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最近愛奇藝迷霧劇場剛剛推出了一部新作。
馮小剛導演,宋佳主演,怎麽樣,夠豪華吧。
不能說是強強聯手,也能算得上是錦上添花。
沒想到,嘿,竟然翻車了。
剛開播時的我:馮小剛 + 宋佳 + 迷霧劇場,入股不虧啊朋友們。
前幾天剛追完大結局的我:玩我呢馮導?
圖片 via 微博 @養隻微微
今天,我們就來吐槽,哦不,理性探讨一下馮導的這部二次下凡之作。
「回響 」
Echo
2023.3.16. 中國
全員作精
在開播之前,《回響》噱頭十足。
馮小剛導演首次合作迷霧劇場,觸電懸疑片。
信誓旦旦地跟全國觀衆保證,成品絕對超出預期。
結果呢?
不僅口碑砸的稀爛,還撲的悄無聲息。
自上線以後的熱度峰值,還是大結局上線那天。
全網觀衆空前團結,齊刷刷的打出四個字——" 回響 爛尾 "。
豆瓣評分也定格在了 6.1。
就這還有被詐騙的觀衆大喊 " 高了 "。
口碑熱度雙雙殉情了屬于是。
《回響》講的故事其實很簡單。
由宋佳飾演的刑警隊長冉咚咚接獲了一起謀殺案。
在偵破案件的過程中,她抽絲剝繭,突破重重迷霧,找到真兇。
這部劇以兩條線索進行平行叙事,除了懸疑線以外,還有女主的家庭線——人到中年,夫妻離心。
這兩大主線的唯一交叉點,就是冉咚咚。
換言之,她就是這部戲的 " 錨點 "。
這個角色的成與敗,直接關系着整部劇的成與敗。
那結果怎麽樣呢?
毫無疑問,沒立住。
冉咚咚的出場設定是一名老練果敢的刑警隊長。
在開場,馮導就爲她安排了一場擊斃歹徒的戲碼。
靠近,開槍,毫不猶豫。
這個時候,冉咚咚這個角色貼上了兩個标簽:冷靜、敏銳。
那在接下來的劇情中,是怎麽豐滿、強化角色标簽的呢?
在審問死者夏冰清的金主時,她步步緊逼。
對方招架不住,要求換個人來問話。
這個時候我們的老刑警冉咚咚并沒有急着答應,而是 " 沉着冷靜 " 的跟他照起了鏡子。
别太荒謬。
知道的這是在處理兇殺案,不知道還以爲在過家家。
爲了表現冉咚咚的 " 厲害 ",馮導還特意在這場戲裏加了一段内心獨白,強行剖析對方的行爲心理。
且不說在 2023 年的懸疑劇裏看到内心獨白這種叙事手段有多超前。
請問馮導,一個候選嫌疑人,面對咄咄逼人的審問時,要求換個人來問話,以避免自己露出破綻。
跟滿足控制欲有幾毛錢關系?
圖片 via 微博 @養隻微微
更離譜的是,冉咚咚跟空氣鬥智鬥勇了半天。
得出的結論竟然是。
好吧,您老還是純愛戰士,失敬了。
另一邊,在家庭線中的冉咚咚更是令人無法忍受。
情緒敏感,極其不穩定,句句話帶刺。
上一秒還在和顔悅色的談情說愛。
下一秒說翻臉就翻臉,毫無預兆,純屬 freestyle。
這日子,别說她老公過不下去,我們觀衆也看不下去。
有不少觀衆吐槽宋佳在這部劇裏 " 演技翻車 "。
的确,宋佳在劇中幾乎沒有什麽表情的變化,全程冷臉、皺眉,故作高深。
說台詞時聲音也壓的很低,十分刻意,無法讓觀衆有真實感。
比起刑警,更像一個爲賦新詞強說愁的大齡文青。
還有人嘲她 " 電影咖下凡失敗 N.0"。
但其實宋佳本身就是電視劇演員出身,代表角色一抓一大把。
去年爆火的《人世間》裏的周蓉,誰看了不誇一句演得好。
在這部劇裏,她之所以無法打動觀衆,也不全是演技的鍋。
好菜也怕爛廚子。
除了前面說過的人設硬傷以外,這部劇的台詞也十分炸裂。
提問,有誰能把這樣的台詞念出 " 生活感 ",說的接地氣。
與其說是宋佳把冉咚咚演成了大齡文青,不如說是編劇對她的定位本身就是大齡文青。
多重 buff 層層疊加,最後導緻的結果就是角色的失敗。
主角都是如此,其他人更不用多說。
無論是被強奸後竟然愛上兇手,非要跟他結婚的受害者夏冰清,還是冉咚咚的冤種丈夫,有心出軌沒膽實踐的慕達夫。
都沒有讓觀衆感受到人物魅力。
簡單來說四個字,全員作精。
編劇,你是懂觀衆的。
收手吧!阿馮
客觀來說,在這部劇裏,我能看創作者的用心。
在案件的複原過程中,編劇采用了典型的羅生門模式。
通過夏冰清的死,冉咚咚找到了案件相關人員。
在他們每個人的叙述中,我們看到了不同版本的 " 真相 "。
每個人在坦白事實時,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或多或少的隐瞞甚至 " 改編 " 了部分事實。
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人性中的自私底色。
但這招對電影可能行得通,對一部十三集的網劇來說卻不太适用。
過多重複橋段讓叙事變得更加繁瑣,造成了觀看困難。
況且不僅懸疑線上,馮導熱衷于回憶。
在家庭線上他也樂此不疲,甚至變本加厲。
盡管有意在角色外型上下了功夫,讓觀衆與現在進行時的劇情做出區分。
但一句話插入兩三個回憶片段的高頻次憶往昔,還是讓大家看的雲裏霧裏。
" 他倆不是鬧離婚嗎?怎麽又親上了 "
" 哦,這還是熱戀期呢 "
斷層感明顯不說,還會造成時間線的混亂。
一集看下來,跟做了套卷子是的。
當然,比起邏輯硬傷,這都算是 " 小瑕疵 "。
《回響》從冉咚咚視角出發,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推理牽引出真相的全貌,可以說是最傳統的懸疑劇模式。
按理說就這麽一條簡單的故事線,對于馮小剛來說不難駕馭。
但馮導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不僅要拍懸疑劇,還要拍家庭情感劇,最好還能再探讨一下中年已婚群體的愛情觀。
觀衆來看我的劇,肯定是想從我這兒學到什麽。
編劇還給起了個名兒,叫 " 情感推理劇 "。
圖片内容截取自人民文學對編劇東西的采訪
目标很遠大,可惜暮年的馮導沒意識到,自己既要還要的結果,就是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
爲什麽我不願把這部劇稱之爲懸疑劇,一句話,沒有懸疑性。
這樁支撐起十三集劇情的兇殺案線索極其簡單,第一集就把嫌疑人擺在了觀衆面前。
冉咚咚作爲一個極其感性的老刑警,在直覺的引導下,沒有緣由的覺得這個人不對勁。
接下來的劇情,就是她千方百計驗證自己的直覺。
可憐單純的我在追劇的時候,還固執地相信一定會反轉。
沒想到拉到最後一看,嘿,還真沒反轉。
一道謎題,先給了結果,再補過程。
《回響》,真有你的。
更離譜的是,這部劇辦案靠的不是證據,而是聊天,主打一個 " 感化 "。
咱也不知道究竟是刑警隊長,還是咪蒙二号。
直到兇犯定罪,都沒有一個完整的證據鏈。
整起案件中,金主隻是跟司機說了一句模棱兩可的 " 我不想再見到她 ",最後竟然落了個故意殺人罪。
法院也陪你過家家。
家庭線的呈現也十分失敗。
這條線的矛盾點也很簡單,冉咚咚懷疑丈夫慕達夫出軌。
在占據大半戲份的劇情裏,兩人一直爲這件事拉拉扯扯。
冉咚咚說的每一句話都帶刺,用對待嫌疑人的手段對待慕達夫。
還留下了千古名句——老公不說實話,就是案犯。
這話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
抓出軌找到的證據都比破案多。
在劇裏,冉咚咚控訴丈夫冷暴力,對自己愛搭不理。
但我們卻沒有看到相關的劇情,反而出現了不少丈夫主動示好,她冷漠拒絕的橋段。
我真的很想問馮導一句,你到底讓我信哪頭啊。
兩個人過得那叫一個擰巴,看得觀衆隻想讓他們分手。
用家庭劇的節奏講懸疑,用懸疑劇的節奏拍家庭。
創新的很好,下次别創了。
馮郎才盡?
說一千道一萬,《回響》翻車的最大問題,還是懸浮。
矯情的台詞,擰巴的主角,在這部劇裏,連農民工的業餘愛好都是寫詩。
我們能看到《回響》想要探讨中年危機這一社會議題的野心。
但中年危機的本質還是物質危機,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茫然。
這部劇倒好,女主是刑警隊長,男主是大學教授,兩人衣食無憂,到了中年,突然危機。
每次吵架還要在心裏寫一篇小論文。
這讓我們普通小老百姓怎麽代入,怎麽産生共鳴。
在确定《回響》的拍攝之前,馮導已經經曆了《北轍南轅》的大翻車。
這也是爲什麽,他在後來的采訪中多次強調,《回響》一定要落地。
爲此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用來搭建實景、反複打磨每一個鏡頭。
連群演請的都是老演技派,黃軒、張嘉益、董潔、張國立。
到頭來,卻顧此失彼。
景真、鏡頭真,但劇情和角色卻失了真。
在《回響》大結局上線當天,馮小剛在微博發了這樣一段話。
我們不知道他是真的在感謝觀衆的支持,還是在徒勞的挽尊。
我們隻知道,《回響》這麽一部沒有達到及格線的片子,并不能挽救馮導離開大熒幕後,無法落地的窘境。
馮導老矣,尚能飯否?
2023/03/30
監制:探長
Supervisor: Tan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