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n 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人生前 50 年, 她輾轉北京、香港、英國等地讀書、工作, 近年女兒去美國讀書, 她又重新搬回到上海生活。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老洋房
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末, 她買下這套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老洋房。 2022 年開始重新設計改造, " 我要有一個隻屬于我的空間, 這個空間既不是娘家,也不是夫家 , 是在你任何時候想蜷縮回母胎的 環境裏面可以待的那個地方。"
室内以複古的風格爲主
這是 Lynn 買下并改造的第八套房子, 128㎡的老洋房做成了一居室。秋末,一條探訪這位 50+ 姐姐的新家, 也和 Lynn 聊了聊。"20 歲的時候,失戀是天大的事兒;30 歲,要掙更多的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40 歲,想的是怎麽樣更好地去做一個母親;50 歲又重新回歸到自己。這個年齡我可以不 care 很多東西了,給足自己情緒價值,過最簡單的生活。"
我今年 50 多歲了,之前在香港工作,婚後去了北京,1997 年香港回歸的時候,回到了上海,典型的多地生活的一個人。近幾年雙胞胎女兒去美國讀書以後,我一直有一個想法:我要有一個隻屬于我的空間,它是在你任何想蜷縮回母胎環境時可以待的那個地方。
128 平的空間更多地留給公共區域
這棟樓,在上世紀的 30 年代,也是上海的頂級豪宅,既人文又貼地氣,我在 90 年代末把它買下來了。這次改造做了一年都不止,滿足我的需求,在舒服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去實現美。
它一共是 128 平,隻有一間卧室,其它全部留給公共區域。
空間的布置貌似信手拈來,但其實都是生活經驗和審美積累。你的世界觀,你所有的認知,你所經曆的一切其實都在這裏面了。
屋主 Lynn
左:玄關處的玻璃磚;右:1930 年代的老壁爐
一進門的玄關,把主卧打出了一個玻璃磚的牆,那個地方不閉塞了,它有光影。
老壁爐全是原來的,從 1930 年代一直到現在,它本來是一個十字,加了一道梁。
島台是我日常待的最多的地方,我在那裏看書、喝茶、做飯、聽音樂,腳就翹在凳子上,很自在。
室内五金、部分軟裝與畫框相互呼應
門一定要窄、要長,一直到頂,才會顯高,它有空間感。
五金件我全部要做黑的,和室内的畫框、卧室的床架相互呼應。
室内大部分軟裝都是我以前房子裏的,這些老物件記錄了我前半生的經曆。有些是從香港運來的,有些是從北京運來的,它們是有傳承的,以後還會繼續留給我的孩子。
每一件家具都有歲月痕迹
櫃子是從泰國收來的緬甸的柚木櫃,我把櫃面的木闆改成了海棠玻璃,當時它進不了電梯,從窗口吊上來,光吊裝就收了 3500 塊。很多物件它的意義就在于它陪伴你的生命。
餐桌是 50 年代意大利非常經典的設計,地毯是我從伊朗背回來的,藤墊是雲南的哈尼族的手工藝人手編的 ……
綠色燈芯絨沙發成爲空間中的焦點
綠色的沙發是我重新挑選的,這個空間裏如果沒有色彩的沖擊,它就不性感了。特意挑選了燈芯絨材質的,燈芯絨不僅是我們 70 年代的人有童年記憶的面料,還因爲它耐髒、耐磨,我打算以後在這裏養一隻貓。
室内随處可見 Lynn 的收藏
30 歲左右,我開始買畫,它可能未必是那麽值錢,那麽有名,但是它很契合我當下的生活。洗手間牆上的兩幅畫都是我女兒畫的。
上海家裏收藏的瓷器
北京家裏收藏的瓷器
我收藏了非常多的西洋瓷器,它是極具藝術性的,像這個台燈是賽弗爾的,我從北京背到香港,再從香港背回來,這類東西我一般都自己手提的。我還收了一些日本陶藝家安藤雅信的作品,全都是手作的、獨一無二的。
卧室區域
這套房子應該是我改的第八套房子。
買第一套房子的時候,我才二十六歲,90 年代買房子是退稅的,當時我在上海租房子,公司是有房貼的,我老闆就跟我說,你去買一個房子,用房貼來付租金。
當時同事跟我說,你去七寶看看房子,下班以後,我跟他兩個人在淮海路坐 911 雙層車,咣當咣當一直坐到底。我當時穿着高跟鞋,覺得走起來好辛苦,樓盤還在熱火朝天的建築階段,黑燈瞎火的,最後買了一個 loft。
那是我裝修的第一個房子,做了一個 6 米 6 的中國紅的牆,搭配墨綠色的地闆。那個時候宜家剛剛進入上海,去那裏買家具是一件特别時髦的東西,我買了一個白沙發," 點 " 在裏面特别有意思。
左:年輕時候的 Lynn;右:位于北京家的鞋屋
年輕時工作我是到處出差,全國全世界飛,當時的生活狀态就是香港中環單身的時髦女郎。我在北京的家裏有一個屋是鞋屋,曾經是愛馬仕買東西排名在前面的人,根據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每天都要換指甲油的顔色。
工作上我會把自己逼到極緻,我前面八顆牙是做了烤瓷牙的,爲什麽,不是爲了愛美,我曾經連續七天工作沒有離開過辦公室,在完成标書的時候,就一頭栽了下去,這邊的三顆牙全部摔斷了。保安把我送到醫院,我當時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就說等過兩天再來,其實第二天醒來的時候,整個臉全是紫色的,眼睛已經沒有了。
結婚以後就再也沒有買過任何新的房子,都是在那之前,完成了所有我自己改造的房子。有幾套在我出售的時候,open house 我隻開放一天,房子都是在一天内賣完的,而且都是客人加價。
我從裝修第一套房子開始,我家就沒有電視,我是個不看電視的人。閱讀,大量閱讀,閱讀是我的生活方式,我是那種七八本書同時讀的人,這裏那裏讀好幾遍。
我是一個從來不穿花衣服的人,爲什麽?因爲我們家的審美就這樣的,我爸爸媽媽就沒有給我穿過這樣的衣服。我的父母就是那種始終站在我這邊的父母,給了我最大的理解和最大的寬容。
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我就成爲學校第一個穿牛仔褲的人。校長給我媽媽打電話,說影響不好,我媽媽認爲它隻是一條褲子而已。
那個年代的穿衣打扮是沒有那麽多選擇的,涼鞋有兩種,一種是後面一根帶子的,一種是後面全包的。我媽媽給我買了一雙全包的涼鞋,我認爲特别不時髦,有點生氣。晚上睡覺醒來,發現我們家廚房的燈是亮着的,媽媽在火上燒鋸條,她在鞋子上面畫線,自己給我挖出了帶子,第二天我就穿着一根帶子的涼鞋去學校了。
潛移默化,我從小就知道我是可以做自己的。我母親真的是給了我最大的自由,不管是上學,還是想去哪個城市。
我 34 歲結婚,就類似于現在 44 歲結婚。老闆會悄悄地和同事說," 你看她年齡這麽大了,還沒有結婚,老姑婆脾氣,不要跟她一般見識 ",我都知道的。可能我自己就挺鈍的,我不要去走入你們給我界定的軌道。
首先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就要活得好,你走入婚姻才活得好,因爲婚姻絕對不能是雪中送炭,婚姻隻能是錦上添花。
和朋友在樓下的咖啡店聊天
我對婚姻最大的感激就是在婚姻裏我也仍然可以做自己。我和我先生是因爲工作認識的,我們都看到對方在工作上非常強的一面,不需要去再去解釋這些東西,我們是夥伴。
我是 36 歲才做媽媽,跟我生孩子做母親有關系,我是 35 歲以後,才意識到女性友誼是如此滋養我,幫助我,使我一直在不斷地成長。原來女孩子在一起是一件這麽讓人愉悅快樂的事情,好像她們就是無所不在的。我現在一回北京,休息個兩天以後,就會奔往女朋友的家。
到現在的年紀,我在生活中早就把 " 精緻 " 扔得遠遠的了。
我這個年齡我可以不 care 很多東西了,我做很多事情,首先是利己,我愉悅我自己、給自己提供情緒價值;第二利他;還有第三,很有可能這件事還會給我帶來金錢的收入。我從來不避諱談金錢,人的錢是一個福氣。
2022 年到現在,Lynn 把很多的時間投入到救助流浪貓、狗
我會建議有能力買房的女孩考慮在婚前爲自己買一個 " 第二居所 ",它不僅是一個自我加持,更重要的是在那個空間裏你可以隻做自己,不需要取悅任何人,讓自己舒服是最重要的。
回顧我的前半生,20 歲的時候,覺得失戀是天大的事兒;30 歲,要掙更多的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40 歲的時候,想的是怎麽樣更好地去做一個母親,50 歲的時候是人生已至半百,又重新回歸到自己。買菜、買花、約朋友、工作,過最簡單的生活。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一條 "(ID:yitiaotv),自述:Lynn,編輯:秦楚,責編:陳子文,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