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報解讀
2 月 14 日,燕之屋發布公告,集團預計 2024 年将錄得收入約 20 億元至 21 億元,同比增長約 2% 至 7%;預計年度淨利潤約爲 1.59 億元至 1.8 億元,同比下降約 15% 至 25%。截至 2 月 17 日收盤,燕之屋股價報 6.9 港元 / 股。與 2023 年底登陸香港交易所時 9.7 港元 / 股的發行價相比,跌幅超 28%。
這打破了燕之屋連續數年的高速增長态勢。财報顯示,2020-2023 年,燕之屋的營收分别爲 13.01 億元、15.07 億元、17.30 億元和 19.64 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爲 1.23 億元、1.72 億元、2.06 億元和 2.12 億元。燕之屋的營收、歸母淨利潤一直處于上升通道。公司被視爲中國燕窩賽道的 " 領頭羊 ",連續多年位居高端燕窩全國銷售的 " 榜首 "。然而 2024 年營收增長乏力、利潤下挫的局面,恐怕讓不少投資者感到失望。
有業内人士稱,燕之屋在營銷方面一直出手闊綽,愛請 " 頂流 " 代言,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公司銷售及經銷開支達 3.65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38.45%,拖累業績承壓。目前年報雖暫未出爐,但公司營銷支出恐怕仍是重頭戲。其次燕窩是不是 " 智商稅 " 問題争議不斷,由于燕窩價格通常較爲高昂,市場上關于燕窩是不是 " 智商稅 " 的争論一直存在。
還有就是此前曾陷 " 毒血燕 " 風波,2011 年燕之屋曾被曝出 " 毒血燕 " 事件,消費者在線下實體店購買了燕之屋生産的 " 特級血燕 ",食用後出現發燒、頭痛、惡心等症狀。此後,經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檢驗顯示,該血燕中亞硝酸鹽含量 2371 毫克 / 千克,遠超國家最高強制性标準 33 倍。
消息一經曝光,對燕之屋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影響。雖然後來燕之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挽回受損的品牌聲譽,并于次年便推出了高端滋養品牌 " 碗燕 ",以 "0 脂肪、0 防腐劑、0 增稠劑、0 添加劑 " 作爲核心賣點,試圖重新赢回消費者的信任,但該事件仍讓一些消費者對其産品質量和安全性心存疑慮。

此外,黑貓投訴平台顯示,與燕之屋相關的投訴案例累計達 66 起。從投訴類型來看,問題主要集中在産品破損、拒退差價、拒絕兌獎、産品質量等方面。如今,燕窩市場競争日益白熱化,小仙炖、正典燕窩、雙蓮、宮前燕等品牌紛紛在該賽道持續發力。在這樣的競争态勢下,燕之屋作爲 " 燕窩第一股 ",若想鞏固市場地位,瓜分燕窩賽道的市場份額,這些或将對燕之屋的業務造成一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