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上限就是:永遠沒有上限。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15/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398 天
01
時隔 12 年,才終于等來了《阿凡達 2》。
對卡梅隆來說,拍電影隻是副業,潛水才是主業。
他有多愛海底世界呢?
據說,當初拍攝《泰坦尼克号》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他自己潛水。
在開拍之前,他參與過泰坦尼克号的沉船考察 33 次,在 4000 米的海底。
16 歲,他就拿到了水肺潛水證。
對他來說,深海充滿魅力。
曾經他耗費七年時間,日耗 3.5 萬美元,設計和制造了一台專用深海潛水器。
可以帶人潛到 10000 米下的海溝。
他曾多次下潛,第七次突破兩萬英尺(6000 米)。
第十次下潛,他終于成功抵達挑戰者深淵。
并在海底待了 3 小時,探索未知海洋的奇觀。采集到 68 個新物質樣本。
成功完成下潛後,他說:
" 那裡很像是月球表面,非常荒涼,非常孤立。我的感覺是這裡是和整個人類世界徹底隔絕開的。我覺得自己似乎正在太空中,我感覺自己去到了另一顆行星然後又返回了。"
在他的世界裡,沒有不可能。
02
對影迷來說,卡梅隆是卡神。
對工作人員來說,卡梅隆是暴君導演。
曾經制片人跟他談預算。
他說:一旦影片開拍,沒什麼能讓我停下來,除非你把我殺了。
1898 年,拍攝電影《深淵》。
讓自己弟弟演一位水下死屍,水下 15 英尺,張開嘴巴,睜開眼睛,一動不動。
要拍攝螃蟹從他嘴巴裡爬出來的場景。
卡梅隆仔細調整燈光,直到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那部電影拍攝過程中,很多人感冒、腎部感染、皮膚灼傷、頭發脫落等。
當然,他的電影成效驚人,不僅觀衆們想象不到,演員們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邂逅全新的自己。
正如《深淵》本身的寓意: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着你。
每個人都有一處深淵。
看到它,你是抱着怎樣的念頭。
是想帶着好奇跳下去探索一番,還是因它的未知而越來越恐懼和小心翼翼。
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凱特,曾經表示,除非為了很多錢,不然不會再和卡梅隆合作。
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她一天工作十幾二十小時,日夜颠倒,經常受傷,還差點被淹死。
當時身心俱疲的她,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被家暴虐待的人。
她遇見了自己的深淵。
25 年後,卡梅隆邀請她在阿凡達演女祭司,她還是來了。
她很平靜地練習,最高紀錄是可以水下閉氣七分鐘。
她說,學到的不是新東西,而是超人的東西。
跳下深淵之後,深淵就不再是深淵。
03
電影《深淵》,是一部科幻電影。
一架核潛艇在海底遇難,軍方征用一家石油公司的潛艇和員工,一起救援。
到海底後,所有人均已遇難。
潛艇遇上大風暴,一衆人員被滞留在海底深淵的邊緣。
在探險的過程中,他們還遇到了未知的怪物。
因為未知,所以不同人的眼中就是不同的模樣。
在工程師琳西眼中,是某種未知的存在,她有的隻是一些好奇。
而在軍方的眼中,那就是敵對國派來的間諜。
上頭直接下令,讓他們把核潛艇上的核彈拆下來,等 " 敵人 " 再次出現時,發射出去。
即使這個核彈的威力是原子彈的 5 倍。
沒有人知道深淵底下是什麼。
琳西偶然間看到深淵下飄上來的巨大生物,瞬間被它的美所震驚。
回去之後,她向大家描述。
軍方領隊因為壓力過大,已經有些精神失常。
他偏執地認為,敵人藏在深淵,必須得用核彈發射到深淵中,消滅敵人。
他陷入了自己的深淵,越凝望,越恐慌。
最後不顧一切,把定時的核彈扔下深淵。
他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消亡了。
這不是第一個被深淵吞噬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04
深淵底下的生物是什麼呢?
是一種很友善的生物,因為它們主動和石油小隊打招呼。
大家都放松下來,然後被軍方小隊長給囚禁了。
所以,這是軍方小隊長投放核彈之前的事情。
他太恐懼了,對他來說,面對未知的恐懼,直接消滅才是最好的辦法。
偏執狂偏執起來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
他成功了。
但是,明知深淵之下有未知生物,也明明看着核彈被扔下去了,石油小隊要怎麼抉擇?
他們選擇下去毀掉核彈裝置。
下去的人,正是琳西的丈夫巴德。
他知道此行危險,深淵之下,不知是什麼。
但是,此行必定要走,那就去。
巴德主動跳下深淵,不斷下墜,下墜,下墜。
過了許久,他的意識已經模糊,思維混亂的時候,深淵底部到了。
巴德打起精神,破壞了核彈裝置。
此時,他的氧氣已經快要用完了。
從下來的時候開始,他就知道,這是一張單程票。
巴德是做好必死的決心下來的。
如果他不下來,他的深淵就一直在,直到把他吞噬。
但是現在,他征服了自己的深淵。
用朋友們的支持與愛,做成的勇氣。
05
有一個特别漂亮的生物,帶走了巴德。
它分開水幕,讓巴德重獲呼吸。
巴德重獲新生,石油小分隊重獲新生。
因為那場巨大的風暴莫名其妙就停了,海底生物還把大家送回海面。
這不隻是一個簡單的,關于愛的故事。
它是關于勇氣的。
很多時候,當你拼盡全力不顧一切往前沖的時候,你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的上限,就是沒有上限。
如果你有想做的事,就拼盡全力去做吧!
正如卡梅隆所說:" 當我拍一部電影時,我總是想看看有什麼可能性。
我們是否能在技術上突破極限,我也想把演員推向某種程度的真實,甚至他們認為自己做不到的情感層面。
這一切都是為了找到可能性的邊界。我們總是問一個問題,我們能做到嗎?
然後,一切都發生了。"
如果有一個人,能讓你擁有無限可能。
那一定是你。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水晶新紀元 / 七月流火(1992~不詳),精讀讀友會會員。愛好讀書,旅行,聽故事。
↓免費試讀《精讀君通識詞典》前 30 個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