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社會讓教育,讓學生,甚至讓老師們都越來越浮躁。教育改革轟轟烈烈,是該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了:我們要教給學生什麽,誰還給我們一個甯靜的教育氛圍?這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更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以下,是一位畢業班班主任在總結大會上的講話整理稿,值得一讀。
行爲習慣和學習風氣太差可能會葬送一生
在座的同學已經進入初三畢業沖刺,但是,我從絕大部分同學身上真的沒有看到畢業班的影子,我真的不太相信你們能在六月份的中考中打個翻身仗。
原因并不僅僅是因爲你們絕大部分的成績不理想,而是絕大部分同學的行爲習慣和學習風氣着實令人堪憂,而後者,不僅僅會葬送中考,更可能會葬送你們一生。
近段時間,我發現,如果班上沒有老師,絕大部分班級都非常吵鬧,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學習。在前不久學校主持召開的學生座談會上,有不少同學提出自習課一定要老師去守着,因爲班上太吵鬧了,根本無法學習。聽到這個建議,我心裏感到很心痛,很悲涼,很失望。
我們在座的同學都進入學校九年了,如果算上幼兒園,則十二年了,十二年,我們竟然無法上好一節自習課,我們在求學之路上究竟學了些什麽?
自習課是衡量一個班班風、學風的試金石,而我們現在竟然連一節自習課都不能安靜、有序地進行,都必須時時刻刻要老師守在旁邊,如果我們連這點自覺性都沒有,将來我們還能成就什麽大事?
也許有同學會覺得老師你太大驚小怪了。
好吧,我們先來回答一個問題,我們到學校來,究竟爲什麽?究竟要學些什麽?也許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觀點,我的觀點是:
我們到學校來,絕不僅僅是爲了分數,更不僅僅是爲了中考高考,我們到學校來,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生存之道,準确地說,就是要學習職場生存之道,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尊重人、寬容人、理解人。
習慣遠比分數更重要,我們永遠要記住
将來,在座的每位同學都會進入社會,進入職場,都會面對同事,面對領導,面對社會上衆多的人。
而現在,每個班級,實際上都是一個職場,你們在班上如何對待老師,如何對待同學,将來,你或許就會如此對待你的上司、同事和客戶。
現在你無視班集體的利益,無視你周圍其他人的利益,将來你也會無視單位的利益,無視同事的利益。現在你抛棄班集體,将來,你也必将會被集體所抛棄!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懂得尊重别人,這是最最重要的習慣。老師在上面講課,你在下面搗亂,這是不尊重人的表現。你不尊重别人,又怎麽能獲得别人的尊重?
我認爲在課堂,自習課吵鬧,這不僅僅是違紀行爲,更是不道德的行爲。退一萬步說,如果你自己不想學習,放棄學習,那麽請至少不要影響别人,這是底線,也是最基本的良知。
我還要提醒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集體中,既然是集體,就有規則的約束。今天你們不受紀律的懲罰,将來一定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記住,那些時刻提醒你,管教你,甚至罵你的老師是爲了你好,如果哪天老師真的不管你了,你不要以爲你勝利了,那是老師已經放棄你。
你們都要記住,這是一個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時代。
說到這裏,也許有些同學會說,我現在基礎這麽差,我再努力也沒有什麽用。我非常不贊成這種消極頹廢的人生态度,你從來就沒有努力,怎麽就知道沒有用,怎麽就知道自己不會成功?
我們爲什麽要努力學習?
努力是一種人生态度,一種最重要的人生态度,這種人生态度,需要我們每一天都堅持,将來,我們必将因此受益。
退一步說,就算你經過努力也沒有考上高中,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這也算不上失敗,你依舊有收獲,因爲你已經擁有一種努力的人生态度。我堅信,功夫不負有心人,堅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但遺憾的是,我們當中的很多人,總是能給自己找到一萬個不努力的借口,而總是不能給自己找到一個努力的理由。
很多同學會說讀書無用,現在社會上也會流行讀書無用論。有些人會說,我們每天學這些有什麽用。我們會舉例子,比如誰誰沒有讀過書,他不是照樣過得很好,很成功嗎。
這是沒錯,很多讀書不多的人的确獲得了成功,讀書的确不是人生唯一出路,但你能認爲所有沒有讀書的人都獲得了成功了嗎,你又能保證你就是那些沒有讀書者中成功的一個嗎?
我的觀點是,我們沒有必要去讨論讀書是否有用,我們現在應當做的就是盡到自己最大努力。而且,我們也不必糾結于每天學的東西有什麽用,那請問你們,究竟要學什麽才有用?
學印鈔嗎?學點石成金的絕技嗎?别老是埋怨我們學的東西沒有用,每一點滴的知識,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滋潤着我們的生命,多讀點書,多學點知識,終究沒錯。
同學關系是世間最純潔的關系
趁這個機會,還想跟同學們聊聊同學關系。
每帶一屆學生,我在第一次班會課和學生說的第一句話都是:我們全國有十四億人,我們四五十個同學從天南海北走在一起,組成一個班集體,這是緣分,我們應當倍加珍惜。同學之間的關系,有時甚至比親戚關系更親近,比兄弟關系更親近。
什麽樣的班集體才是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不是成績排在年級第一,不是運動會拿到冠軍,而是這個班級在畢業兩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後,還記得老同學,如果有同學一聲吆喝,班上的同學會成群結隊再回到母校看望老師,重溫同學之情,那麽這個班集體才叫優秀班級。
同學們,現在你們彼此之間一定會有一些矛盾,這很正常,但記住,我們是同學,而同學關系本應當是世間最純潔的關系,如果我們彼此之間有一些矛盾,希望我們能多些寬容和諒解,盡快把不愉快的一頁翻過去,不要耿耿于懷。
對不開心的事情耿耿于懷,對雙方都是傷害。我相信絕大部分同學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寬容、一個好的班集體,每個同學都可以從中收獲到很多東西,但前提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愛這個班集體,都要爲這個班集體付出。
孝敬父母是你一生的責任
最後,想跟同學們聊聊你們和父母的關系問題。
聽到這個話題,我知道這會戳到很多同學的痛處,我知道在座的不少同學現在和父母的關系非常緊張,不少同學心裏不僅對父母沒有感恩,甚至會讨厭父母。
我時常接到學生家長的電話,訴說自己的孩子不想與自己交流,說不了幾句就很不耐煩,甚至 " 兇相畢露 "。
有很多家長對我說,老師啊,我真的管不了自己的孩子了,希望老師能幫幫忙。每當接到這樣的電話,我的心裏非常難受。
在座的很多同學總會以青春期、叛逆期等理由爲自己找到對抗父母的理由,有些同學認爲父母跟不上信息時代的步伐,認爲父母 OUT 了而不願與父母交流。
是的,同學們,你們處于青春期、叛逆期,但這絕對不是對父母橫眉冷對、惡語相向的理由,無論你處于什麽階段,孝敬父母都是你一生的責任,聆聽父母唠叨是你一生的義務。
或許,你的幾句話,就可以讓父母感到溫暖,你們爲什麽不願意說?想想,你有多長時間沒有跟父母坐下來說說話了。
别總是對父母說 " 煩死 " 了,這不僅沒有禮貌,也沒有基本的道德。父母都在漸漸老去,身爲兒女,我們應當理解父母的艱辛和不易。
結語
同學們,人生路上,最關鍵的是你們自己,老師隻能盡到引導和提醒的責任,老師的力量僅僅如此。
希望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同學們能調整心态,靜下心來,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習之中,謝謝大家。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