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9 月 19 日訊(編輯 潇湘)當地時間周一 ( 9 月 18 日 ) ,美國财政部公布了 2023 年 7 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 ( TIC ) 。報告顯示,就在今年 8 月初惠譽下調美國 AAA 主權信用評級前,中國再度減持了美國國債,持倉規模降至了 2009 年以來的最低。
報告顯示,中國 7 月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減少了 136 億美元,爲連續第四個月減倉,總持倉規模從上月的 8354 億美元降至了 8218 億美元,爲 2009 年 5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去年 4 月起,中國的美債持倉就一直低于 1 萬億美元。
截至今年 2 月,中國曾連續七個月減持美債,總持倉連續七個月創 2010 年 5 月以來新低。盡管在 3 月,中國曾一度增持美債,但事後看來這顯然隻是整體減持過程中的一段 " 小插曲 ",因爲自那以後中國已再度連續四個月減持美債。
值得一提的是,7 月也是惠譽給予美國主權評級 3A 級的最後一個月。今年 8 月 1 日,惠譽評級宣布将美國長期外币發行人違約評級從最高的 AAA 評級下調至 AA+,理由是财政狀況和治理不斷惡化。
就在今年 6 月,美國兩黨的債務上限僵局一度将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推到了主權債務違約的邊緣。
從美國國債的走勢看,7 月也是今夏美國國債遭遇抛售的一段高危期。2 年期美債收益率在當月曾一度觸及 5.12%,創下了 16 年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其他海外 " 債主 " 的持倉變動
在其他美國主要海外 " 債主 " 方面,日本在 7 月仍是最大的美國國債海外持有國。當月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爲 1.1125 萬億美元,較 6 月持倉環比增加 69 億美元。
不過,盡管日本的美債持倉在 6 月和 7 月均出現了增持,但迄今仍未能抵消掉 5 月的大幅減持。5 月日本減持的美債規模高達 304 億美元,創去年 10 月以來最大月度減持規模。
整體而言,在美國前八大海外債主中,在 7 月選擇減持和增持的國家地區各占一半。中國、英國、比利時和瑞士在當月選擇減持,日本、盧森堡、開曼群島和加拿大在當月則出現增持。
7 月份總體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則從上月的 7.563 萬億美元增至了 7.655 萬億美元。
TIC 報告的其他亮點
美國财政部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 ( TIC ) 内容還顯示,7 月份所有外國對美國長期、短期證券和銀行流水的淨流入額爲 1406 億美元。其中,外國私人資金淨流入爲 1494 億美元,外國官方資金淨流出爲 88 億美元。
7 月份,外國居民增加了對美國長期證券的持有量——淨買入額爲 456 億美元。其中外國私人投資者的淨買入額爲 568 億美元,而外國官方機構的淨賣出額爲 131 億美元。美國居民增加了他們對長期外國證券的持有量,淨買入 368 億美元。
若将國際長期證券和美國長期證券均考慮在内,外國 7 月對美國長期證券的淨買入額爲 88 億美元。
外國居民 7 月增加了 758 億美元的美國國庫券的持有量,外國居民持有的以美元計價的短期美國證券和其他托管負債增加了 859 億美元。美國銀行系統自身對外國居民的美元計價的淨負債增加了 46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