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電影節開幕,
圍繞着紅毯生圖已經吵了好幾天了,
不是比咖位就是拼狀态,
說實話,多少有點看膩了吧。
來點新鮮話題
不夠看?
不好意思,暫時也沒有更多新圖了。
既然如此,
不如再來欣賞點更"狂放"、更"現代感"的,
如果不說這是周冬雨新登《VOGUE》六月刊封面,
是不是以爲她新接了洗發水廣告,
整組片子都秀發飛揚。
怪不得有網友辣評:
隻能說,
可能我們還是不懂時尚。
第一觀感,着實很炸裂,
這一套拍下來姿勢那叫一個千奇百怪。
俯拍、大特寫,
周冬雨是一會兒擰巴着,
一會兒"大鵬展翅",
看得出來無論是拍照的,
還是被拍的都很努力,
當然了,我們看得也很努力⬇️
雖說隔行如隔山,
但也不至于這麽難理解吧,
有很多動作,實在是太難get到她想表達什麽。
譬如這個身披藍綠撞色毛絨大衣擺出快摔倒的動作,
是要表現什麽呢,
而提着白裙、目視前方,
仿佛腳踩鼓風機的"梅超風"又要表現什麽呢……
看了半天,
隻想問妝造和攝影是不是想讓她緻敬扇子舞女王李貞賢
客觀來講,
從服飾、布景到pose,這套整體風格比較跳脫,
色彩對比也夠大膽。
單邊綠色長袖配上深藍色疊加的裙擺,
不規則拼接設計、高飽和度撞色,
再加上過于蓬松的材質,
套在她嬌小的體格上,
不僅覺得"笨重",還有種"小孩穿大人衣服"的别扭感。
(而且這種遮擋主體的構圖方式,真的很難不懷疑是把廢片放上去了)
另一套格紋大衣搭配黑色花朵皮革胸衣,
既像"花朵盔甲"又像蜘蛛腿,
我不懂但我大爲震撼,
而這套皮革拼接連衣裙,
算得上是比較正常的了,
之前劉亦菲也穿過同款,是不是感覺還好,
但!是!
架不住攝影師這麽拍啊,
再前衛,也不能拍大頭貼吧…
至于藍色亮片針織連身裙整體造型到底是何種效果,
咱也看不到,
因爲占據畫面視覺中心的是俯拍視角下周冬雨的頭…
完後,在她上身了皮革、毛絨諸多元素之後,
又來了一身水藍色豎紋娃娃裙
口銜鮮花、眼神迷離。
最後比來比去,
隻有這身緊身衣配小皮褲的複古造型,
常人勉強可以理解,
畢竟它合身。
在妝容上采取的是通透清爽的裸妝質感,
幹淨但又過于單調,
以往周冬雨因爲表現力和儀态,
就不少被诟病,
(抖人有段時間特愛cos她的高速慢鏡頭)
這次還沒了妝容加持,
更難逃網友judge。
不過妝造師和攝影也在被網友"通緝"……
看完拍攝花絮以後,也多少覺得她有點冤。
因爲單從周冬雨本人的狀态而言,
真的沒那麽糟糕,
反而意外覺得她留了長發後變漂亮了
(cr微博@白白吻你來瓶養樂多_)
她拍攝的時候一直在扭動在跳舞,
明顯更舒展也更自然,
而那些奇奇怪怪的姿勢像是她動态的截取,
那就很好理解了,
本身妝造主打的就是誇張獵奇,
要是再截不好、抓拍不到位,
那必然效果一般。
隻能說拍得好,
下次不許這麽拍了。
怎麽動起來還算可以,
一定格就透着股廉價影樓風啊……
攝影師Dan Beleiu,不隻這回這樣,
以往也追求特立獨行的造型感,
以及戲劇化的動态張力。
喜歡濃烈明快的色彩對比,
擅長用模特身體進行分割構圖,
确實有不少類似這種風格的作品。
上次給舒淇拍内地版《嘉人》的"十二生肖"中國風大片,
同樣采用誇張濃烈的色彩對比和各種奇奇怪怪的設計。
最直觀的,讓她化蒼白妝配大紅花,
把對比度拉滿⬇️
色彩極其鮮豔的毛絨質感
用誇張的身體語言分割畫面
怎麽樣,熟悉不。
整體美學風格是一貫的,
而在創意展現上,對文化元素的選取和融合,
水平屬于是忽高忽低。
(畢竟他是老外)
比如表現"鼠"這一屬相,化用"人靜鼠窺燈"的詩詞,
就把整體造型做成類似傳統燈台的設計,
人站在瓷碟上,上身着白襯衫,下身包臀魚尾黑紗裙。
拍生肖元素,安排紋飾并不稀奇,
但想到将虎皮紋樣和吊帶裙融合的不多。
表現猴子屬相,化用"猴子撈月"的典故,
創意是不錯,
但用"延長指甲"的視覺效果表現水中倒影,
這腦回路足夠清奇,最終效果也足夠詭異…
(屬于是喜歡的人愛到不行,get不到就會覺得陰森森的)
要營造整體的中式氛圍,
手捧明月、織花旗袍、複古暗黃濾鏡,
拆開看都覺得挺有巧思。
(誰能想到這組想表現的是"天狗食月")
但是合在一起,
多少有點中式詭異的"陰間"……
時尚美學本身是個廣義概念,
但難免也有"水土不服"的時候。
這是攝影師個人風格的問題,
當然了,也絕不僅限于此。
拿前段時間,
栩栩華生CEO馮楚軒因爲杜鵑封面被撤事件,
"大批特批"某位行内人的瓜來說。
(其實就相當于報《VOGUE》中國版主編章凝的大名了)
本身是因爲攝影合約協議吵起來的,
(章凝任主編的《VOGUE》提出,明星、模特在登上《VOGUE》封面的前三個月,不能在其他雜志封面上露臉。杜鵑本是《VOGUE》5月刊的封面人物,但卻先拍了《T Magazine》的四月封面,于是就被撤刊了)
最後卻上升到辦刊理念和創作态度上,
而且還有不少網友吃瓜後直接選擇"站隊"馮楚軒。
其實,也就側面反映出,
(以這幾年的《VOGUE》中國版爲代表的)讓人琢磨不透的時尚審美,"積怨"已久。
(是的,把劉雯拍成這樣)
譬如上面反複提及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運用,
這幾年《VOGUE》的很多處理确實有點出乎所料。
給雎曉雯拍的玄奇風大片,
山水、
祥雲、
奇花異木,
可以說是用到了極緻。
若是調色自然,那就是妥妥的典雅美
欣賞得來的,
會覺着這是"哀婉凄絕"
甚至還能聯想到徐克《梁祝》的"悲絕鬼厲"
get不到的話,
就覺得畫面灰撲撲的,主題不明晰。
妝造、置景、視角,
任何一環節,稍有不慎,就會淪爲元素堆疊和拼接。
(甚至還"涉嫌"固化刻闆印象,比如"頭發做成松針狀就是國風古韻嗎")
而和周冬雨的"黑長直"大片類似,
讓人觀感複雜的作品更不少。
本來想給鞏俐拍的是機甲風、科技未來感,
結果畫面發灰發暗,拍成"殺馬特",
讓文藝大氣的湯唯變身黑山老妖,
難爲楊紫瓊了,擺出這種pose,
讀者回回吐槽,
(表達的主要内容大多如下)
但是人家硬是不改,
依舊堅持他們詭異的打光,
迷離的鏡頭,
讓人看不懂表達意圖的造型。
誰能想到,
上面幾張的共同主題是"東 方 風 骨"啊!
或許是想展現出反叛先鋒的風格态度,
但過陰過暗的調色和晦澀的表達,
呈現出的隻是虛張聲勢的陰間氛圍。
不過說回周冬雨,看花絮裏的意思,
她本人對形象新突破還是很滿意的。
(燙知識:她拍完這次,五大女刊已經集齊三輪滿貫了)
(cr.水印)
作爲中國影史上最年輕的"三金影後",
前段時間還當上了北京國際電影節評委,
雜志拍攝畢竟不是主業,
自然就不拘泥于風格造型,怎麽自由怎麽來好了。
(連粉絲的态度都是)
現在,人已經飛到戛納電影節,
準備《燃冬》首映宣傳了。
(這套"小銀魚"還闊以~)
至于時尚圈什麽時候能照顧一下我們廣大讀者的眼睛,
橘表示:
最後一句,
就是說這屆網友别太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