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09/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358 天
前幾天刷短視頻,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職業—— " 草莓大師 "。
這個職業,是一個日本前女團成員 Rurika 自己發明的,并且她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從事這個職業的人。
這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通過 Rurika 朋友的介紹得知,Rurika 在 15 歲的時候從家鄉來到東京,16 歲成為一名少女偶像。
偶像這個職業,大多數都是表面風光。
那時候月入不到 2000 的她為了省錢,常常去 1 塊錢一小時的練歌房練習唱跳。
不計其數的偶像團體,真正能走紅的沒有幾個。
Rurika 所在的團體,在幾年後也難逃解散的宿命。
失去工作的她,思來想去決定自己造一個職業,她說:
" 我喜歡挑戰别人沒做過的事。"
因為自己從小愛吃草莓,她就覺得要靠草莓創業。
于是她立馬去草莓農場當學徒,每天 4 點起床幹活。
即使是在冬天,草莓棚也有 40 多度,動不動就是滿身大汗。
一年後,她不僅能把 300 多個草莓品種爛熟于心,還能幫東京各種餐廳策劃草莓甜點,如願成為了一名收入可觀的 " 草莓大師 "。
Rurika 說,她的工作就是向大家傳遞草莓的魅力。
她甚至還花重金以草莓為主題,為自己打造了一首唱跳單曲《草莓魔法之歌》,既有她愛的草莓,也有她最初的夢想。
将自己的熱愛,創造成自己的事業,這是 Rurika 讓網友們最為佩服的地方。
同時,她也讓我們看到,把一件事做到極緻的力量有多強大。
日本有個快剪理發店叫 QBHouse。
創始人小西國義在一次理發時,覺得傳統理發店的流程過于繁瑣,有大量不需要的服務,理發體驗很不好,于是決心創立一個簡單快捷的理發店。
于是,QBHouse 誕生。
它隻做剪發,染燙、按摩等其它服務都不做,自然也沒有推銷。
每次剪發隻需 10 分鐘,費用很低廉,每次隻要 1000 日元,差不多是鐘點打工族一小時平均工資。
為了能在 10 分鐘内剪完頭發,QBHouse 做了大量研究。
比如,開發了一套不同于傳統美發店的剪發組合櫃。
櫃子正面是操作台,以及安放消毒櫃、毛巾、梳子、鏡子、發剪等所有剪發必需品的隔斷,各種物件都有自己的卡槽,各安其位,整潔幹淨。
櫃子背面,用來放置客人的衣物。每個櫃子就是一個美發師工位,配以尺碼明顯小于傳統理發店的椅子,用于整潔、收納和節省空間。
比如,發明專用吸碎發的設備,剪完免洗。
比如說,用店門外燈号顔色,來顯示店内是否有空位。
想要剪發的人,隻要看看燈号,就可以知道有沒有空位,要等多久。
諸如此類的創新,讓 QBHouse 在快速剪短發這個服務上,做到極緻。
這讓它不僅成為日本最成功連鎖理發店,還拓展到海外,QBHouse 因此也被稱為 " 日本理發行業的革命 "。
看似簡單的快剪,也隻有通過不懈地改進與研究,才能做到更好。
正如一句話說的:" 任何事,做到極緻就是藝術。"
那麼,如何把 " 熱愛 " 做到極緻,變成事業呢?
有一個很關鍵的點,就是追求成為自己。
在《成為黑馬》一書中,作者羅斯和奧加斯提出幾個成為黑馬策略,其中第一個關鍵特征是,黑馬總是追求成為自己。
相較而言,這一行工作好不好找、收入高不高、地位高不高等,不是黑馬優先考慮因素。
黑馬思考問題出發點是 "我到底喜歡做什麼?"
就像 Rurika,因為喜歡草莓,所以她想要從事的事業是圍繞着草莓的,這能讓她更有滿足感。
而要意識到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就需要充分的自我認知。
書中有一個例子:
28 歲的科琳娜,憑借自身努力成為一名白宮政治行動家。
不過,2009 年當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向她抛出橄榄枝,邀請她到紐約市政廳工作時,她卻很猶豫。
原因在于,她覺得自己非常疲憊。
這種疲憊不是因為工作辛苦,而是因為在深入反思後,覺得這份工作雖然自己擅長,也能帶來成就,卻不能帶來快樂。
當她進行有意識地反省自己的動機和行為時,慢慢發現,每當她在工作上不愉快,想要放棄時,她都會專門花時間整理東西。
不管是收拾衣櫃還是打掃房間,都能讓她心情舒暢。
她發現,原來自己喜歡的是整理東西。
意識到自己想要做的與正在做的事情存在差異,她便開始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
在 2010 年結束政治生涯,成為一名物品整理師。
科琳娜通過自我認知,意識到自己做事的内在動機是什麼,最終才找到自己真正的喜愛。
而這一個動機是十分具體、細化的,而不是泛泛宏觀、中觀動機,我們可以把它稱為微觀動機。
精讀君通識詞典詞條《黑馬》裡認為:
" 微觀動機由一系列強烈而持久感覺組成,可能隐藏在我們潛意識深處,包括某些細微偏好,直白欲望以及私密想法。就像深埋地底礦石一樣,需要深入挖掘。"
隻有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真正的微觀動機,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做什麼、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也許有些動機在外人看來很奇怪,但它們都是每個人各自内心獨特的需要,也隻有如此的需要,才能引導人們過上有成就感且快樂的生活。
也正如矽谷投資人彼得 · 蒂爾所說,與其努力成為各方面一知半解的庸才,還美其名曰 " 全能人才 ",與其不知疲倦地工作,最終卻隻把自己變得毫無特色,還不如選擇一件最該做的事,專心做好這件事,以求獨霸一方。
隻有獨霸一方,局部壟斷,才能獲得豐厚回報。
就像 Rurika,在她之前,誰會想過成為一個職業的草莓策劃師,也是可以的呢?
明白自己真正所愛,追求成為自己。
說不定哪一天,你就是那一匹不走尋常路、出人意料黑馬。
自我提升
擁有成長心态是相對稀缺品質
當你不知如何開始行動,陷入迷茫時,
不妨先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精讀君通識詞典》每天發布 1 個概念,
通過不斷積累,将知識内化為自己的工具,
在你實現目标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