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散 " 羅山東,因一份 " 天價罰單 " 重回市場視野。
據證監會官網披露行政處罰信息顯示,羅山東因操縱 " 利民股份 " 等 16 隻股票。被證監會沒收 6898.83 萬元,并處以同等金額的罰款,合計罰沒金額高達 1.38 億元。
據證券時報報道,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5 年 ~2017 年間,羅山東通過控制并使用 " 羅山東 " 等 118 個證券賬戶 ( 簡稱 " 賬戶組 " ) ,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通過連續交易、對倒交易等手段,影響 " 利民股份 "、" 蘭太實業 " 等 16 隻股票交易價格和交易量,從而不當獲利。
證監會認定,羅山東的相關行爲構成了 2005 年《證券法》第二百零三條所述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爲,決定沒收羅山東違法所得 6898.83 萬元,并處以 6898.83 萬元罰款,共計 1.38 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羅山東曾是 A 股市場的知名 " 牛散 "。此前,羅山東因犯操縱證券市場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币 3 千萬元。
非法操縱 16 隻個股
" 牛散 " 羅山東再接罰單
利民股份、蘭太實業、維力醫療、金自天正、桂東電力、吉艾科技、英特集團、正虹科技、亞太實業、杭州高新、凱瑞德、天廣消防、天馬精化、嘉應制藥、鳳形股份、新日恒力……
10 隻股票獲利爲正,6 隻股票出現虧損,獲利最高的股票,爲鳳形股份。
調查顯示,羅山東違法操縱 " 利民股份 " 等 16 隻股票。
爲實施操縱行爲,羅山東通過自行借入,或向朋友、合作夥伴、同學、配資中介何某平等人借入的方式,共控制并使用 " 羅山東 " 等 118 個證券賬戶;操縱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其自有資金、與合作夥伴共有資金及賬戶組配資資金等;控制賬戶組期間的交易由羅山東決策,由其員工、朋友等人具體下單。賬戶組内不同賬戶交易設備的 IP、MAC 地址和硬盤序列号等信息存在重合。
以鳳形股份 ( 002760.SZ ) ,2016 年 8 月 19 日至 12 月 8 日,羅山東使用其控制的 " 羅某健 " 等 53 個賬戶,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通過連續交易、對倒交易,影響 " 鳳形股份 " 的交易價格和交易量,最終獲利達 2103.82 萬元。
期間,羅山東幾乎在全部交易日都委托交易了 " 鳳形股份 ",2016 年 9 月 19 日買入量占市場成交量比例達最高值 54.36%,9 月 30 日賬戶組賣出量占市場成交量比例達最高值 54.78%。此外,上述賬戶有 46 個交易日存在賬戶間對倒 " 鳳形股份 " 的情況,2016 年 9 月 8 日對倒占比達最高值 24.70%。
其他 15 隻股票的情況,幾乎與鳳形股份一緻。
證監會認定,羅山東的上述行爲違反了 2005 年《證券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三項的規定,構成了 2005 年《證券法》第二百零三條所述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爲。最終,依據 2005 年《證券法》第二百零三條的規定,證監會決定沒收羅山東違法所得 6898.83 萬元,并處以 6898.83 萬元罰款。
曾高調舉牌正虹科技
因操縱市場被判刑
資本市場上的 " 超級牛散 ",近年來多已銷聲匿迹。此次羅山東再度接到證監會罰單,令其重回大衆視野。
根據證監會行政處罰顯示,羅山東出生于 1973 年 6 月,現年 50 歲,住址爲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在此前被證監會通報時,羅山東身份是湖南東能集團實際控制人。
東能集團官網介紹顯示,東能集團成立于 2003 年,起步于湖南、立足于西南,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旗下已形成礦業、地産、金融、資産管理四大核心業務,全資及控股企業達 70 餘家。不過,目前該公司已被列上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經營異常等多個标簽。
圖源:企查查
此前,羅山東曾因 " 舉牌 " 正虹科技受到市場關注。2015 年 9 月,正虹科技發布公告稱,收到自然人股東羅山東通知,羅山東與一緻行動人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票,增持後占總股本的 5.029%。
另外,因爲短線交易正虹科技,羅山東在 2016 年年初曾被湖南證監局開出警示函,并記入證監會誠信檔案。
據此次證監會行政處罰顯示,正虹科技亦在被操縱個股名單當中。經查," 羅山東 " 等 11 個賬戶于 2015 年 6 月至 2016 年 7 月期間反複買賣 " 正虹科技 ",存在頻繁對倒交易、盤中拉擡、尾市拉擡等行爲。經統計,羅山東操縱 " 正虹科技 " 獲利 1294.72 萬元。
2020 年 1 月,證監會在新年首次發布會上宣布,會同公安機關查辦了羅山東操縱市場案。經查,湖南東能集團實際控制人羅山東與場外配資中介人員龔世威等人共謀,籌集資金操縱 " 迪貝電氣 " 等 8 隻股票,獲利 4 億餘元。" 羅山東等人操縱市場案 " 也被列入證監會 2019 年 20 起典型案例當中。
據 " 金華法院 " 通報,2019 年 12 月,浙江省金華市中院對一起多團夥相互配合、有組織實施操縱證券市場案宣判,這是全國首例以持倉量交易量标準立案追訴的操縱證券市場案,配資中介首次因明知操縱仍提供配資行爲被刑事追責。
2018 年底,公安部經偵局和證監會稽查局組織 280 餘名民警和 30 餘名稽查人員在 7 省市同步開展聯合行動,一舉打掉了羅山東、龔世威等 3 個犯罪團夥。該案中,主犯羅山東負責股票賬戶的操作,指揮集中買入、賣出;龔世威主要負責提供配資,同時也參與操縱交易;賀志華擔當股市 " 黑嘴 " 的角色,負責推薦股票,吸引散戶買入。
2016 年 12 月至案發,羅山東團夥、龔世威團夥單獨、聯合或夥同其他被告人,集中資金、持股優勢,通過連續交易、對倒等方式操縱證券市場,利用 400 多個賬戶惡意操縱 8 隻股票,獲利達 4 億餘元,給廣大股民帶來極大損失。法院以操縱證券市場罪一審判決被告人羅山東、龔世威分别五年六個月和五年三個月有期徒刑。
對比而言不難發現,此次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共涉及 16 隻個股,而此前通報信息僅公布了 8 隻股票。後續羅山東是否還會繼續被追責,值得關注。
來源:證券時報、中國基金報
SFC
本期編輯 劉巷 實習生 趙鳳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