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小火鍋正加速湧入北上廣一線城市。
在上海工作的田雨發現,附近的兩個商場裏,都張貼着同一個自助小火鍋品牌即将入駐的海報,聲稱讓消費者用不到 30 元的價格吃到 100 餘道菜品,且不限時、不限量。
如今火鍋行業正在呈現的一幕是,包括海底撈、呷哺呷哺、巴奴爲代表的火鍋品牌,在堅守高端市場的同時,都進行了一定程度降價應對競争,也在探索推小火鍋産品或者子品牌。
而旋轉小火鍋則加速擴大規模,開出成百上千家門店,甚至部分門店的選址還緊貼着海底撈、呷哺呷哺。2023 年,圍辣小火鍋開出超過 280 家門店,仟味一鼎自助小火鍋開出超 300 家門店,目前農小鍋百餘家門店裏,近一半位于北京區域。
旋轉小火鍋并非新鮮事物,早期主要開在街邊檔口,如今則是進入北上廣一線城市的商場,一改以往髒亂差的形象,通過明亮的裝潢,上百個 SKU 的菜品拓展,以及極緻低價,成爲打工人新的 " 窮鬼套餐 "。
投入上百萬,在北上廣商圈 " 貼身肉搏 "
張遠是農小鍋北京區域的一名加盟商,在他看來,這兩年火鍋市場一直在卷低價,相比于呷哺呷哺均價 60 元的一人食小火鍋,南城香、吉野家相繼推出了均價 39 元左右的火鍋,前者雖然也是自助模式,但 SKU 隻有十餘種,後者套餐搭配則與呷哺較爲類似。
旋轉小火鍋做了菜品豐富度的提升和價格的進一步下探,張遠向 Tech 星球介紹,農小鍋的 SKU 高達上百種,除了傳統的涮菜系列,還包括糕點系列、水果系列、零食系列,今年總部又增加了炸貨系列,目前團購價格 36 元。
豐富的 SKU 也是吸引用戶進店關鍵因素之一,張遠說,尤其是葷、素菜系的組合搭配很有講究,要保證讓路過的消費者,一眼看到菜品的豐富度。
比起均價在 200 元的高端火鍋,低價是旋轉小火鍋的殺手锏,當用戶更加注重性價比時,近兩年餐飲界掀起一股小火鍋創業浪潮。
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 1 月到 6 月底,新增 " 小火鍋 " 相關企業已達到 1500 餘家。目前市場比較分散,河南有農小鍋、圍辣小火鍋和仟味一鼎,長沙有盛香亭轉轉熱鹵,沈陽有喜家,山東有龍歌,哈爾濱有蘇小北,品牌皆是從區域品牌起家,而後擴張至全國市場。
低價背後,旋轉小火鍋生意展現出其火爆一面。張遠說,其店内的座位不到 100 個,周末的日客流量可以達到 300 多人,也即平均翻台率爲 3.0 次 / 天,平均月營業額在 30 萬左右,據她了解,農小鍋首家加盟店可以達到月營業額 50 萬左右。目前他所在門店測算的是,兩到三年可以回本。
旋轉小火鍋的競争對手不止是火鍋、冒菜、麻辣燙,而是更廣闊的快餐市場。另一位旋轉小火鍋的加盟商告訴 Tech 星球,他所在的商場裏,比起其他門店的冷清生意,農小鍋每日客流量非常大,不僅對旁邊的呷哺呷哺造成一定沖擊,且把另一家烤肉店也卷成了自助模式。
但商家想要賺得盆滿缽滿并不容易。在一線城市商場裏開店的成本投入并不低,張遠介紹,農小鍋門店面積要求一般在 100 平~200 平米,設備及部分原材料需要從總部進,再加上房租、人工成本,前期投入至少 100 萬元起步。而且,總部後續還會按照加盟商年度營業額 2%~3% 的比例進行抽傭。
如其他行業的加盟模式一般,售賣原材料、設備是這些旋轉小火鍋品牌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一位旋轉小火鍋的招商人員就表示,僅火鍋底料這一項,毛利就極高。而且,葷菜類産品,加盟商自行采購很難壓低價格,工廠也不一定小批量供貨。
極緻的成本壓縮,更内卷的競争
極緻低價背後,是商家通過對原材料、人工和服務成本的極緻壓縮,以及對食材的 " 精妙 " 搭配,以提升盈利空間。
面對商場昂貴的租金,旋轉小火鍋在選址上多位于商場的負一層或負二層。一位旋轉小火鍋的品牌創始人對 Tech 星球表示,旋轉模式可以節省後廚面積和人力成本,在他所開的 100 多平米的線下門店裏,隻有 4 個員工,分别負責前台收銀、後廚的湯料、旋轉台上的菜系補充和餐具的清洗工作。
而且,門店對服務員的專業度需求不高,他所招聘的員工都年齡偏大,也不需要有任何火鍋的從業經驗。
旋轉小火鍋其實非常重運營,上述創始人表示,在菜品搭配上,葷菜系都是以成本更低的雞肉、鴨肉爲主,而且兩個青菜類的盤子之間不能放兩種鮮肉,以及一切高成本的産品。菜系也要不斷優化調整,比如受雨水天氣增加影響,菠菜價格上升,就要用其他更便宜青菜代替,同時減少已有的菠菜盤子旋轉到顧客眼前的頻率。
據他透露,即使均價在 33 元的低價,一個月内最多 1~2 個顧客可以吃回本,隻要商家不做 " 甩手掌櫃 ",親自參與運營,可以達到自助餐平均 50% 的毛利水平。
随着門店密度的不斷增加,旋轉小火鍋之間的競争也更加激烈。一位加盟商表示,一般小火鍋品牌進入商場後都會簽署排他協議,即一家品牌入駐之後,其他相似品牌很難再進入。而且行業内的玩家也同質化嚴重,能夠搶得好的點位,便可以獲得先發優勢。
均價在 30 元客單價的火鍋,如今也已經占據小火鍋最主要市場。紅餐大數據顯示,2022 年至 2024 年 7 月,60 元及以下人均消費區間的小火鍋門店數占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20-40 元區間的小火鍋門店數占比最高,達到 30.8%。
而且,越來越多的品牌也在探索 30 元左右的小火鍋産品或者子品牌。海底撈在外賣平台上線 " 下飯火鍋菜 ",主打一人食場景,多款組合套餐價格在 30 元 -40 元爲主。新辣道旗下 "Mini 火鍋 " 也在今年 5 月推出 43.9 元的的嗨吃小火鍋。
主打 " 一人食 " 火鍋的呷哺呷哺,也在進行價格的下探,目前推出了 47.7 元的單人火鍋套餐。呷哺呷哺創始人曾對中國企業家表示," 整個餐飲市場都在降價,我們不調也不行。這個市場你不搶就隻有餓死。"
如今,更多的玩家湧入低價火鍋戰場,競争和内卷變得更加殘酷。
火鍋跑出下一個 " 薩莉亞 "?
平價餐飲從不缺 " 黑馬 " 企業,從 7000 餘家門店規模的塔斯汀漢堡,到年銷量近 100 億元的薩莉亞,低價都是它們的法碼,不僅賺得盆滿缽滿,也獲得資本的青睐。
一位頭部消費機構的投資人向 Tech 星球表示,他們确實有看過旋轉小火鍋賽道,沒有投資的主要原因在于,尚且看不到品牌的核心競争壁壘,以及這些品牌未來在運營和成本控制上,能否達到如薩莉亞那般的水平。
主營意式西餐的薩莉亞早年喜歡對外号稱自己 " 廚房裏沒有一把菜刀 ",側面展示其中央廚房的強大,薩莉亞早年間也不斷通過自建供應鏈等,以減少外部采購來進一步節省成本。
旋轉小火鍋加盟商大毛告訴 Tech 星球,目前旋轉自助小火鍋大都沒有自建供應鏈,都是通過代工廠進行貼牌生産,或者從一些預制菜企業批量進貨。很多品牌背後都是同一家供應商,産品同質化自然嚴重。
在大毛看來,目前旋轉小火鍋主要分爲兩種模式,但各自挑戰和難題都不小。一種是以農小鍋爲代表的自助模式,解決的是 " 吃飽 " 這一需求,其面向的客群覆蓋各個年齡群體,從兒童到中年人,甚至還有老年人。但在低價的定位上,很難從服務和菜品上進行提升,随着入局者增加,很容易打價格戰,陷入低價漩渦。
菜品質量,也是旋轉自助小火鍋最爲受争議的地方。與被低價吸引的火爆客流相對應的是,旋轉自助小火鍋品牌在美團等平台上的評分都比較低,大部分在 4 分左右,用戶的吐槽多數集中在菜品的質量。
一位旋轉自助小火鍋的消費者就表示,所謂的上百道菜系中,夾雜着一堆很少聽過的廉價零食,還有一些不新鮮的青菜與人工合成肉。由于座位密度比較高,在用餐高峰期,空間非常擁擠。
相比之下,另一種是以串士多、圍辣小火鍋爲代表的數簽模式,由顧客自己挑選不同價位的菜品最後結賬,豐儉由人。
小火鍋商家李明向 Tech 星球表示,這類模式主要面向的是年輕女性群體,在一線城市的平均客單價在 40 元~60 元左右。這一價格帶幾乎與呷哺的一人食火鍋重合,因此在門店運營和管理,都需要更加個性化創意。
而且不同于全自助模式,商家會通過對套餐的精妙組合,隐形提升消費的客單價,李明介紹,弊端在于經常會被消費者稱爲小火鍋 " 刺客 ",看似便宜,最後消費金額可能高達上百元。而且,商家想要将門店開在一線城市更加核心的商圈裏,李明表示,在房租等壓力下,目前他的第二家店面的擴張計劃還在擱置。
迎合消費者追求性價比的趨勢,旋轉小火鍋再度翻紅。但在如今餐飲行業集體卷價格的大趨勢下,走進一線城市商圈的旋轉小火鍋,僅靠性價比顯然是不夠的,供應鏈的建設,才是未來長久經營的關鍵。
(備注:文中皆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