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香港電影,最近最大的熱點莫過于《毒舌律師》的票房。
票房破億之後,它已然成爲香港地區影史華語片票房冠軍。
當人們在熱烈讨論着黃子華作爲電影演員這幾年的突飛猛進時,我則将更多關注點放在了影片中的一個配角身上。
他戲份不多,但一登場就讓人眼前一亮,一開口說起台詞,就有種能把觀衆震住的氣場。
這個角色名叫金遠山,飾演他的演員,名叫謝君豪。
這個亦正亦邪的角色,在片中是 " 先小人後君子 " 的設定,這樣的設定,就得先演出角色身上的 " 壞人氣質 ",又得在反轉時具備十足的正氣。
這樣的氣質,并不好駕馭。
那場一秒鍾變臉的戲,相信不少沒看過電影的人也刷到過了,用一個表情來說明一個人的演技太膚淺也太浮躁,但一個表情做得準不準妙不妙,也真的不是不能看出一個演員的水準。
有人看完電影後抱怨金遠山戲份太少,覺得這個角色尚有可挖掘的空間。
我還看到有觀衆詢問演員叫什麽名字,是否演過其他電影。
帶着一份私心,我想讓更多人認識謝君豪。
和黃子華一樣,謝君豪從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一路走來。
他們都不年輕了,但都曾年輕過。
我很小就開始看謝生的戲,大概是從十八年前。
初遇謝君豪,倒并不是看他演的電影,而是他演的一系列古裝劇。
那時的他在香港成名已久,但内地觀衆看他的戲,多是通過古裝劇裏的配角。
那時電視劇《隋唐英雄傳》火爆全國,全國男兒郎都熱烈地讨論着好漢排名。
聊李元霸如何手撕宇文成都,聊羅家槍法,聊秦叔寶其實沒那麽厲害 ······ 還有聊楊廣是如何讓人膽寒。
自漢以後獨尊儒術的古代中國,污化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潑髒水,從道德倫理上否定這個人。所以,盛唐之後的楊廣就成了殺兄、弑父、欺娘、霸嫂之人。
《隋唐英雄傳》中的楊廣自然也繼承了這些特點,冷血、殘忍、專橫、霸道,而這些人物特點在謝君豪的演繹下,更是讓人刻骨銘心。
但難能可貴之處在于,哪怕楊廣其人口碑已如此不堪,謝君豪卻仍演出了這位末代皇帝的悲情之處。
被宇文家奪權那場戲,臨之将死,也不失帝王風範氣魄。
" 多謝宇文卿家,真沒有看錯你,連死都要把朕安排得如此周祥,不愧爲朕多年來的心腹。"
事實上曆史中的隋炀帝,少年虎将、勇猛善戰,親率大軍南下,逾越長江天塹、攻克南陳,完成統一大業,又開鑿京杭大運河、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同時推進科舉制度,功在後世、利在千秋。
所以,謝君豪如此演法倒更讓人觸動,一代雄主落得如此下場,令人感歎悲悲戚戚無奈帝王家。
從那之後,我就記住了謝君豪這個名字。
在那段時間裏,謝君豪在内地發展,讓我們看到了他的隋炀帝楊廣,看到了《仙劍奇俠傳》中的酒劍仙、《天外飛仙》中的勞夫子、《長恨歌》裏的程先生、《書劍恩仇錄》裏的餘魚同 ······
都是配角,但個個有性格有魅力,讓人看過難忘。
亦正亦邪的氣質,是他最大的特點,同時具備儒雅和狂傲于一身,讓他能演書生也能演俠客,演起皇帝來,也不失霸氣。
長大後我才接觸到謝君豪的電影作品,越發覺得這位演員可貴。
隻一部《南海十三郎》,就足以讓謝君豪被載入華語電影史。
南海十三郎是花名,指的是上世紀初粵劇編曲名家江譽镠,電影便是根據他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
南海十三郎的事迹被改編成電影之前,先被改編成了舞台劇,主演謝君豪。之後被改編成電影,主演依舊是謝君豪。
在電影《南海十三郎》之前,導演高志森就用原班人馬将舞台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搬上了銀幕,用 250 萬的成本換來近 3000 萬票房。
成事在前,《南海十三郎》用原班人馬被改編成電影也便成了情理之中。
《南海十三郎》是謝君豪的第一部擔當主角的電影作品,在這之前,他一直是位專業的舞台劇演員。
會對演戲産生興趣,全因青蔥時期一次參加學校的戲劇日比賽,排練過程中他發現演戲的樂趣、快感,從此就決定走上這條路。
不過起初這條路走得并不順暢,那時香港演藝學院還沒成立,他隻有觀看一些電視電影來學習演出的技巧。
中學畢業後當了一個多月推銷員,負責到美容院推銷化妝品與豐胸膏。
之後任職辦公室助理,至 1984 年香港演藝學院成立,謝君豪本來打算投考成爲第一屆學員,可惜沒考上。
之後一度放棄演戲,到基督教聯合醫院的骨科部門任職實習護士。
半年後謝君豪觀看香港話劇團演出的《請君入甕》結果戲瘾大發,決心再次投考香港演藝學院,這一次他成功了,并于 1989 年在戲劇學院表演系正式畢業。
畢業後投考市政局香港話劇團,成爲劇團的全職演員。93 年晉升爲首席演員,成爲香港話劇團的首席演員,同年主演話劇《南海十三郎》。
四年後,電影《南海十三郎》上映,謝君豪一舉奪得金馬影帝。
會如此婆婆媽媽絮絮叨叨将謝君豪的前半生擺出來,甚至具體到他曾經當過推銷員賣過豐胸膏,隻是爲了證明一件事:
謝君豪斬獲金馬影帝不是偶然,這厚積薄發後的一飛沖天,是必然。
南海十三郎,被謝君豪從二十啷當演到七十古來稀,年齡跨度近半百。
年輕時的纨绔,成名後的持才傲物,被時代抛棄後的不甘,晚景的凄涼 ······ 不到兩個小時的劇情,演盡一代粵劇編曲名家的一生坎坷。
這個影帝,謝君豪拿的該。
不過拿到影帝對謝君豪的職業生涯似乎影響并不大,他依然專注于自己的舞台劇事業,哪怕之後來内地發展,間中還是會回香港演出舞台劇。
舞台劇演員這個身份,他一直都沒落下。
不過也正是這個身份,使得他在影片《追兇二十年》裏的一段 4 分鍾的獨角戲,讓我折服于他的演藝魅力。
電影《追兇二十年》是麥兆輝的處女作,豆瓣上的類型标注的是 驚悚 / 恐怖 有誤人之嫌,這其實是部犯罪片,由周海媚和謝君豪主演。
影片前半段由周海媚撐起來,不得不提一句,年輕時的周海媚真是我見猶憐。
直至影片後半程,謝君豪的角色才出現,戲眼一下全放在了他身上,他扮演的是一位究極變态殺人狂。
注意我的用詞," 究極 "。
他演的這個角色,幼時就用石頭砸死不和他玩的女童,15 歲入室奸殺少婦,長大成人過程中,拐走多名少女圈養,并一直監視女主長大,女主就是當年那個被他奸殺的少婦之女,那時隻有 5 歲。
四分鍾的長鏡頭出現在影片高潮處,他用這段獨白控訴着對社會的不滿,讓女孩有那麽多選擇真是不正常,把她們圈養起來隻和我接觸,這樣多和諧?
其人性的變态被謝君豪刻畫地淋漓盡緻,尤其他的台詞處理,抑揚頓挫的每一個重音、腔調,至今想起仍讓我如昨日重現。
《追兇十二年》和《南海十三郎》拍攝的間隔并不長,屬于他同一時期的作品。
拿到影帝之後,謝君豪的演藝生涯并沒有大紅大紫,很長一段時間裏,謝君豪演的電影都不算多,做男主更是寥寥,去内地拍了幾年電視劇,積累了觀衆緣,但也沒有特别成功。
這幾年他參演電影多了一些,《拆彈專家 2》裏有他,《明日戰記》裏有他,《濁水漂流》裏也有他,在香港電影式微的時候,他又出現在了台前,用一個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讓大家記起,香港影壇還有個謝君豪。
我們可能會可惜他從未真正大紅大紫,但他自己可能從未這麽想過。
曾經風光無限的影帝身份對他來說,似乎也隻是一個不足挂齒的榮譽。
更多的,他還是把演員當成一份再正常不過的工作、職業," 影帝 " 不過是自己年輕時單位給的一次嘉獎。
許久之前,還有記者問過謝君豪類似的問題,問他如何看待自己當初那段熱火朝天的時期,他這樣回答:
" 偶爾當當明星不錯,但别老當,太累了。一天到晚在人家眼光底下生活,一個正常人都會受不了的,算了吧,你能賺到錢,你有戲可以演,你能用你的興趣作爲工作,也不是窮着。如果加的要求太多,會有點不自在,而且有點不好意思。"
末了,謝君豪還特别加了一句:
" 我沒有說名利這些東西特别肮髒,我隻是覺得尴尬。我們是演員而已。"
END
編輯 / 重案組之虎
商務 / 阿樂(微信:pachongsw1)
期待你将文章分享給更多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