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網易可以說是互聯網市場中表現最堅挺的公司,其漲幅驚人,市值還越過了京東和百度,悄無聲息地進入了 TOP 5 行列。此前,外界對網易最大的疑問是,其爆款遊戲出品能否穩定?而從今年的 " 小學生收割機 "《蛋仔派對》,到重金投入的《逆水寒》《巅峰極速》連續火爆,網易似乎找到了方法論。
今年,許多互聯網大廠股價不複昔日風光,日子過得也頗有些颠沛流離:阿裏一拆六、騰訊押注視頻号、百度 All in 大模型、京東狠挖低價。簡單來說,在集體降本增效的同時,大廠都在忙于尋找新的大航海地圖。
相比之下,活得最滋潤的,恐怕要數相對 " 低調 "、仍在靠遊戲打江山的網易。
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網易今年漲幅驚人,市值悄悄地越過了京東和百度,在騰訊、阿裏、拼多多、美團之後,坐穩了互聯網大廠 TOP 5 寶座。
對标港股市場,截至 8 月 25 日,網易市值爲 5300 億港元。2023 年内,網易最高上漲至 176.3 港元 / 股,年内最高漲幅超過 50%。年内最高點如果與 2022 年 10 月前後,82 港元 / 股的最低點相比,網易的市值更曾經已接近翻倍。
特别值得關注的是,與騰訊、阿裏、美團、京東、快手等如今紛紛被腰斬乃至 " 膝斬 " 的股價相比,網易還收複了大部失地——距 2020 年最高 202 港元的股價相比,已相去不遠。
▲截止到 8 月 26 日;數據來源:雪球;制表:市界
從 8 月 24 日,網易剛剛公布的 2023 年第二季報中,能更直觀地反映出這家公司的 " 财力 "。
據财報顯示,網易二季度淨收入 240 億元,同比增長 3.7%;取得淨利潤 90 億元,同比增長 67%。其中收益的核心來自于遊戲:創造了 188 億元收入,占總收入比 78.3%。
或許由于财報的淨收入增長比例不夠理想,财報公布後,網易港股股價出現了超過 5% 幅度的下挫。不過這份财報,或許還隻是對網易近期陡峭上升走勢的 " 滞後 " 呈現。
從春節前後,休閑遊戲《蛋仔派對》一飛沖天,成爲了網易的一棵新 " 搖錢樹 " 之後,目前雖然其收益周期有所下降,但仍在爲網易創造價值。
除此之外,網易雲音樂、網易有道、網易嚴選等業務亦表現得較爲穩健。
此前,外界對網易最大的疑問在于:從收入上看,網易毋庸置疑是一家遊戲當家的公司。那麽,網易的爆款遊戲出品能否穩定,還是需要像騰訊遊戲那樣,不斷靠擴大投資外延,來拉動勢力版圖?
而目前來看,從休閑手遊到 3A 大作,網易今年均拿出了令外界信服的作品,爆款生産方法論越來越不應被看作偶然。
回望數年前,當阿裏、騰訊站上數萬億市值高點,互聯網新貴層出不窮時,網易曾一度被看作 " 舊日黃花 ",被納入了 " 小而美 " 的公司序列。
時移世易,此刻丁磊看着這群焦慮的 " 老夥伴 " 們,不知這位被稱作互聯網行業裏幸福感最多、也最摳門的企業家,此刻是否會在偷笑。
《蛋仔派對》的吸金獸争議
這一次要給網易第二季度财報記上第一功的,仍然要數《蛋仔派對》。這個可愛的休閑遊戲雖然在今年刷出了許多漂亮成績單,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未成年人氪金、收割小學生的道德争議。
作爲一款面向低齡人群的手遊,《蛋仔派對》是典型的糖豆人遊戲,畫風可愛,主打弱競技,并強調社交屬性。最早在 2022 年 5 月上線之初,《蛋仔派對》并沒有激起太多浪花。
在後續運營中,《蛋仔派對》抓住了寒暑假的時間窗口,又通過抖音、小紅書等平台集中發力,不僅成功圈定了一大波派對遊戲用戶,也在未成年人群體中掀起了風潮。到去年年底前,已有觀點認爲,這個不甚起眼的遊戲将是網易這一年最成功的作品。
據網易 2022 年四季度财報介紹:《蛋仔派對》成爲了網易有史以來 DAU 最高的遊戲,丁磊在财報後電話會議上表示:《蛋仔派對》在春節期間取得了指數級增長,日活躍用戶數突破了 3000 萬," 希望它能成爲未來 10 年的希望之星。"
據媒體統計,春節期間《蛋仔派對》收入曾一度超過《原神》,并僅次于《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七麥數據顯示,《蛋仔派對》同期在 iOS 端收入約 2734 萬美元(約合人民币 1.85 億元)。
而從網易今年二季度财報中來看,《蛋仔派對》目前雖然 DAU 已有所下降,但收入仍然不凡。不過這或許也意味着,這款遊戲的玩家,也在感受到越來越大的 " 氪金 " 壓力。
由于《蛋仔派對》玩家的低齡化,其玩法又涉及地圖、皮膚等強 " 社交貨币 " 屬性,《蛋仔派對》在今年收益爆發的同時,也深陷在消費退款難、防沉迷存在漏洞、平台内容審核缺位、滋生網絡乞讨、求領養不良風氣等 " 未成年人亂象 " 中,并不時受到學生家長們的質疑。
不久前,中國青年網曾發布了一則《誰來保護孩子:一群家長與蛋仔派對的 " 戰争 "》報道。報道發出後,迅速登上了知乎的熱榜第一。
在小紅書等社交網絡上,也很容易找到大量的未成年人未經家長同意,購買皮膚等問題,不少孩子短時間内便 " 氪金 " 數千元,家長對此的抱怨随處可見。
▲圖注:《蛋仔派對》對低齡玩家的 " 氪金 " 收割 來源:小紅書
這也無疑對網易的後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市界」觀察,在此次網易的财報中,對《蛋仔派對》的收入宣傳相對低調,反而是着重強調了探索未成年人定制内容等保護的相關舉措。
網易特别強調:在暑期以來,AI 巡邏員已降低 500 多萬未成年人虛假實名風險。針對适齡内容推薦,在《蛋仔派對》遊戲中推出 " 寶寶蛋 " 模式,首次在遊戲中進行未成年人定制内容的探索,結合未成年人教育需求,爲未成年人定制專屬内容池。
從中也可以看出,網易的 " 求生欲望 " 是如何地強烈。
遊戲生産進入長坡厚雪
事實上,在網易的遊戲譜系中,《蛋仔派對》的爆發還相對偶然。網易在今年 6 月接連上線的《超凡先鋒》《巅峰極速》和《逆水寒》三款新遊,經過了多年研發和重金投入,相對更可以代表其遊戲自研的真正實力。
據媒體統計,7 月初《逆水寒》《巅峰極速》與《蛋仔派對》形成了鐵三角的姿态,長期占據 iOS 暢銷榜的前三席。這也助益了網易 7 月的移動遊戲收入環比提升 69%,超過米哈遊,排在騰訊之後,重回全球手遊發行商收入榜第 2 名。
一直以來,從《夢幻西遊》到《陰陽師》等,網易手中并不缺少遊戲爆款。但網易經常被市場懷疑的是,其是否具備強大的自研能力,得以保持對于爆款遊戲的持續性生産。
而從今年網易爆火的三款遊戲看來,網易似乎正走在自研的 " 長坡厚雪 " 之中,股價也因此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其中,《逆水寒》的走紅相對最不算意外,其号稱是在 " 網易遊戲曆史上最大的研發團隊 " 背後,投資 8 億、超 400 人參與開發。重金投入的《逆水寒》,在抖音等短視頻平台也 " 高舉高打 "。據統計,上線之前,抖音僅 " 逆水寒手遊 " 話題播放量就達 8 億次。
《巅峰極速》則是垂直深挖的結果。據媒體報道,這是一款由 200 人專職團隊結合數百人外包,花了 5 年時間和 10 億成本 " 砸 " 出來的産品。對标 3A 遊戲,并用上了大量在主機上先進的渲染技術。在營銷上,也避開了集中熱門買量,走 " 寫實系 " 風格。通過明星代言 + 聯動拿下了核心圈層的用戶,而圈外則是配合 " 直播帶玩 " 的方式。
而《蛋仔派對》則是高 DAU 産品的長線運營、持續優化。據遊戲葡萄報道:起初《蛋仔派對》并沒有解決内容産出速度跟不上消耗速度這一關鍵問題,因此玩家很容易厭倦。項目團隊由此在半年内,開放了遊戲編輯器系統,搭建起 UGC 内容創作生态,後來實現了每周百萬張級别的 UGC 地圖數量新增,幫助玩家建立情感聯系。
一位資深遊戲人士告訴「市界」,在跟網易對接時,明顯感覺到網易遊戲工作室的自由度更大,宣發更靈活大膽,比如在《永劫無間》版号還未批下時,就提早在泰國做預約,拉長在玩家中的 " 刷臉 " 時長。
" 他們不是用純理論機制去理解遊戲行業,一心隻沖量,沖大 DUA,而能很清楚知道,今天這個活動,要瞄準哪部分用戶群體,我去拉踩那個遊戲,是爲了拉哪部分目标群體來。" 上述人士說。
據「市界」了解," 高開、低走、厚尾 " 向來是網易系遊戲的特征,以其核心産品《夢幻西遊》爲例,該遊戲已經上線 20 年,但靠着高 ARPU 和深度社交玩法始終有着不錯的流水。在去年的四季度财報上,網易依然對《夢幻西遊》給予了很高的肯定,評價以《夢幻西遊》爲代表的旗艦類産品 " 保持着極其旺盛的生命力 "。
而在《蛋仔派對》之前,網易手遊系列中營收最高的也是八年前就上線的《夢幻西遊》手遊版。據第三方數據網站 Magic 公布的 2022 年全球手遊收入榜單顯示,《夢幻西遊》手遊版的年收入約爲 6 億美元,排名第七,也是網易系手遊取得的最高名次。
不顧一切投注 AI
如果單純從财報披露本身來看,網易的 " 低調 " 還表現在,似乎并不想讓各方過度關注自己在爆款遊戲中 " 悶聲發大财 " 的事實。
相比照而言,網易将披露的重點更多放在了研發投入,以及 AI 和大模型等關鍵詞上。
據财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網易研發投入 39 億元。而近五年,網易已累計投入研發近 600 億元,平均研發投入強度 15%。截至目前,網易專利申請公開量超 1 萬件,授權專利超 4000 件,集中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音視頻等數字産業關鍵技術領域。
而除了這些相對 " 硬邦邦 " 的科技數據外,最具亮點的也莫過于網易 AI 在自家多條業務線上的應用落地。
首先,AI 最直接的應用便是反映在網易的遊戲開發命門上。
其中,《逆水寒》便是網易自稱的,全球首個大規模落地自研 AI 玩法的開放世界遊戲。它集中了應用機器學習、引擎學習等 30 多項自研 AI 技術成果,推出智能 NPC、AI 捏臉、AI 作詞等創新玩法。而《蛋仔派對》持續叠代 UGC 地圖編輯功能,新增 AI 輔助地圖創作功能,使用量也已突破 300 萬。
網易高管在财報電話會上進一步解釋,AI 在《逆水寒》手遊中的應用,主要包括提升研發效率和用戶體驗兩方面。一方面,《逆水寒》手遊在美術生産環節、程序開發等環節都借助 AI 提升效率。更重要的是,整個遊戲的研發邏輯從 " 遊戲 +AI" 轉變成 "AI+ 遊戲 ",在 AI 大模型的基礎上設計、研發了玩家從角色選擇到遊戲交互的全環節,豐富玩家開放世界體驗。
而網易近期公布的都市題材開放世界 RPG 遊戲《代号 : 無限大》,也結合了包括大數據集成、人工智能等的新技術嘗試。網易高管在财報會上也提及,希望能鞏固其在 AI 智能遊戲上的積累。
據财報顯示,除了讓 AI 深入工作流的自研遊戲外,網易雲音樂、網易傳媒、網易有道等業務線也均有不同程度的 AI 應用落地:網易雲音樂推出網易天音爲首的 AIGC 輔助創作、網易傳媒有數字人對話馬斯克創新新聞場景、網易有道則推出了教育領域大模型。
除遊戲外,AI+ 的最直接落地場景則是教育闆塊。
今年 7 月,網易有道發布國内首個教育垂直大模型 " 子曰 ",并基于此開發口語訓練、大模型翻譯、文檔問答、AI 作文批改、語法精講等六大創新應用。
其中,有道詞典筆 X6 Pro 推出 " 虛拟人口語教練 " 功能,支持一對一、多場景、24 小時的 AI 口語對話服務;" 有道縱橫棋院 " 推出的 AI 複盤新功能,帶動進階班續報率接近 70%。得益于 AI 技術的深入應用,有道在線營銷服務淨收入同比增長 99%。
而網易雲音樂也将 AI 技術融入音樂人創作全流程,除推出音樂輔助創作工具外,還于 6 月與小冰公司成立首個虛拟歌手廠牌 WOWAIDO,開放 AI 歌手音樂創作工具 " 網易雲音樂 · X Studio",用戶隻需輸入曲譜和歌詞,3 秒内即可生成 AI 演唱幹聲,進一步探索 AI 技術能力在 C 端的落地。
看起來,網易是下決心要将一切場景都融入 AI,或者說讓 AI 在這些場景中進行 " 賽馬 "。
丁磊表示,百模大戰中有人造航母,自然也要有人開航母。當前網易的首要任務是用最快的速度探索 AI 大模型的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