫保統籌基金裡給個人賬戶劃款,動用的是大池子裡的錢,在職群體不樂意!劃入 10%,醫保庫存也兜不住!
【二】退休老人也有心裡話。
現在按照當地養老金平均水平的 2% 劃入,個人賬戶裡隻有幾十塊錢。給個人醫保賬戶多劃 10%,即可達到三四百元,可以滿足日常看病吃藥,在家門口的定點藥店就夠了,不用去醫院挂号了,也不擠占醫療資源了。
【三】三類人的醫保待遇比較好。
一是公務員的醫療待遇比較好。首先在個人賬戶中支付,門診起付線以上部分由醫療補助經費(占 80%)和個人按比例(20%)分擔,自付部分再回單位報銷 90%。退休人員待遇更好,個人比例 15%,再報銷比例是 95%。
二是央企和優質國企的待遇比較好。優質單位除了享受正常的醫保待遇之外,還給員工再買補充醫療保險。常規的醫保賬戶報銷後的費用再拿回單位走第三方的補充醫療保險渠道,可以再報銷 95% 以上。
三是城鎮職工參保人員。他們不管在國企也好,在民企私企也好,畢竟有單位為他們繳一部分醫保,比個人繳納的要多一些,享受了單位的福利。
【四】三種人可能要哭了。
一是城鄉居民參加醫保的人員。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城鎮職工醫保)是兩個獨立的醫保險種。居民醫保繳納一年的費用就享受一年的待遇。這一群體主要是農村老人,本來就沒有收入,還要自己繳 300 多元。
二是靈活就業人員和其他臨時從業人員。他們需要參照一定比例,自己買養老社保和醫療保險。他們的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穩定,購買社保也是一個較大的經濟壓力。
三是各種沒有醫保的人員。參加醫保的人數已經突破 10 億人,但仍有各種各樣、種種原因沒有醫保的人,真的不知道他們怎麼看病?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看得起重病。
PS:家家都有老,人人都會老。多多轉發,共同呼籲政策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