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人眼裏,我也算是個小領導。從三年前的某天開始,我很少玩朋友圈了,在這裏我想談談自己的真實想法。
一是怕出事。朋友圈裏可謂三教九流、漁龍混雜,有領導,有同事,有親友,還有隻見過一面就被加了好友的熟悉陌生人。朋友圈就是個江湖,看似平風浪靜,實則暗流洶湧。我有個好友,挺老實的宅男,三十歲就到了副處,後就因爲在朋友圈發了幾張聚會吃飯(有茅台)的照片,隔年上級巡視時被競争對手實名舉報,被免職。
二是怕領導誤解。我一般不主動加上級領導爲好友,不爲别的,就因爲不自在,總覺得圈裏有雙眼晴正盯着。但有些領導會主動屈尊要求加好友,漸漸的,圈裏就不單純隻有哥們兒了。這時候,就真的要考慮言多必失的問題了。事實證明,有的領導會通過朋友圈來觀察一些事,從你經常轉發的文章來判
斷你的思想觀點,從你的評論和點贊來判斷你和誰交好,是不是有站隊的嫌疑。一旦被誤解,仕途就可能有麻煩。
三是怕下級有心理壓力。我們作爲下級,會琢磨上級的心思。自然,我們作爲上級,就會有下級琢磨我們的心思。正所謂,發者無心,閱者有意。無論是上級的贊揚,還是批評,在圈裏都會牽動下級敏感的神經,何況漢語真的是含義豐富啊。既然這樣,那何必搞得别人心累,就不發好了。
處理人際關系本來就不易,混機關則是難是加難。少說多做,沉默是金。
一旦進入到了領導陣營,背後就很多雙眼睛盯着你。下面有員工的眼睛盯着,上面有你自己的上級盯着,甚至還有公司的稽查部門盯着,總之潔身自好爲好。
不同的公司可能對于領導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銀桑曾經遇到個真事,在國企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分公司的書記發了個朋友圈,原來是爲了表達自己工作到 12 點愛崗敬業,可恰恰圖片的
一角出現了名貴煙酒的禮盒。第二天就接到公司内部調查的電話和郵件,好像沒過多久就被查出有貪污受賄的行爲,直接被下崗了。
銀桑相信這位書記肯定不是故意露出名貴煙酒的圖片,僅僅是自己大意沒注意而已,萬沒想到一條朋友圈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銀桑現在工作的企業,也屬于國内比較大的互聯網企業,有一天有人給領導行賄,公司有規定超過一定金額是需要報備及上交的。在辦公室公然行賄,這不是找死嘛,領導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并把行賄人直接趕出去了。我們在外面工作員工看得一清二楚,如果領導接受行賄,可能我們也不會說什麽,但指不定哪一天出什麽蛾子,所以通過行爲向我們表明自己是清廉的。
這就是作爲領導,時刻要保持警惕性,因爲确實背後有很多雙眼睛都盯着你。
綜上所述,進入到領導陣營後,不發朋友圈其實是一種信息保護的措施。無論什麽信息,一旦涉及到領導個人信息,一定是備受關注度的,可萬一有點纰漏,極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很多領導上位後,索性就不發朋友圈了,覺得無聊可以給其他人的朋友圈點贊或回複,調侃下維系下職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