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天,許多人才發現,原來楊幂不是嘉行的老闆。
5 月 8 日,楊幂發微博:" 共有從前,各有未來 ",宣布與嘉行傳媒解約。同一時間,嘉行回應道," 十幾年風雨同舟,共同成長,感恩感謝,祝未來一切順利,珍重安好。"
雙方體面分手,最欣喜的,無疑是楊幂的粉絲。
過去,楊幂幾乎和嘉行劃上等号。從 2014 年起,楊幂化身賺錢機器,簽對賭協議、孵化新人、吸引資本入股,讓嘉行成立短短三年,估值飙升至 50 億。
與資本聯姻的 9 年裏,楊幂風生水起,成爲嘉行的功臣。代價則是演藝事業走下坡路,失去大衆口碑。
2017 年,楊幂高喊:我想努力做一個人民女演員。
然而除了同年的《繡春刀 2: 修羅場》口碑尚可,接下來的六年裏,她沒有一部評分超過 7 分的作品。上一部作品是 5.9 分的劇集《愛的二八定律》,楊幂的演技被觀衆被形容爲:性轉張瀚,油膩!
與之相對的,是其他 "85 花 " 的高歌猛進:劉亦菲繼《神雕俠侶》後,十六年磨一劍殺回古裝劇,憑借《夢華錄》再度成爲 " 神仙姐姐 ";趙麗穎和楊幂一樣,經曆過生産,複出後演技被诟病,不一樣的是,趙麗穎很快恢複狀态,用一部《風吹半夏》完成翻身。
除此之外,那位在同學合照時親昵地靠在楊幂身邊的張小斐,也在《你好,李煥英》之後,突然成爲炙手可熱的女演員。
" 大花 " 争鋒,刀光劍影。難怪有人看到楊幂解約,調侃道:她急了。
在楊幂收獲财富和程式化的演技前,童星出道的她,曾經是有 " 靈氣 " 的。
1986 年,楊幂出生在北京南城。
由于眼神清澈、外表出衆,4 歲時,楊幂被選中在《唐明皇》中演鹹宜公主,5 歲那年在《武狀元蘇乞兒》出演周星馳的女兒,6 歲和六小齡童合作戲曲兒童劇——《猴娃》。
《猴娃》的制片人叫李小婉。
後來,李小婉離開北影廠,和李少紅創立了 " 榮信達 ",一手捧紅陳坤、周迅、黃覺等人。不過在她心裏,一直惦記着那個可愛的小女孩。
楊幂小時候
2002 年,李小婉如願簽下 16 歲的楊幂。通過榮信達的培養,楊幂陸續扮演一些電視劇配角。
在北京十四中讀高二那年,楊幂出演了《神雕俠侶》。等到電視劇播出,她已經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那一年,憑借扮演靈動可愛的 " 郭襄 ",20 歲的楊幂名聲大噪。
中學時期的楊幂
楊幂紅了。
衆多擁趸中,有位高中生淪陷于她的美貌,特地發博客,立誓考上中央戲劇學院,期望和她對戲。
後來,他果真考上中戲,進入娛樂圈,成功與楊幂合作,甚至傳出戀情绯聞。
這位追夢成功的高中生,叫魏大勳。
楊幂、魏大勳
楊幂當年驚豔大衆的,不止 " 郭襄 ",她還塑造了同類型的青春少女—— " 王昭君 " 和 " 小倩 "。由于她清麗脫俗、潛力無限,人們将她與年輕時的周迅作比較,劃入天賦型演員那一欄。
巧合的是,2004 年起,楊幂身邊多了一位叫曾嘉的經紀人。曾嘉上一位合作的明星,正是周迅。
迷倒魏大勳的清澈眼神
楊幂的演藝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也當過人微言輕的龍套演員,
有一次,她化好妝裹着棉衣在山上等通知,結果等了一天被告知不需要她了,另一次劇組的頭款已經支付,還能被投資人的女友空降取代角色。
所以,楊幂走紅後,非常珍惜接踵而來的工作機會," 經紀人來問有部戲拍嗎,我說拍,又有一部撞期,拍嗎?拍,都拍,後來終于這種現象出現之後,覺得太好了太好了,終于不會被換掉了 "。
在 2010 年和 2011 年,她瘋狂軋戲,幾乎全年無休,一共拍了 11 部戲,4 個月進了 5 個組。
那段時間,李少紅版《紅樓夢》播出,楊幂扮演晴雯。與此同時,她交出的作業還有《美人心計》《畫皮》,以及真正讓她大紅大紫的現象級爆款《宮》。
楊幂的形象頻繁出現在電視上,轟炸着觀衆的記憶海洋。
《宮》劇照
在 2009 年到 2013 年期間,媒體三次評選 80 後的 " 四小花旦 " ——
第一次由騰訊網發起,百萬民衆參與,百名娛樂記者聯合票選,楊幂、黃聖依、劉亦菲、王珞丹當選。到了 " 彙劇亞洲 2011 國劇盛典 ",名單換成了楊幂、戚薇、唐嫣、劉詩詩。
第三次,經過多項指标考量,集合網友、媒體、圈内從業人員票選," 四小花旦 " 又變成了楊幂、楊穎、劉詩詩和倪妮。
無論如何評選 " 四小花旦 ",楊幂始終占一席之地,是當之無愧的 " 流量女王 "。
2011 年,《宮》播出不久,楊幂主演的電影《孤島驚魂》上映。憑借一張比基尼海報,這部成本 400 萬的電影最終豪奪 9000 萬票房,刷新華語驚悚片的票房紀錄。
此時,距離鹿晗回國開啓 " 流量時代 " 還有三年,楊幂已提前讓市場看到流量的巨大 " 錢景 "。
過去,娛樂圈的資源掌握在大型經紀公司手中,藝人曝光依賴于公司的分配。
随着網絡平台和粉絲經濟的發展,娛樂圈的遊戲規則更新,藝人得以憑借人氣增加話語權,而資本的融入,更是讓頭部明星成爲稀缺資源。
在自由度的考量下,藝人成立個人工作室,是可預見的未來。
楊幂
2014 年,楊幂與經紀人曾嘉、經紀人助理趙若堯成立公司嘉行天下楊幂工作室。不僅如此,曾嘉還聯系上在 "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 普華永道供職的李娟。
雙方一拍即合,都不希望錯過影視行業與資本融合的大趨勢。
2015 年,李娟入隊。嘉行資本局的四位女人分工明确:曾嘉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把控大局。趙若堯擔任副總經理,仍是曾嘉的副手,負責執行。李娟擔任董事兼投資總監,是嘉行闖蕩金融市場的舵手。
至于楊幂,則作爲公司核心資産,主要職責是賺錢和帶新人。
同年,嘉行收購新三闆上市公司西安同大。接着,上市公司嘉行傳媒成立,估值 2500 萬。
借殼上市後,尚世影業出資 3 億元,認購嘉行傳媒 20% 的股權。
根據對賭協議,嘉行在 2015、2016、2017 三個年度,累計利潤不得低于 3.1 億元,否則以 3 億元本金加 15% 的利息回購尚世的嘉行股票。
公司壓力巨大,楊幂肩負重擔,懷孕期間拍完《分手大師》和《小時代 3》。生完孩子,休息了三個月,她再次接拍了《繡春刀 2:修羅戰場》《爵迹》等作品。
對此,楊幂倒是看得開,直言壓力越大,韌性越大," 來吧,姐們兒能扛。"
楊幂和《小時代》劇組演員
" 鐵人幂 " 的綽号,跟随了楊幂很久。
小時候因爲哭戲太假,楊幂被女導演扇過耳光。她愣是沒哭,咬咬牙重新找感覺。成名後,連軸轉最忙的時候,五天加起來隻睡十個小時。由于沒時間去看病,爲了不耽誤拍戲,她都是晚上邊睡覺邊打吊瓶。
後來拍《紅樓夢》,導演李少紅最喜歡晴雯的角色,向楊幂說:" 你要演砸了,我會恨你一輩子。"
楊幂壓力巨大,對角色的塑造付出很多心血,導緻睡眠不足。一段撕扇子的戲,由于前兩天沒怎麽睡,一直拍不好。李少紅讓她去睡一個小時,再回來接着拍。
晴雯的食指和尾指有長長紅色指甲,安裝要一個多小時。爲了節省時間,楊幂回酒店休息也不拆下來,睡覺時手伸直,洗臉洗頭隻用前三個手指。
有一次和于小彤對戲,指甲不小心被他撞一下,半個指甲蓋都翻起來,楊幂也忍着痛繼續拍。
從殘酷的名利場中脫穎而出,成長爲 " 流量女王 ",楊幂早已對挫折甘之如饴。
楊幂扮演 " 晴雯 "
在 2015、2016 兩個年度,嘉行的累計淨利潤是 2 億,還差 1 億才能完成賭約。
不過 2017 年初,《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播出,對賭大戲有了結果。流量女王再下一城,該劇網絡播放量突破 300 億,嘉行挺過難關。
當資本蜂擁而至,李娟直接将嘉行股票兜售,套現了 2.5 億。成立三年後,嘉行估值暴漲至 50 億,翻了 200 倍。
楊幂獲封:新三闆女神。
" 捧 " 和 " 殺 ",在一念之間。
流量能創造價值,同樣能引發争議,放大謠言或錯誤。當楊幂在娛樂圈狂飙突進,人們同樣熱衷讨論她各種來路不明的 " 黑料 ",詐捐、豎中指、整容、腳臭 ……
經曆網暴是每位藝人的必修課,這一點,楊幂見怪不怪。負面輿論由公關團隊處理,她依舊提着香奈兒包包,美美地活躍于公衆視野。
出道早期,楊幂在采訪提到,無論發生多大的事,自己都能跳過情緒化的過程," 我把情緒戒掉了。"
後來參加《金星秀》,她在鏡頭前分享自己馴化情緒的過程。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她會先接受,然後反複問自己:
" 難過嗎?難過。爲什麽難過?你做錯了什麽?你的責任是什麽?你哪做錯了?能改嗎?能改。下次能做好嗎?能做好。下次不會再這樣了?可以。"
複盤結束,明确其中的利害,楊幂再對自己說:我給你一個晚上,或者兩個晚上,你讓它過去。
兩天後,天亮了,那件事也就被抛之腦後。憑借這套 " 自我封閉 " 式的行事準則,楊幂屏蔽了成長路上的所有非議。
楊幂和金星
楊幂曾說:我對朋友沒有太大依賴,也不會刻意地去維護友誼。任何感情,都是順其自然的好,想來我張開手擁抱你,想走也無須強求。
因爲對情感連接的遲鈍,造就了她身邊沒有長久的朋友。
拍《仙劍奇俠傳 3》時,楊幂認識了唐嫣,唐嫣叫楊幂 " 公子 ",楊幂叫唐嫣 " 娘子 ",兩人一度被稱爲 " 中國好閨蜜 "。
2014 年,楊幂和劉恺威結婚,隻邀請了唐嫣一位圈内好友,作爲唯一的伴娘。當時的唐嫣,手心冒汗,比新娘更緊張。
婚禮上,楊幂手舉捧花:" 我已經想好了,我要把所有的桃花運都給你。" 楊幂哽咽了一下,才接着說完後半句:" 我的伴娘。"
說完,她轉過身,和唐嫣緊緊抱到一起。
楊幂未抛捧花,直接遞給閨蜜唐嫣
楊幂的女兒出生後,唐嫣在訪談節目上暢享未來,直言已經定下娃娃親,如果是同性當姐妹,異性的話,大幾歲沒問題,姐弟戀也沒問題," 我會加快腳步的。"
不過再往後,雙方成立工作室,立場不同,常常發生利益沖突。
唐嫣主演電視劇《何以笙箫默》,楊幂主演電影版《何以笙箫默》,雙方粉絲吵得不可開交。
2015 年 7 月,唐嫣主演的《克拉戀人》播出後,走紅的卻是女二——楊幂旗下藝人迪麗熱巴。當時市面上出現大量 " 豔壓 " 通稿,唐嫣被群嘲。
迪麗熱巴(《克拉戀人》劇照)
2016 年,唐嫣在 33 歲生日中午公布和羅晉的戀情,而楊幂似乎蒙在鼓裏,0 點發生日祝福時,還是 " 希望你早點找到那個對你好,獨一無二的他 "。後來,唐嫣的婚禮在維也納舉辦,好閨蜜楊幂沒有出席。
兩人是否鬧掰外人不得而知,肉眼可見的是,她們的生日祝福停止于 2017 年。
因利益沖突而傷害感情,是成年人世界的常态。但每個人對情感連接的需求迥異,不能将此斷定爲楊幂成長的代價。
相較于影響友誼,另一個代價更爲明顯——
把自己異化成沒感情的工作機器,追求最大效率的同時,楊幂失去了作爲演員,所應該具備的感受力。
楊幂從什麽時候開始演技變差?
網友們一緻認爲,是在那部讓她成爲頂流的《宮》。流量帶來财富,并把靈氣擠出楊幂的世界。
網友诟病楊幂從《宮》開始,臉型、演技都變了
演員需要花時間感受生活,但那段時間,楊幂瘋狂軋戲,透支天賦。
後來成立公司,她既承擔嘉行的收入支柱,與資本對賭,又當 " 奶媽 ",孵化新人。不囿于嘉行自制劇,她甚至捆綁旗下藝人,一起接外戲。
據粉絲統計,楊幂拍攝《怦然星動》,帶 2 位同公司新人進組,到了《盛夏晚晴天》《古劍奇譚》《我是證人》《親愛的翻譯官》《扶搖》,數字變爲 3 位,而在《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更是高達 9 位。
旗下藝人張雲龍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楊幂和他們的關系," 幂姐不是老闆,是對我們幫助很大的人。"
有時候,楊幂還會以自己出演爲談判條件,幫嘉行獲取投資影視劇的份額。
如此努力,難怪外界總是誤以爲楊幂是嘉行的大老闆。事實上,她隻是第三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爲曾嘉。嘉行的 " 嘉 ",是曾嘉的 " 嘉 "。
楊幂和旗下藝人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的成功,标志着嘉行 " 以劇捧新人 " 模式的成熟。
那時,許多人激動地暢想着嘉行的未來,直到 " 黑天鵝 " 的來臨。
2018 年伊始,資本突然撤離影視行業。此前喧嚣的 IP 熱潮,各種急功近利的制片想法,都在 " 影視寒冬 " 中遇冷。
3 月,尚世影業轉讓嘉行傳媒 14.5% 的股份,此舉間接影響了迪麗熱巴第二部大女主戲《烈火如歌》的命運。
尚世影業與上海東方衛視關系匪淺,《烈火如歌》原本在前一年東方衛視的招商片單名單上。後來,《烈火如歌》上星失敗,由台網劇變成了純網劇。
沒過多久,嘉行傳媒從新三闆退市,明星資本泡沫開始收縮。
嘉行的三位老闆:趙若堯、曾嘉、楊幂
嘉行被資本抛棄,楊幂同樣遭到流量反噬。
由黃子韬和楊幂兩大頂流聯手的《談判官》,口碑一塌糊塗—— 3.5 分。這次,流量密碼失效,收視高開低走。
被視爲楊幂翻身之作的《扶搖》,平均收視率僅爲 0.84%,後期熱度更是被《香蜜沉沉燼如霜》和《延禧攻略》瘋狂瓜分。
過去,楊幂憑借六部電影作品,奪下三屆金掃帚獎 " 最令人失望女演員 "。但通過自身理性屏障的過濾,她仍可以吃着 " 黑紅流量 ",完成資本命令,成爲最具商業價值的女演員。
如今,這位批量生産爆款的流量女王,以不可阻擋之勢,失去了号召力。
近年的《斛珠夫人》《暴風眼》《謝謝你醫生》《愛的二八定律》,都是名副其實的 " 爛片 ",不僅口碑差,熱度更是反響平平。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過後,楊幂再無爆款。
楊幂出演《愛的二八定律》,被吐槽雙眼無神
流量反噬的秘密,粉絲早就明示過楊幂。
2019 年 9 月 4 日," 楊幂粉絲開撕嘉行 " 的詞條登上熱搜,無論是粉頭還是粉絲,全都換上 " 抵制嘉行 " 的頭像,他們大聲控訴嘉行耽誤楊幂的發展。
對于楊幂這些年揮霍流量的行爲,粉絲既恨鐵不成鋼,又替她感到委屈。
幾個小時後,粉絲出現在楊幂活動現場,舉着橫幅與公司當面對峙,上面寫着:嘉行不義必自斃,拒絕嘉行自制劇。
2023 年 2 月 8 日,嘉行傳媒對外發布旗下藝人恭賀新春的圖片,其中卻未出現楊幂。
輿論嘩然,疑惑直到 5 月 8 日解開,楊幂發了一條微博—— " 共有從前,各有未來 ",宣布與嘉行傳媒解約。
同一時間,嘉行回應道," 十幾年風雨同舟,共同成長,感恩感謝,祝未來一切順利,珍重安好。"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解約後,楊幂仍持有嘉行傳媒 15.18% 的股份。
對于粉絲來說,解約是值得開香槟慶祝的美事。對于楊幂和嘉行,這是一次體面的分手,但不算愉快。
主演過熱播劇《司藤》的張彬彬自立門戶時,發微博稱 " 男孩子長大了,想出去闖一闖 "。嘉行在評論區留言:歡迎常回嘉看看。
而楊幂和嘉行兩位老闆相處了十九年,臨到分别,雙方隻是定時發微博,并無互動。
況且,官宣 29 分鍾後,嘉行還重新編輯了在 2022 年 2 月發布的微博。
那是一條旗下藝人彙總,他們删除了楊幂的照片。同樣解約的張彬彬,照片卻安然無恙。
此時粉絲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中,隻是嘲諷了一句 " 小嘉子氣 ",無心計較。他們巴不得嘉行早點撇清,方便楊幂早日拍出滿意的作品。
排在第一位的楊幂,被迪麗熱巴頂替
2017 年,楊幂曾在微博說:我要努力做一個人民女演員。
她不止一次表達對張曼玉、周迅的喜愛。
或許楊幂同樣幻想過,自己能像張曼玉那樣,摘掉 " 花瓶 " 的标簽,所以才在次年轉型,接拍了文藝片《寶貝兒》,與實力派演員搭戲。
然而,楊幂轉型的第一步走得艱難。電影從 6.4 分降至 5.3 分,以 2400 萬的票房成績草草收場。
她甚至被當作反面案例。
人民網銳評:觀衆不可能等到你賺了大錢,現在你想求名,就會買你的賬。
楊幂接受采訪,回應質疑
和嘉行解約後,楊幂發布兩條微博宣傳作品。
一部是《狐妖小紅娘月紅篇》,改編自高分國漫。
另一部是《哈爾濱的 1994》,制作陣容強大。導演是執導過第一曆史劇《大明王朝 1566》的張黎,編劇是《功勳》《縣委大院》的編劇王小槍。與楊幂搭戲的男主角,是電影、電視劇多點開花的秦昊。
對此,不少網友感到崩潰。
在作品的豆瓣主頁,前者的動漫粉哭訴 " 求放過 ",後者有一條熱評引發共鳴:看到秦昊我一陣狂喜,看到楊幂我面露難色。
與之相對的,是楊幂在微博說:" 演員的首要任務是角色塑造,這個時代,是金子就一定不會被掩蓋光芒 ……"
50 萬的點贊,10 萬的控評鼓勵,100 萬次轉發,尚且昭示着流量女王的餘威。
楊幂未來可期,但暫時僅粉絲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