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迪爾說史 Author SOUL 迪爾
發生于 1933 年 5 月初的湘贛蘇區九渡沖戰鬥,是蕭克将軍在擔任湘贛蘇區紅軍首長時所取得的三次大捷之一(其餘兩次爲棠市戰鬥和沙市戰鬥),此戰湘贛蘇區紅八軍以不到 4000 餘人的兵力,成功截擊湘軍第 63 師運輸隊并以少勝多擊潰三個團的援軍,擊斃敵副旅長一名并繳獲大量軍事物資,筆者這次就來介紹下這次大捷的具體過程。
抗戰初期的蕭克
九渡沖戰鬥的背景是湘贛蘇區第四次反圍剿,此時紅一方面軍主力剛取得黃陂 - 霍源、草台崗兩次大捷,共殲滅蔣軍嫡系三個師近 3 萬餘人。此後進攻江西蘇區的蔣軍開始進入休整,而進攻湘贛蘇區的湘軍開始活躍起來,1933 年 4 月 3 日,湘軍第四路軍 28 軍軍長劉建緒抵達茶陵縣城開始部署行動,按照計劃,湘軍第 15、63 師先後侵占蘇區西南部的甯岡、蓮花兩座縣城,其中第 15 師還曾一度占領蘇區首府永新縣城。
湘軍第 63 師雖然在湘軍第四路軍的編制序列内,但卻并非湖南軍閥何鍵的嫡系部隊。該師原爲 20 年代初在湖南邵陽、隆回、武岡殺人越貨的巨匪陳光中部,北伐戰争中被北伐軍第八軍軍長唐生智的部将周磐收編,曾在馬日事變、平江起義中大肆屠殺湖南工農群衆,後接受湖南軍閥何鍵的收編,先後改稱獨立第 7 旅、新編第 32 師。該師名義上編制有三旅六團,但由于第 188 旅陳子賢部又是一派雜牌軍,師長陳光中所能指揮的也隻有二旅四團。
湘軍原本的企圖是趁紅八軍在遂川縣雩田圩與陝軍第 28 師作戰時,從背後推進将其合圍與遂萬川地區,紅八軍軍長蕭克見招拆招,在擊潰第 28 師後迅速繞道返回永新縣牛田村一帶待機,湘軍見原計劃目的已無法達到,便各自退回蓮花、甯岡縣城,并采取在各自據點構築工事的方式,企圖以穩紮穩打的蠶食戰略慢慢壓縮紅軍的活動空間。其中,第 63 師師部駐距離縣城一公裏的花塘鎮,第 189 旅及保安團駐縣城,第 187 旅分駐龍屋、花塘鎮。
湘軍第 63 師師長陳光中
爲了将第 63 師逼出蓮花縣城,當地蘇維埃發動群衆采取堅壁清野的戰術,将所有吃的都轉移到山上,一粒米也不留給敵人,一切帶不走的生活用品全部摔碎。當地赤衛隊、少先隊又埋伏在山裏,有遇上有單獨出來采辦食物的敵人便捕捉了去。在地方武裝和群衆的圍困下,第 63 師在蓮花很快陷入了斷糧的危機,爲了解決全師八千多人的吃飯問題,師長陳光中決定派出一支武裝運輸隊前往茶陵縣接收一批糧食和物資,再運回蓮花縣城。
紅八軍此時擁有第 22、23、24 三個師,分别由三個獨立師改編而來,總兵力 3000 餘人,每個師轄二到三個團,每個團轄五個步兵連,雖然經過軍長蕭克一段時期的整頓,但部隊遊擊習氣還很重,正規戰能力稍顯不足,同時由于管理上上的問題,逃亡現象也比較嚴重,僅一個月的時間就逃亡 110 餘人。爲了集中兵力,蕭克又先後将原湘贛軍區獨立第 12 師 500 餘人及紅 7 軍 21 師 500 餘人補入部隊,使得紅八軍總兵力增加到 3900 餘人,裝備有步槍 2000 支,重機槍 8 挺。
1933 年 5 月 1 日,陳光中派出四個步兵營,組成了一支規模強大的運輸隊,前往茶陵縣城領取軍饷、裝備和生活物資。一直在監視蓮花之敵的茶陵獨立團馬上把這一消息報告給紅八軍軍長蕭克,湘贛軍區總指揮蔡會文。蕭克、蔡會文馬上率紅八軍趕到蓮花附近,并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大家經讨論決定等敵人取回所有物資後,在茶陵縣九渡沖地區伏擊敵人。
茶陵獨立團團長王光澤
九渡沖,又名九路沖,距離蓮花縣城不到 20 裏,位于今連接蓮花和茶陵的 G322 國道公路上,這裏兩側山巒起伏,隻有一條山路從山谷谷底穿過,是非常适合打伏擊戰的地段。蕭克将一支 200 餘人的茶陵獨立團部署到蓮花、茶陵交界的雷打石、界化壟地區,負責監視敵人,蕭克、蔡會文則親率紅八軍主力隐蔽到蓮花縣棠市村,準備等茶陵獨立團一打響就趕去增援。
茶陵獨立團團長王光澤(1935 年犧牲)知道自己是全軍之眼,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于是在 5 月 1 月就派出偵查員潛入茶陵縣城刺探軍情。4 日,偵查員發現第 63 師運輸隊正在茶陵大肆征召挑夫,似有即将離開茶陵的迹象,于是連忙向王團長做了報告,5 日,第 63 師運輸隊已全部離開茶陵,次日下午五點,趕着騾馬、吆喝着挑夫的第 63 師的四個營,以一字縱隊的行軍方式終于走到茶陵縣界化垅、九渡沖地區。
此時茶陵獨立團正埋伏在制高點帳頂山一線,團長王光澤見等了六天的敵人終于來了,待敵人一進入伏擊圈就下令立即開火,阻擊敵人前進,并馬上派人去通知軍團長蕭克。湘軍這邊,則以走在前面的兩個營的兵力向帳頂山發起進攻,企圖以此掩護運輸隊盡快通過九渡沖。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激戰,雖然湘軍占領了帳頂山一側的黃泥嶺高地,但帳頂山仍掌握在茶陵獨立團手中,這也使得湘軍運輸隊始終不得不停在原地待命。
5 月 6 日下午戰況
就在這時,蕭克、蔡會文指揮的紅八軍終于趕到,蕭克将軍指揮部設在視野開闊的王子寨制高點上,很快就對當前局勢有了大概了解。他在一張石闆上攤開地圖,當場作出如下部署:由譚家述(1955 年中将)、王震(1955 年上将)指揮的紅 22 師經過大沖坳,到花竹展開,向新泥嶺和進攻帳頂山的敵人進攻;由葉長庚(1955 年少将)、彭盟輝(1935 年犧牲)指揮的紅 23 師,過隴大沖到大打沖展開,向木魚坳的敵人進攻;由戈勇(1934 年離隊)、胡楚父(1934 年犧牲)指揮的紅 24 師,則由橋頭進占東家嶺,向蓮花縣城方向警戒;由田海清(1934 年犧牲)、袁任遠指揮的獨立第 12 師則留守保衛軍部。
由于遭到紅 22 師和茶陵獨立團的前後夾擊,占領新泥嶺和進攻帳頂山的湘軍很快潰退下來,一直被壓到九渡沖與界化垅之間的山谷底部。在沖鋒号的帶動下,紅 22、23 師與茶陵獨立團以泰山壓頂之勢從山上撲下來,很快就将這個兩個營及運輸隊殲滅在谷底,當場繳獲全部在運軍事物資,隻有一小部分敵人趁亂逃走。
就在紅八軍對湘軍展開進攻之時,第 63 師 187 旅的一個團(欠一個營)也抵達九渡沖外圍,準備接應運輸隊,結果首先迎接他們的卻是負責在外圍阻擊敵人的紅 24 師。湘軍第 187 旅把攻擊重點放在了通往九渡沖的必經之路新田村上高地上,并與紅 24 師 70 團圍繞這個僅容一個連展開的小高地展開了激烈的争奪戰,雙方甚至一度展開白刃戰。打到黃昏,師長戈勇接到九渡沖敵人已經被解決的消息後,便下令全師撤出陣地向軍部靠攏。
時任紅 22 師長譚家述,紅 23 師長葉長庚
但此時戰鬥仍遠未結束,一方面,從茶陵返回的湘軍運輸隊還有兩個後衛營走在後面,他們見前衛營和運輸隊已經被殲滅,便退守官城堂、樓梯灣和白路嶺一帶高地,就地構築其工事,與紅軍對峙起來。另一方面,第 63 師師長陳光中得知第 187 旅攻擊失利,爲了奪回物資,便親率三個團(各欠一個營)的兵力從蓮花縣城趕來增援,此時已快天黑,陳光中便命全師在靈龜仙、白路嶺、王坳、燈盞形和馬坳就地宿營,準備次日與紅軍決戰。
眼看第 63 師四個團已全部出動,在總兵力顯然優于紅八軍,紅軍指戰員們在是退還是再戰的問題上發生了争論。其中有人認爲敵人已經就地構築好工事,再打下去恐怕會變成消耗戰,将對我軍不利,另有人則認爲相對敵人的兩個後衛營,我軍還是有兵力好地形優勢的,應該把這兩個營殲滅後再撤也不遲。蕭克原本對此問題也舉棋不定,但當他聽說紅 22 師在桐木坳宿營時又殲滅湘軍一個不期而遇的步兵連後,遂決定支持後一種意見。
5 月 7 日早晨六點,紅八軍首先對困守官城堂一帶的湘軍兩個後衛營發起猛攻,一直激戰九時,終于将其主要陣地全部占領,并将一小股殘敵圍困在鎖子山山頭上。這時由陳光中親自指揮的三個團的援軍也終于上路,企圖與殘敵内外夾攻紅八軍。蕭克鑒于陳光中立足未穩,尚未構築野戰工事的劣勢,除留紅 22 師一部繼續追殲殘敵外,另由紅 22 師一部及紅 23 師以少對多向敵人正面發起反撲,另派紅 24 師迂回到敵人後側的大葉石高地。
5 月 7 日上午戰況
在紅軍的猛攻下,紅 22 師隻用了三十分鍾時間,就突破敵前沿陣地,并攻占靈龜仙制高點,還奪取了湘軍遺棄的一排重機槍。此時,紅 23、24 師也都發展迅猛,先後攻上第 63 師側後高地,威脅到了該師的退路。在這種情況下,第 63 師師長陳光中不善于指揮硬仗的特點也就凸顯出來,由于制高點丢失,第 63 師全線震動,逐漸由按部就班的撤退演變爲一場毫無秩序的大潰退,其隊伍一直跑到蓮花縣城才停下腳步。
據統計,在整個九渡沖殲滅戰及外圍阻擊戰鬥中,紅八軍共擊斃湘軍第 187 旅副旅長鍾中山以下 500 餘人,俘敵 600 餘人,繳獲步槍 800 餘支、重機槍 25 挺、子彈一百多擔及其他大量軍事物資。戰後紅八軍各師用繳獲的重機槍成立了重機槍營(每營 6 挺),戰鬥力大大提高。中革軍委也專程發來賀電,稱贊紅八軍的這次大捷是 " 湘贛蘇區的一次空前勝利、在河西戰線上嚴厲打擊了敵人的第四次圍剿、配合了中央紅軍的偉大勝利 "。
雖說九渡沖戰鬥的規模不大,僅相當于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紅一方面軍的一次普通戰鬥,但畢竟此時紅八軍也僅有 3900 人,僅相當于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紅一方面軍的一個師,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戰果也已經不錯了。考慮到此戰是以圍點打援、以逸待勞的戰術以少勝多擊潰湘軍第 63 師并繳獲大量軍用品,也理所當然會被稱爲是蕭克将軍在湘贛蘇區所取得的首次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