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周悅 / 文 黎晴坐在 " 拒絕上學門診 " 的長椅上,攥着幾十頁的病曆袋,眉頭緊鎖。
來到北京兒童醫院前,她帶着 13 歲的女兒跑遍了西安的三甲醫院,從消化科、心内科、神經内科到疼痛科,檢查費與路費花了大幾萬。
今年 9 月開學,剛升入初二的女兒在學校裏叫着肚子疼,全身止不住地發抖,無法站立,隻能蜷縮在角落裏。
黎晴急忙帶她去檢查,卻沒查出明顯的病因。
回學校兩三天後,女兒疼得更嚴重,整夜睡不着,即便入睡,也會迅速疼醒哭泣。開學僅一周,她就無法再去上學。
11 月初,黎晴在網上看到 " 拒絕上學門診 " 的消息,這成了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做完上百道題、經過醫生詳細問診後,黎晴得到的結果是女兒 " 軀體化障礙、兒童情緒障礙 "。醫生解釋,疼痛是焦慮情緒在身體上的表現,要引起重視。
黎晴很驚訝,她從沒想過女兒會有心理問題。在她看來,女兒從小到大衣食無憂,在學校沒有與人沖突。唯一的反常是 " 初一下學期成績下滑,被爺爺和爸爸多吼了幾句,家裏人沒有多關注 ",她認爲孩子 " 不至于這麽脆弱 "。
這是北京首家 " 拒絕上學門診 " 的一幕。
許多家長和孩子等在 " 拒絕上學門診 " 外,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或焦慮或傷心的故事:
有孩子吵着說 " 我沒有病 "" 我不要上學 " 摔門離去;
有一家三口,中途爸爸被請離場,看診結束後媽媽第一句話是 " 你以後少幹預孩子 ";
還有很多孩子沒來,隻有父母到場問診、拿藥,然後沉默地離開 ……
" 拒絕上學 " 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通常伴随其他的精神或者心理問題,尤其是焦慮障礙。
北京兒童醫院心身醫學科副主任李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 拒絕上學 " 像是一條警戒線,無法上學說明情緒問題到了一定的程度。
李瑛在心身醫學科普通門診觀察到,近兩三年來,拒學問題的孩子占比達到兩三成,這是今年 6 月北京兒童醫院單獨設立拒學門診的動因。
北京、上海、南京、武漢、天津等地的 " 學習困難門診 " 也一号難求,首都兒科研究所和南京市兒童醫院的 " 學習困難門診 " 每年接診人數超 8000 名。
不少醫生表示,之所以開設這類門診,是因爲學習相關的問題更容易首先引發家長關注,可以讓家長盡早篩查幹預,其次也能夠減輕病恥感。
在門診裏,家長才了解孩子
直到進入 " 拒絕上學門診 ",醫生事無巨細地詢問了女兒,黎晴才第一次聽到女兒真實的想法。
她沒有回答出數學課上的問題,被老師罰站批評 " 女孩學不好 "" 以後沒前途 ";在遊泳課上,她每次都會嗆水,被教練大罵 " 笨 ";有一點問題,爺爺就會在家裏大吼大叫,讓她 " 呼吸不上來 "……
對女兒的這些遭遇,黎晴幾乎沒有印象,她隻是覺得女兒從小内斂、膽小,不愛表達。
與黎晴相似,楊蕾也是在 " 拒絕上學門診 " 裏才知道女兒在小學 " 很不開心 "。楊蕾正在與丈夫協商離婚,每次争吵,女兒就會表現出頭痛、肚子痛的症狀。醫生告訴楊蕾,這是孩子通過這種方式嘗試解決父母矛盾的表現。
李瑛在一場公益直播上強調,孩子們表現出拒絕的行爲,這隻是他們最外在的症狀。上不了學更像一面鏡子,照出來孩子自我成長的困惑,在人際關系、家庭關系中的問題,甚至包含社會環境的問題。在臨床實踐中,第一步要識别并提出問題,然後一一分析并找出可能的系統性因素,再逐一解決這些問題。
但現實中,部分家長即便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也會産生 " 拒絕 " 的情況。
比如黎晴,她得到醫生的建議是:家裏的大人,尤其是爸爸和爺爺 " 管住嘴 ",少吼孩子,讓孩子有表達情緒的空間,小孩即便無法每天去學校上課,也應該 " 邁開腿 ",每天走到校門口打個卡再回家,避免陷入封閉狀态。
黎晴隻是愣了一會兒,表示爺爺估計不會聽,然後就更焦急地追問醫生:" 孩子什麽時候可以去上學?孩子學習跟不上怎麽辦?應不應該辦休學,免得老師總是詢問?"
她的女兒在一旁從侃侃而談到逐漸沉默。
在多個拒學、休學的交流群裏面,更多的家長認爲手機等電子産品才是孩子拒絕上學的根源,甚至有家長極端地表示," 用一次手機打一次,全給他摔了 "" 越妥協越給他臉了 "。
李瑛不認同這種想法,他認爲單憑網絡很難構成拒學的原因,孩子能從手機中獲得無條件的反饋,不像父母有價值評判。家長應當思考怎麽能讓自己變得有趣,讓孩子覺得相處更舒服。
他強調家庭的幫助至關重要,孩子首先會從家庭獲得力量,周圍環境既可以給孩子帶來壓力,也能成爲孩子獲取力量的源泉。
問題不是突然爆發的
許多家長在社交媒體、互助群裏讨論 " 初二現象 "" 初二病 ",即拒學、休學、成績下滑、焦慮抑郁等問題集中在這一時間段爆發。
實際上,孩子的變化并不是突然出現的,在做出不去上學的決定前,他們也經曆了漫長的掙紮。
52 歲的周菲是一個單親媽媽,去年兩個女兒都出現了 " 拒絕 " 的情況。大學畢業的大女兒 " 拒絕上班 ",升入初一的小女兒 " 拒絕上學 "。
最初,周菲也 " 恐慌、焦慮、崩潰 ",她站在孩子的床邊哭,甚至下跪懇求。直到後來,她選擇正視孩子的所有問題。走進孩子的世界,她才意識到,孩子的 " 拒絕 " 是在保護自己免受外界的刺激。
周菲的大女兒在大學期間,已經感到極度不快樂,極少與周菲聊天,覺得 " 人生沒有任何意義 ",還會怨恨母親 " 誰讓你把我生下來 "。
大女兒在上大學時經曆了新冠疫情,隻在學校裏待了不到兩年,認爲自己沒有學到任何東西,無法勝任任何工作。
壓垮她的最後一件事是,畢業設計期間,她出錢出力拍攝的作品,沒有幹活的同學想 " 搭便車 " 蹭署名和獎項,這讓她一度心力交瘁,精神崩潰,不願與人說話,在畢業後躺在家裏晝伏夜出,經常一整天不吃東西。
小女兒則是升學以後,在新學校裏沒有交到真正的朋友,她有一些矮小和内向,在學校裏隻能聽同學們聊天,有時候會自嘲在 " 舔其他同學 "。
過去一年裏,周菲每天都會找孩子聊天,最開始孩子避而不見,到後面五分鍾、十分鍾、半小時地增加,打開心牆,就像 " 揭開蓋子看到背後的黑洞一樣 "。
在接診的過程中,李瑛發現家長最常見的困惑是 " 爲什麽跟孩子聊天的時候,孩子不搭理 ",其實家長們有時會帶有目的性地進行溝通,比如哄孩子上學、考好大學、找好工作等。家長經常會希望孩子一邊健康快樂,一邊考上 985。
周菲認爲和孩子溝通最關鍵的是不敷衍、發自内心想了解她們,比如孩子喜歡女團,就和她們一起學最新的女團舞、讨論韓國練習生選拔、去看偶像的演唱會 ……
所以,當小女兒正式提出休學一年時,周菲 " 看到女兒勇敢地表達想法感到驕傲 "。當小女兒表示自己喜歡二次元,周菲送她去畫畫、陪她去漫展 Cosplay(角色扮演)。當大女兒覺得自己什麽都做不成,周菲自己做自媒體賬号,成爲一個有近 10 萬粉絲的博主,潛移默化地影響兩個女兒今年恢複上班、上學。
不隻是原生家庭的問題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醫師侯正華提到,10 月某個下午,他在門診裏接診的幾十個患者,近 30% 都是中學生,失眠、焦慮、抑郁、自殺、劃手、吞藥、厭學、網瘾 ……
" 這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了,觸目驚心。" 侯正華說," 現在的初中孩子比我們當年的高中生還要辛苦。"
周菲的女兒在教育競争激烈的江蘇南通,女兒在學校裏的每個時間段都被 " 卡得很嚴格 "。
一個初中生要從早上 7 點開始,上滿 5 節課。11 點半下課後,學校專門設置了 " 午練時間 ",也就是從 12 點 10 分做題到 1 點,然後集體午睡至 1 點半繼續下午的 4 節課。在 5 點放學後晚自習也将時間延長到 8 點半。
周菲說:" 孩子中午隻有 25 分鍾休息吃午飯,要上下樓跑到食堂點菜,有時廁所和食堂隻能二選一。夜裏被留堂、布置作業到 9 點以後。"
除了時間緊張,初中的孩子還要頂住 " 提前學 " 的壓力,保證學習不掉隊。周菲說女兒在初一下學期就被要求學習初二課程,初三一整年用來複習 " 決戰中考 "。她不希望女兒這麽辛苦,主動向老師要求,不上晚自習,下午放學就回家。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華曾經調研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省份的初高中,他告訴經濟觀察報," 提前學 " 的趨勢已經非常普遍,尤其是在高考競争激烈的地區,小學學初中的課程,初中學高中的課程,高中三年就是專注于高考複習。
楊華發現,爲了留住生源、适應升學的要求,近些年不少地區恢複了 " 小初高一體化 " 辦學模式——這一模式曾在 2000 年左右因教育減負被取消——以各種名義提前招生,從初中開始加強應試能力的培養。
楊華在浙江某地的中學調研中了解到,每個班裏都有兩三個長期抑郁的學生,多個班級裏出現過學生自殺行爲,患有輕度和短期抑郁症的學生數量更多。
他認爲,學生抑郁、拒學現象增多背後有三重因素,首先,班級競争的壓力直接傳導至學生;其次,社會競争的壓力通過家庭的教育投入、家長期待傳導至學生;最後,學生又在競争中自我加壓,最終超出一個十幾歲孩子的承受範圍。
複學不是最終目的
李瑛反複強調,家長必須先明白,複學不是最終目的,關鍵是要看到孩子在改變,更重要的是家庭在改變,不然還會持續引發沖突,并且傳遞至下一代。
根據李瑛公開分享的内容,當孩子出現 " 拒學 " 的情況,家長可以在不同階段采用合适的策略與方法,總共有五個階段:
首先是面對和接納,正視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暫時無法上學的事實,讓他們積蓄能量,而不是強迫孩子上學、四處詢問快速複學的方式等。
第二階段是啓動幹預,包括藥物幹預、個體和家庭心理幹預,以及學校層面的社交幹預和适應性幹預。
進入第三階段後,孩子們會經曆變化,他們開始能夠下樓活動,能夠做一些事情了。家長的目标是鼓勵孩子積極活動,尋找快樂,比如,孩子能下樓走 1000 步,或者 1500 步,就是開始和進步,适當地給予獎勵,讓他保持這種積極性。
接下來是 " 假裝上學 " 階段,這是指孩子在家與學校之間找到的一種過渡狀态。每天早上到校門口打卡,然後回到自習室、圖書館裏讀書,下午去鍛煉 1 個小時,晚上回到家适度使用手機,讓孩子覺得這一天很充實。當這樣的安排容易被接受後,可以考慮進行微調,增加學習内容,保持學習的多樣性和新鮮感。
第五階段爲 " 過渡上學 "。在這一階段,學習與上學是分開的,隻要孩子能堅持上學,學習可以先放一放。比如,最初可以每周參加三個半天的下午課程,無需完成作業,一個月後、一個學期後再根據情況調整。
李瑛表示,家庭不僅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還應該讓孩子從中汲取和傳遞力量。
(應受訪者要求,黎晴、楊蕾、周菲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