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閃閃媽媽。
上周五直播和大家聊了3個小時,這個「小學畢業英語水平就登頂」的話題,依然值得用更加詳細的文字版,再次分享給大家。和直播一樣,講幹貨和方法爲主,提到的工具、資源以及大孩子的"補救方案",我都放在文末了,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取。
學無止境,要慎用"登頂"一詞——這是之前一位讀者提醒我的,非常感謝在英語學科上,我和大家聊的"登頂",其實比較俗氣,也有标準可依:
跟着原版路線,類母語的标準走,向下碾壓,去登校内英語學習的頂,幫助把英語就當成一門外語來學習的娃,去登升學/應試的頂點。
小學畢業前,即11、12歲左右,就不用再爲後續的升學考試多費時間費精力了,英語适當保溫即可。留出時間攻其它費時間、費腦子的學科、目标、特長、競賽等等。
❶ 數據上的"登頂",可以換算成詞彙量這個決定應試成敗的要素——孩子的英語水平和英語母語的同齡娃保持同步,稍低一點也行的,也能"碾壓"啊:
▲ 數據來自《英語教與學》、TestYourVocab.com網站
❷ 能力上的"登頂",可以參考更科學的劍橋英語标準體系——小學考過KET,已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中考沒啥問題了;考到PET,收拾收拾就能高考了;考到FCE,躺赢到大學:
▲ 劍橋英語少兒等級考試與國内基礎英語教育體系,來自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
解釋完畢。
不管你承不承認,幾乎所有家長在英語這科上,都是堅定的"搶跑主義者"。打個引号是因爲,不是要卷你,不是搶跑,人類語言發展的科學依據就是要——"早開始"。
▲ 外語學習能力随年齡增長的下降曲線圖,7歲之後開始下降——華盛頓大學大腦科學研究所教授Patricia Kuhl
要說我英語群裏的朋友,誰的購買力最強?娃還揣肚裏的>1-3年級媽>0-3歲媽≈3-6歲媽。
我滴個乖乖,爲啥前兩名是她們?還不是因爲夢想!
一個有夢想——孕媽媽,胎教就聽原版來磨耳朵的,想着孩子會對英文更親切點。不怕你笑,我就是這樣做的,我的娃我左看右看都覺得有語言天賦、熱愛閱讀,逢人便誇俺胎教到位了;
一個急于實現夢想——1-3年級家長,真的是有點急了,語言黃金期(0-7歲)就卡在那,我們花很多時間、精力,到處找攻略,專攻英語,花大力氣拉進度,也不乏被坑過——爲的就是中學少點學科壓力,英語保溫就能赢的。
說到底,英語這學科,最不重要的,是智商;最重要的,是時間。
隻要家長你願意帶娃去整,去盡早整。
1)啓蒙時間,決定了有限的語言黃金期裏(0-7歲),孩子能受益多少。
2)時間越早,越能整進整出。看到紅色氣球,是 I see a red balloon. 我之前看過一個紅色氣球,是I saw a red balloon. 而不是主語I,動詞see,see過去式是saw,red形容詞,balloon名詞……
3)時間越早,受母語強勢的影響越小。都說不清楚,就一起學呗~
4)時間越早,孩子可自主支配的時間越多。很簡單,學科壓力、升學壓力,年級越高越明顯。
5)時間越早,越不挑路線。我鐵定要在國内學,那就參考4),中學卷得那麽厲害,人家啃單詞的時候,娃刷點閱讀題就能保溫,香不香?你說我家要留學?那趕快去整文書、課外體驗、社會實踐這些玩意吧,或許還得搞點國際化的什麽活動?這些更花時間!!
6)最重要的一點,曲高和寡了。不求大家都能懂我,但認真在做英語啓蒙的媽媽們,肯定心領神會:
早啓蒙,學英語就不是學英語。
它是你和孩子打發親子時間的一個方式,自然的融入在日常裏。多一個方式,帶娃去了解情感力量、性格養成、植物科普、動物趣事,沒有痛苦的催催催,沒有苦哈哈的背單詞,沒有拉扯、争吵、不聽不聽我不聽。
慢慢地,它會回歸"工具人"屬性,孩子借此去領略更龐大的世界,自由選擇喜愛的讀物,發展自己的閱讀品味;或借由一篇簡短的閱讀理解文本,闡釋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看法。
OK,小學畢業就能"登頂"的科學性就到這,以下是幹貨——
PART 1
英語0基礎-小學畢業
達到高考水平
英語學習全路線規劃
/
聽力先行
錯過也可以補救
step1
關于不同年齡孩子的聽力啓蒙,我前兩周剛用兩篇文章介紹了:2-5歲起步的娃,是完美的聽力先行學習者看這篇;錯過了這個時間段的6歲+娃,補救措施看這篇。
聽什麽??
這裏要挑孩子:
2-5歲的小娃,開始做聽力啓蒙(磨耳朵)的話,聽的順序依次是: 有韻律感的兒歌童謠→和父母的互動(動詞TPR、名詞指着說)→動畫→分級讀物→課内外教材→橋梁初章書。
6歲+以上的中大娃聽力啓蒙,聽和讀要緊密集合起來,依次聽: 互動感強興趣度高的動畫→聽+讀喜歡的分級、繪本→聽+讀課内外教材→感興趣的讀物→橋梁初章書。
怎麽聽??
遵循兩個原則:
❶ 聽的内容難度>讀的内容難度。
比如聽分級讀物,孩子讀到L2,但已經聽到了L3,這,才叫聽力先、行。
耳朵學習的進度本來就比眼睛的進度快很多。也更高效:還是上面這個例子,先通過耳朵積累了L3的聽力詞彙,詞的 音+意義 ,搞定;等讀到L3的時候,聽力詞彙轉化成了書面詞彙,詞的 音+形+意義+搭配/用法 ,搞定。(加上自拼更高效,後面再說~)
❷ 可理解輸入才是王道,其它都是假把式。
開着韓劇不看字幕,永遠不知道撒浪嘿是啥意思。因爲能理解的聽力輸入,才是有效。
怎麽幫娃去可理解輸入呢?也不是很難。
家長可以做的是,動詞TPR、名詞指着說,也就是遇到動詞,做相應的動作;遇到名詞,指着對應的物體。
看動畫也是很好的可理解輸入,因爲動畫片會有畫面去表達人物的動作、動詞的意思、當時的情緒等等……
分級讀物本身就是可理解輸入,因爲它,圖、文,一一對應。文字描述的,就是圖片裏呈現的。
大孩子的母語比較強勢了,也可以借助雙語讀物。(我放在文末的"補救方案"裏展開說~)
✓
資源推薦
關于聽力,除非到了牛娃級别真正需要專攻,啓蒙階段我就直接建議不要花錢了~
小娃聽力啓蒙 、中大娃聽力啓蒙對應年齡的聽力資源,以及可理解輸入資源包我放在文章結尾了~
工具推薦
花錢的最多兩個~
1)一個聽力工具:傾聽者。适合5歲+
在别家聽力機都在整花活的時候,就它專注搞聽力。沒有複雜的按鍵,沒有燒腦的功能,打開就能聽,怪不得是海澱雞娃神器之一。
内置的聽力資源就超多,沒時間找資源就不找啦!
網盤資源可以直接手機推送進去一鍵聽,還可以視頻!網盤大戶們就鎖定它。關鍵能省去很多學習前不必要的環節,一秒進入聽的學習狀态!
2)一個做了分級的英文動畫啓蒙APP:小小優趣。适合2歲-8歲
聽動畫看動畫是剛需,自己懶得挑,又容易挑到難度不合适的,不适合學語言的,畫面不精美的,不能通過畫面來幫娃可理解輸入的……就"外包"給小小優趣吧,花點小錢,省大把時間,娃寓教于樂。
分級閱讀
學齡前的主線"教材"
step2
這一步是重頭戲,學齡前、後的英語學習的重頭戲,都有且僅有一個。學齡前3-6歲,就是分級閱讀。
分級閱讀,就是爬梯子,從閱讀0基礎,攀登到獨立閱讀;
分級讀物,就像是搭梯子的材料,0基礎的娃讀最底層的一級,讀完這一級的xx本,娃就可以擡腿往上邁一級了。繼續讀,繼續擡腿往上,一直到實現獨立閱讀。
好的分級,基本都出自教育學家、語言學家且擁有30年以上曆史,把小朋友從0開始學語言的套路摸清楚了的。要知道,歐美娃也是英語0基礎開始讀分級的啊!分級就是他們的識字書啊!
發現了沒,在這個步驟上,我們已經在和歐美孩子同步學習了。
讀什麽??讀大牌!!
三大人間值得的大牌分級——
Zui有趣的:牛津樹
Zui有知識的,單級别量級zui大:RAZ
Zui有難度,挑娃挑家長,單級别冊數太少:大貓
其它幾套有點"偏科"的分級——
隻有科普,且單級别冊數太少:國家地理少兒
隻有故事,且單級别冊數太少:I can read
隻有科普,級别太少:海尼曼
很有美感但難度太大,很多俚語習語(土話多):蘭登
怎麽讀??
❶ 不死盯一套!
因爲大部分分級,都有"單級别冊數不夠"、"話題單一"的通病~~所以建議娃能讀1套以上的分級,既拓寬閱讀面,又能把每個級别的梯子搭穩咯!
綜上,國内娃性價比、質價比最高的兩套是牛津樹和RAZ。想讓娃很有興趣就牛津樹,想整詞彙句式,就RAZ。娃年齡小時間夠,就全都要!
▲ 一個級别的RAZ
❷ 泛讀精讀都OK!
隻要讀,就有收效了!娃喜歡讀某一本,就一直讀一直讀。不喜歡就next one。愛一本一本地讀,那就保持節奏"刷"下去——泛讀;愛鑽某一本,那就音頻聽起來、讀前引導讀後思考做起來、配套的練習題好好完成——精讀。
自然拼讀
自拼很重要
但自拼也不那麽必要
step3
我把自拼放在第三步,因爲學自拼需要step1聽力的基礎,用處是爲了step2閱讀。
現在國内課标也要求自拼了,所以有的家長急了起來~
自拼是什麽??
我給大家一個粗暴的解釋:自然拼讀=發音的規則,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
它覆蓋了70%+的英文發音規則。所以——
學了有啥用??
✔看到單詞,不管認不認識,都能馬上拼讀出來,讀出聲;
✔聽到單詞,不管熟不熟悉,都能根據發音,拼寫出來。
See,自然拼讀和發音相關、和拼寫相關,它解決的是詞彙量的問題。最終呢,詞彙量助力閱讀。
這裏看不明白?看不明白就對了。隻會發音、拼寫、能朗讀,不知道啥意思,還不是個"半文盲"......
怎麽學??
A)之前有聽力基礎的孩子,通過可理解輸入積累了一定聽力詞彙,ta知道xx詞的發音,對應的就是xx意思。
B)學了自拼規則後,ta又知道了xx詞的發音,對應的是xx拼寫規則。
A+B,一個詞的發音、意思、怎麽拼寫,娃都會了。這個詞就是ta的了,在啥讀物裏遇到這個詞,娃都OK了。
A+B,這才是自拼的魔力啊......
因此自拼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學——沒有聽力詞彙做積累,也就是沒有上面的A,學了發音和規則,不知道意思,也是個"半文盲";3年級以上的娃,音标的實用性比自拼更大,不然跟上課标單詞也費力。
推薦一套以練帶學,邊練邊學的自拼讀物,且分了級别:BookLife。隻要翻開它跟讀,就可以學到自拼規則,同時還在閱讀中練習規則。
傳統讀物,翻開任何一頁,一讀就是一句話。Ben can run.
BookLife,翻開任何一頁,每句話、每個單詞都做了拆分,一個音素标注一個發音點,讓孩子視覺上有意識,哦,can是c-a-n三個音素連起來發音的。
接着,帶孩子借助"發音點",把單詞中的每個音從左到右大聲讀出來,并連音成詞,拼讀出整個單詞。例如,B-e-n Ben, c-a-n can, r-u-n run.
然後讀出完整的句子Ben can run.
接下來是跟讀整本書。
綜合教材
學齡後的主線
step4
什麽是主線?就這套東西,能帶着孩子全面地學習英語語言知識,并得到提升和反饋。對照參考這個學習結果的反饋,又可以幫孩子發現不足,繼續往前精進,直到高點(詳見Step6)。
再糙一點的解釋,就是英語聽、說、讀、寫一起學,詞彙、語法一起抓,一起走正步,一起進步。
✔6歲之前,分級讀物算得上一套主線。我剛熱乎地掰過~
✔6歲後的主線學習,就是一套優質的綜合教材。
好的綜合教材本身就是一套嚴密的英語知識體系。它已經把英語學習的核心能力、英語應試的關鍵考點,難度進階,都整理清爽了。
不用去想今天該學什麽、學到什麽程度、聽說讀寫怎麽分配時間、哪些是必考點哪些是重難點,隻需跟着教材一節一節紮紮實實地學過去就好。
這類資源也不難找。課内的學校英語教材,課外的新東方泡泡少兒英語、新概念、朗文等等,都是很好的綜合教材。
▲ 但一定注意教材得配課,不然會累死媽媽們
進入小學後,好好跟一個體系,紮紮實實地跟着教材去細水長流地學,有條件地最好在校外跟一套綜合教材,或者對标英語等級考試的要求往上沖一沖。
況且……現在校内升學的要求,也不低……
左邊是9年級(初三)英語教材内容,右邊是山東泰安2022中考真題。學的、考的,有明顯落差。這還是非一線城市、非省會城市的難度~(題源來自美國智力網站,妙趣屋)
還記得我說的"向下碾壓"嗎?不管考不考級拿不拿證,打好課内學習基本盤,但比課内的水平稍微高一點的學法,對内反向碾壓中高考,對外銜接海外留學。
《新東方寶典》能力體系圖-原新東方線下
泡泡少兒英語
國内,兩個"新",略高于校内水平:《新東方寶典》、《新概念英語》
國際,兩套考評體系,更接近原版水平:Timezones(對标小托福) Compact(對标KET、PET)
以上4套,适合0基礎娃的隻有《新東方寶典》;适合孩子長期跟的,還是咱們國内兩個新。Timezones和Compact一是有難度,二是内容容量不夠,娃學完一個級别,不容易進階到下一個級别,他們倆更适合作爲一個"拔高"短期綜合教材。
大量閱讀
非精讀, 非泛讀, 重中之重是
閱讀! 閱讀! 閱讀
step5
前面4個步驟,每個步驟我都能想起幾個"優選",但這裏sorry,閱讀裏沒有最優選。
讀什麽?多讀就是zui優選!
實在不知道咋選讀物,就先從經典讀物讀起來~
分級裏,牛、貓、RAZ,還有一大堆其他分級,
繪本界,被貓貓狗狗萌物們占領,比如《大紅狗》、《餅幹狗》、《皮特貓》、《小豬佩奇》、《小鼠波波》,
橋梁書和初章書,兩大"神奇"争霸(《神奇校車》、《神奇樹屋》),兩大"害蟲"亂竄(《蒼蠅小子》)、《老鼠記者》),
章節書嘛,那就是純純的魔法世界了,《哈利·波特》、《波西·傑克遜》、《納尼亞傳奇》,一個比一個厲害~
我和逃媽有一個"細讀經典"的專欄,帶大家挨個看掰清楚,這些風靡全球的經典讀物到底有啥魔力,之前已經出過好幾期了,好奇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看看~
怎麽讀?
閱讀不是精讀,也不是泛讀,閱讀是「讀」。
任何時候,隻要拿起一本書,想要知道其中内容,閱讀就已經發生,收獲就必然會有。
總體上看,泛讀是爲了興趣,精讀是爲了學習。怎麽說呢?
孩子剛開始接觸英文圖畫書,無論是分級,還是繪本,都是多多益善,去接觸更多的表達和語言知識;
進入文字閱讀後,就開始進入趣味性更加強的閱讀世界了,什麽冒險、穿越、仙女、海盜、大怪物、小精靈都出來了~以及曆史、文化、文學、人物傳記這些有内涵的讀物。
當孩子對某類讀物、某一套讀物非常有興趣時,這會就是切入精讀的最好時機。好好地把一套書讀透徹,把語言知識、閱讀技巧、作者想傳遞的精神給鑽清楚了。比如《神奇樹屋》這樣的書。
進入中章書閱讀的時候,反而我們不需要太操心,孩子已經開始慢慢有自己的閱讀品味了,在享受閱讀、追書的過程中,順道刷新語言知識。比如《哈利波特》、《奇迹男孩》這樣的書。
我整理的經典讀物書單,和其他資源打包在一起哈,文末自取~
我們的《神奇樹屋》精讀課,就是用思維導圖這個美國小學的閱讀利器,帶娃一邊"爬樹"、一邊英語能力"狂飙"。
專項攻克
小牛娃的必經之路
step6
剛剛提到了,主線的學習會讓孩子暴露一些優勢、問題。
比如有的孩子讀了非常多原版書,考試卻沒啥特别的優勢,這就是閱讀策略沒過關;有的孩子聽力OK,可語法不行,做題總容易細節出錯;有的孩子做題速度不太OK,這就是詞彙理解不到位,影響了過閱讀素材的進度。
還有些學得不錯的娃,到這個階段,會在聽說讀寫某方面顯示格外的優勢。
無論是優勢還是短闆,娃把握好主線學習後,都應當進行專項攻克。
攻克什麽?
語言能力四大關鍵項:聽、說、讀、寫
英語應試兩大必過關:詞彙、語法
其中,尤其要把閱讀放在首位!「讀」對中國孩子來說,性價比真的太高了。
圍繞閱讀,可以順勢積累起來非常深厚的詞彙、語法、聽、寫等等等知識&技能——
如果你不打算以後送娃出國的話,就算隻投資閱讀一項,性價比也奇高。
怎麽攻克?
好的專項教材、練習冊、課程,都可以做到"專項攻克",從咱平台走出,全國但凡對英語學習有點目标的家庭都被炸出來的"牛娃四件套",就是專項教材。
但這幾位……太難了,能做它們的前兩級的娃,已經是可以收拾收拾去高考的英語牛娃了。
目标牛娃,但目前還在蓄力的小學生們,可以從難度溫和一點的"跳闆系列"入手~
比如我們之前首發的《Smart Reading》閱讀原版學練一體教材、《哈考特》閱讀練習冊、我們的【語法、詞彙、閱讀】三合一提高課程,都是不錯的選擇。
PART 2
英語登頂線的補救方案
錯過語言黃金期怎麽辦?小學三年級才開始正兒八經學英語怎麽辦?身邊的教育資源并不豐富怎麽辦?
啓蒙晚的孩子,必須有取舍。聽力先行的補救可以看這一篇,3年級之後的娃,自拼不要太強求,學學音标反而更有用。
啓蒙晚和教育資源不豐富的,做好兩件事,加大時間投入,進度是可以補回來的:
❶ 猛攻一套課外的綜合教材。中大娃我就更推薦去學習《新概念》了,雖然有點枯燥,架不住出效果啊。
❷ 死磕閱讀。紙質讀物、專項閱讀的學習都要重點關注。其中,雙語讀物對大孩子來說是個"讨巧"的選擇。
放前幾年,我才不推薦啥雙語讀物,但這兩年國貨牛掰了,雙語讀物做得都太精美了,中文版本的譯者基本都是找的大神。相當于一份錢買了中文、英文兩套書,對照閱讀,既保護了大孩子的閱讀自信心,也保證英語的可理解輸入。大娃家長多留意哈!
喜馬拉雅×外研社《新概念英語》動畫視頻版本
《Smart Reading》原版閱讀教材
《神奇樹屋》雙語版、《瘋狂樹屋》雙語版
《蘭登企鵝經典大發現》雙語版(就是who/what/where系列的引進版)
EASTWEST
這篇長文就說到這,其中每一個小點,每一套資源,礙于篇幅都隻能點到爲止,之後會一個一個掰開了揉碎了和大家分享~請繼續關注閃閃媽媽的文章和直播間哦~~
✔今天提到的免費資源,回複 英語登頂 就可以收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