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淯心 " 我今年恩格爾系數很高 ",一位 90 後消費者告訴記者,從今年的花銷來看,她的餐飲支出約占總支出的 70%,而往年這一比例在 50% 左右。這一變化的原因是,她幾乎不再做飯,而是選擇了去餐廳堂食或叫外賣。
餐飲是今年複蘇最強勁的行業之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 1-6 月,全國餐飲收入 24329 億元,同比增長 21.4%。作爲消費 " 四大金剛 " 之一,餐飲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 10% 左右,是恢複和擴大消費的重點領域。
餐飲市場另一個現象是,從報複性消費到報複性開店。想開店賺錢的人,比想消費花錢的人還多。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 年 1 月至 5 月,全國新增餐飲企業 123.13 萬家,注銷 23859 家。
西貝集團創始人賈國龍對記者稱,疫情後餐飲業開店發生了很多變化,小吃、小喝、小店、小資、小老闆是常态,意思是說産品是小吃、門店要輕資産、投入要更少,開店的也都是小老闆,沒有太多的資金。
消費者在變化,市場競争環境也在變化,作爲中式正餐的頭部連鎖品牌,西貝也有了變化。在賽道上,近幾年西貝主品牌西貝莜面村探路兒童餐;今年,其子品牌賈國龍中國堡開了 52 家店,探索快餐賽道;在渠道上,今年西貝繼續發力外賣,促進外賣營收上漲,達到了西貝總營收的三分之一。
9 月 19 日,賈國龍公開表示,今年西貝莜面村的營收創下曆史新高,前八個月營收已超過 2019 年同期水平,預估本年度整體營收也會超過 2019 年的 62 億元。同時他也立下了 2024 年的目标:實現 10% 的客流增長。
賽道之變
一位小學生的母親說,今年吃西貝莜面村的次數明顯增多,并不是因爲她想吃,而是孩子喜歡吃西貝莜面村的兒童餐,她有時候想換餐廳,就先在西貝陪孩子吃完兒童餐,然後再去其他餐廳。
兒童餐最早是西貝莜面村的一個痛點,當一家人來吃飯的時候,西貝莜面村給兒童的食物是小米粥配發糕," 小孩沒吃好 " 這種反饋聽多了,西貝才想到重視兒童餐,要專門開發兒童餐産品,經過了幾輪産品更叠後,2022 年 6 月正式發布專業兒童餐。據悉,兒童餐目前的營收約占西貝莜面村總營業額的 10%。
一位餐飲老闆分析,餐飲有碎片化特點,消費者在飲食消費方面有喜新厭舊的特點,餐廳需要不斷更新菜單、研發新品,才能留住客人。而西貝莜面村通過兒童餐引流,促進了正餐的銷售。他認爲兒童餐制作難度不高,但需要人力物力。例如兒童餐的研發、制作都需要和成人區隔開,而不是簡單的把成人的菜去掉辣椒,或者分量變小,因此餐廳要看自己的消費群體畫像來決定做不做兒童餐。
除了主品牌在兒童餐上的探索,賈國龍對中式快餐有着一種外人難以理解的執念,從西貝燕麥工坊到西貝燕麥面,再到麥香村、超級肉夾馍、西貝酸奶屋、弓長張 …… 西貝的子品牌艱難探索,賈國龍說,在探索快餐這件事上,西貝集團已累計投資了十億元。
這離不開他的萬店餐飲夢,賈國龍自稱是一個 " 盲目自信 " 的人,他不認爲這一系列的嘗試是失敗的,反而認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創新過程。
今年,賈國龍再次用自己的名字押注快餐賽道,2023 年 3 月 9 日,賈國龍中國堡首店在北京中關村 e 世界開業,截至 2023 年 9 月 20 日,賈國龍中國堡已經開有 52 家門店,且均是直營門店。
賈國龍稱,這次子品牌的探索和之前的思路不同,特點是 " 手拿走食 " 與 " 高能小店 "。在産品上,賈國龍中國堡是中式漢堡,可以做到一分鍾内出餐。在門店模式上,賈國龍中國堡相比之前的業态門店更小、成本更低。這也是迎合 " 小吃、小喝、小店、小資、小老闆 " 的餐飲業開店趨勢。
截至 9 月 27 日,西貝在全國 24 個省 57 個城市共有 405 家門店,其中西貝莜面村 345 家門店、賈國龍中國堡 52 家、九十九頂氈房 1 家、西貝海鮮 7 家。
渠道之變
進入 2023 年,不少餐飲老闆在外賣上有些糾結。疫情中外賣的營收貢獻比例較高,疫情常态化後是否還要堅持做下去?怎麽平衡外賣和堂食的關系?
一位餐飲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平台扣點等原因,外賣的利潤相比堂食更薄,并且餐廳的廚房空間、人力是有限的,做外賣會影響堂食,但不做外賣又棄之可惜,隻能服務地面流量,無法觸達更遠的消費者。
面對這個問題,賈國龍很堅定地挺外賣。他認爲今年消費分級趨勢明顯,一部分消費者選擇十幾塊錢的外賣,但是也有一部分消費者對外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想抓住這部分消費者。因此可以看到,西貝莜面村的外賣其實并不便宜,客單價在 70 元以上。西貝莜面村今年的外賣營收不斷增長,已占西貝莜面村總營收的三分之一,預估外賣業務今年全年的營收将達 18 億元。
在渠道上,除了發力外賣,賈國龍還堅定了出海的想法。在疫情前,餐飲出海有一波小高潮,當時主要以火鍋、新茶飲等品類爲主,而中餐出海,面臨着很多困境,例如口味适配、标準化的問題。
賈國龍今年去了兩次英國,看到發現當地的美食供給依然比較貧乏,但是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很強,國外的消費者很願意在餐廳吃飯,但是菜品既不豐富也不好吃,因此他覺得中餐出海将面對一片藍海市場。自 2024 年初起,西貝莜面村的團隊将陸續去到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市場考察,他堅定了目标,2025 年必須把店開出來。
出海考驗的是供應鏈。餐飲業是一個受上遊原料質量、供應影響較大的行業,對于餐飲行業的顧客而言,餐飲企業的産品 " 穩定性 " 比 " 美味性 " 更重要。穩定的産品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期待,促成穩定的顧客人群。
參考麥當勞、肯德基等全球餐飲連鎖巨頭,西貝會采用當地的供應鏈以保證穩定性,出海的第一步是設計菜單,西貝将采購當地食材完成菜品設計,而不是把國内食材運輸出去。
在國内,西貝計劃進一步完善供應鏈。西貝擁有華北央廚、華東央廚、華南央廚、泰安央廚、呼和浩特兩大工廠以及武川有機莜面基地、正藍旗奶食基地。西貝在 " 中國莜面之鄉 " 武川及其周邊地區建設了 12 萬畝有機莜麥基地,實現了有機莜面的全國門店供應,随着消費量上漲,西貝計劃擴張武川基地。
餐飲市場會競争越來越激烈,賈國龍判斷,要在市場變化、消費者需求變化時,自身也要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