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舒曉婷
編 輯丨李瑩亮
美聯儲自 2022 年 3 月以來持續加息抑通脹下,美國經濟仍保持了韌性。
當地時間 7 月 27 日,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美國 2023 年第二季度實際國内生産總值 ( GDP ) 年增長率爲 2.4%,高于第一季度的 2%。
TruStage 首席經濟學家史蒂夫•裏克 ( Steve Rick ) 表示 :" 又一個季度的 GDP 正增長,同時通脹率持續放緩,這是件好事。"
惠譽美國經濟主管 Olu Sonola 表示,這是一份強勁的報告,證實美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受到美聯儲大舉升息和信貸環境收緊的影響。最重要的是,美國經濟仍在以高于趨勢水平的速度增長,美聯儲将考慮是否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來減緩經濟增長。
High Frequency Economics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Rubeela Farooqi 表示,盡管貨币政策立場變得限制性,但經濟增長仍超出預期。通貨膨脹雖然很高,但正朝着正确的方向發展。強勁的家庭部門繼續受益于積極的就業增長和不斷上升的實際收入,應該會使今年的增長保持在積極的軌道上。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子榮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經濟表現出超預期的韌性,打開了 " 軟着陸 " 的空間。截至目前,美國成功地實現了失業率維持在低位的同時,總體通脹出現顯著下滑。但是,這并不意味着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已完全解除。
楊子榮稱,美國的總體通脹顯著下滑,很大程度上源于能源價格下降和高基數效應,但核心通脹下降速度緩慢。如果勞動力市場不出現松弛,工資增速很難下滑,核心通脹也難以顯著緩解。" 這意味着美聯儲不得不維持緊縮性貨币政策很長一段時間,經濟下行壓力會持續積累。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速很大概率會下行,但是否會陷入溫和衰退,還得看核心通脹的下行速度和失業率的上行速度。"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在其最新報告中對美國 2023 年全年經濟增長的預測上調至 1.8%。盡管這将低于 2022 年 2.1% 的增長率,但比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今年 4 月預測的 2023 年 1.6% 的增長率有所提高。
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 2.4%
美國商務部 7 月 27 日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2023 年第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内生産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 2.4%,高于第一季度的 2%。
具體來看,第二季度美國國内采購價格指數增長 1.9%,低于第一季度的 3.8%;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上漲 2.6%,較第一季度的 4.1% 有所回落;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第二季度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上漲 3.8%,低于第一季度的 4.9%。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稱,實際 GDP 的增長反映了消費者支出、非住宅固定投資、州和地方政府支出、私人庫存投資和聯邦政府支出的增長,這些增長部分被出口和住宅固定投資的減少所抵消。
楊子榮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美國第二季度經濟表現超預期,主要受消費和投資拉動:消費持續拉動美國經濟增長,第二季度對 GDP 環比拉動率爲 1.12%,與第一季度相比動能有所減弱。個人消費支出中,最爲強勁的依然是服務項。投資轉爲正向拉動美國經濟增長,第二季度對 GDP 環比拉動率爲 0.97%,而第一季度爲 -2.22%。固定投資和非住宅投資是投資中的最強項。
" 考慮到勞動力市場依然緊張,工資增速并未明顯放緩,消費對于美國經濟的拉動作用短期可持續。同時,未來投資對美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美聯儲加息的滞後效應和累積效應開始發揮作用,提高投資的成本;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出台的産業政策,對美國内投資形成政策激勵。" 楊子榮表示。
第三季度增長動能或放緩
在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第二季度 GDP 數據後,畢馬威 ( KPMG ) 首席經濟學家戴安•斯旺克 ( Diane Swonk ) 表示,美國經濟明顯避免了衰退,這讓美聯儲處于有利地位,更有膽量去對抗通貨膨脹。但問題是:這種勢頭能持續多久 ? 加息是否還有我們尚未看到的影響 ?
從以往情況來看,美國貨币政策的滞後效應大概在一年至兩年。
" 這意味着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尚未完全傳導至實體經濟。尤其是今年 5 月美國實際利率才轉爲正數。" 楊子榮表示,與曆史均值相比,美國當前的金融狀況仍然偏寬松。伴随着 " 限制性 " 利率水平的影響開始傳導至美國實體經濟,美聯儲加息對美國經濟活動的抑制性影響才開始真正顯現。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7 月 26 日在宣布加息 25 個基點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盡管美聯儲快速加息,但經濟已證明具有彈性。他仍然認爲 " 軟着陸 " 是可能的。
根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 7 月 28 日的 GDPNow 模型預測,2023 年第三季度實際 GDP 增長 ( 經季節性調整的年率 ) 的初步估計爲 3.5%。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将再度回落,動能将放緩,但可能暫時不會陷入負增長。
一方面,以下因素将影響第三季度消費者信心和企業投資支出:勞動力市場雖然保持強勁但可能降溫,失業率将小幅上升,非農就業增加将減少。核心通脹将繼續緩慢回落,美聯儲 9 月是否繼續加息存在不确定性,目前看不加息的概率更大。利率上升的累積和滞後效應将繼續抑制家庭消費支出和房地産銷售,也會推高家庭債務支出,惡化居民資産負債表。
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經濟穩定因素:部分服務業的勞動力供給可能持續短缺,勞動力市場緊張狀态可能持續,薪資增長将保持基本穩定,從而避免消費支出和經濟增速大幅下滑。住房市場及住房建造在第二季度有觸底趨穩迹象,不過在房貸利率仍然維持高位以及就業和經濟前景不确定環境下,住房市場不太可能快速複蘇。企業設備投資和庫存投資将逐漸從低位反彈。進口需求将繼續減少,美元指數逐漸回落,可能将刺激出口穩定增長,緩解貿易逆差持續上升壓力。
" 在上述因素綜合作用下,預計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可能呈現溫和增長情形,但增速将低于第二季度。" 王有鑫說。
SFC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宋佳遙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