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和員工走得近,叫平易近人;走得太近,叫拉幫結派。同樣,員工和領導走得近,叫靠攏組織;走得太近,叫耍小聰明。
那麽,職場上爲什麽有人說不要和領導走得太近呢?
在職場,領導需要的是在平凡的崗位上,脫穎而出的中流砥柱。我們都有體會,如果一個人總是服從工作分工,而且通過努力把工作幹的很好,特别是還受到過上級部門的表揚,或者是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比賽獲了獎。那麽,在年終評優和晉級加薪評比中,都會有底氣的去據理力争,并且大概率會如願以償。
也就說,領導開展工作都是講原則的。他根本不會爲了一個與他走的太近之人的一己私利,而失去自己的群衆基礎、授人以柄。
更重要的是,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每個人對領導辦事的流程都一清二楚。而且在涉及到榮譽、利益和職稱等方面的内容,都有個 " 公示 " 環節。
如果某人條件不符合,想通過與領導走得太近的方式來謀取一己私利,那勢必會損害他人的正常利益,這樣在公示階段,就會有人向主管部門舉報。對此,領導是十分清楚的,他絕對不會自找麻煩。
至此,也許會有人反問,如果在基本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與領導走得太近的人會不會得逞呢?實踐證明,耍小聰明的人幾乎不會得逞。
因爲在大家基本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由于名額的限制,需要淘汰人時,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是單位确定人選,但前提是意見要一緻,即沒有人投訴舉報。
所以,領導在處理這樣事情的時候,态度也很明确,給誰都一樣,但絕對不要把矛盾上移。于是,報名、積分、互審材料、簽字确認、公示、推薦,這樣一整套流程下來,事情就變得公平合理了。
如果你和領導走得太近,至少會帶來三個不利影響:
第一,如果和領導走得太近,無疑會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額外的心理負擔或者說是壓力,你得時常琢磨領導喜歡什麽,領導不喜歡什麽,領導喜歡的,我怎麽才能夠做到,領導不喜歡的,我怎麽才能夠盡量避免;你得時不時的琢磨,領導今天爲什麽特别高興了,我應該怎麽去配合領導的高興,領導今天爲什麽郁悶了,我怎麽做才能幫助領導減輕點郁悶。其實,這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你爲什麽要非要積極主動地承擔這項任務呢?除了賤,你還能用什麽詞來合理準确的予以解釋呢?
第二,如果和領導走得太近,會使同事們對你産生比較負面的看法。爲了博得一個人歡心,而去惹得衆同事的鄙視,你覺得值得嗎?再都說了,人家畢竟是領導,指不定哪天就又到别的地方,難不成還能把一直帶在身邊嗎?即使能把你帶到新的單位,就你那副德性,還不是和在原單位一樣,被領導寵着,卻被其他的同事涼着,你覺得人的一生中一直活在一個被人指指點點的環境,會很舒心嗎?一般情況下,領導外調,是帶不走你的,那樣的情況下,你的境況則會更糟,同事們面前,你難道不覺得不自然不尴尬嗎?
第三,如果和領導走得太近,其實 LanyaLanya 有點覺得像是賭博。現在的領導真的當的不太保險,一不小心就翻車吃跌。如果你跟對于一個正經正直的領導,你可能會得到一時的好處和便利;如果你跟錯了領導,沒人能夠保證你某一天不會被有關部門突然叫你去 " 喝茶 ",屆時,你就會明白,和領導走得太近真的不是什麽好的事情!
所以,一個人混在職場,隻需要老實本分,勤勉敬業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已經是一個相當好的員工了,自然會得到領導和同事另眼相看的!
綜上所述,如果自己工作得心應手,從容自如,則沒有必要與領導走得太近;如果自己工作一般般,業績平淡淡,特别是缺少積分的硬材料,與領導走得太近也沒用。所以,幹好工作,用業績說話,用佐證材料說話,才是職場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