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固态電池設計方法可以減少使用特定化學元素,特别是儲量稀少的關鍵金屬。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Berkeley Lab)和佛羅裏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團隊開發新的固态電池設計方法,可以減少使用特定化學元素,特别是儲量稀少的關鍵金屬。這項研究或将有助于實現高效且價格合理的固态電池。
(圖片來源:伯克利實驗室)
固态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卓越的安全性,被電動汽車行業看好。然而,開發一種成本低且單次充電續航達數百英裏的固态電池,具有挑戰性。目前,許多固态電池都基于特定類型的金屬,這些金屬的價格昂貴且儲量少。
伯克利實驗室材料科學部的研究人員 Yan Zeng 表示:" 新方法不必爲了提高性能而增加成本。這項工作設計了一種固體電解質,不是僅含有一種金屬,而是一組負擔得起的金屬。"
在目前的研究中,Zeng 與佛羅裏達州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展示了這種新型固體電解質。這種電解質由不同的金屬元素混合組成,可能導電性更強,從而減少對大量單元素的依賴。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整合和測試若幹锂離子和鈉離子電池材料,其中使用了多種混合金屬。研究人員觀察到,這種新型多金屬材料的表現好于預期,其離子導電性比單一金屬材料快幾個數量級。離子電導率是衡量锂離子傳導電荷的速度的指标。
研究人員推斷,将許多不同類型的金屬混合在一起會産生新的通道。通過這些通道,锂離子可以快速穿過電解質。這就像在擁擠的公路上增設高速公路一樣。Zeng 表示,如果沒有這些通道,锂離子通過電解質從電池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時,将非常緩慢而有限。
爲了驗證多金屬設計候選材料,研究人員在國家能源研究科學計算中心(NERSC)的超級計算機上,基于密度泛函理論進行了高級理論計算。在伯克利實驗室的納米科學用戶設施分子鑄造廠(Molecular Foundry),研究人員利用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确認每種電解質僅由一種類型材料構成(研究人員稱之爲 " 單相 "),具有不同尋常的扭曲狀态,因此其晶體結構中會出現新的離子傳輸途徑。
這一發現爲設計下一代離子導體提供了新的機會。下一步研究人員将利用這種新方法,進一步探索和發現新型固體電解質材料,以提高電池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