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鳳來儀老師打 call
股市對于上市公司和大股東而言,不是什麽融資後回報股民的地方,隻是免費提款機而已。
希望證監會再接再厲,對五種股市之蠹嚴懲不貸,隻有恢複投資人的信心,市場才有繼續融資的可能。
這些害蟲不清除掉,股市是不會好轉的,不管是什麽牛都很難實現。
戰國時,法家大師韓非子寫過一篇《五蠹》,寫的是在耕戰時代,有礙于國家強盛的五種有害的人。
要我說,在如今的資本市場,同樣有 " 五蠹 ",他們的存在,不僅嚴重影響了股市的健康發展,而且極大程度打擊了投資者們的信心。
哪五蠹呢?羅列如下:
假造題材的炒作,然後誘騙股民追高吃套;
不具備上市條件而上市的,上市後就原形畢露;
無端減持的,自己對公司都沒信心,指望股民接盤;
公募主動接高價盤的,讓基民啥也不幹就虧損緻死;
上市就融券跑路的,拿股市當提款機。
可以說,這些害蟲不清除掉,股市是不會好轉的,那些說這個牛那個牛的,都很難實現。
這 " 五蠹 ",在現在的市場裏俯仰可得,我們可以一樣樣來看。
01
假造業績的:早前被證監會立案的泉爲科技公告,收到了廣東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告知書顯示,泉爲科技 2019 年度和 2020 上半年連續财務造假,其中 2019 年虛增業務收入 5.57 億元、營業成本 5.52 億元,分别占當期報告記載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的 21.4%、23.36%;2020 年半年度虛增業務收入 3.44 億元、營業成本 3.4 億元,分别占當期報告記載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的 28.97%、30.33%。
倒是知道營業收入和成本同時虛增,否則多出來的所得稅也不少,隻不過處罰有點輕微,就罰了 200 萬元;時任實控人兼董事長邵鑒棠及李佩歡、黃喜、鍾宏标等高管也均領到了警告,并處以 50 萬至 80 萬元不等的罰款。
并不具備上市條件,上市後業績大幅度縮水,隻要你買就套的:迪阿股份于 2021 年 12 月上市以來,股價一路走低,從最高 177 元跌至今年 7 月 20 日的 39.55 元,跌幅達到了驚人的 78%。
2023 年上半年業績暴跌 90%,淨利虧損達到 4719.84 萬元至 6292.37 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仍然處于虧損狀态。
看下上市以來的周線圖:
就算你是個股神,請問你怎麽能在這支股票上掙錢?
無節操減持的:公告顯示,2019 年 3 月 12 日,于範易及其一緻行動人開始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買入 " 我樂家居 "。
截至 2023 年 9 月 4 日,于範易及其一緻行動人合計持有 " 我樂家居 "2244 萬股,占我樂家居總股本的 7.1124%。
2023 年 9 月 5 日至 2023 年 9 月 6 日,于範易及其一緻行動人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合計減持 " 我樂家居 "2244 萬股,占我樂家居總股本的 7.1124%,出現 " 清倉式 " 違規減持。
中國證監會江蘇監管局對于範易沒收違法所得 25,438.29 元,并處罰款 5 萬元。這個處罰對于違規減持所得 1.5 億來說,有點不痛不癢。
前段減持的就更多了,随便拉幾個重要股東減持超 1 億元的公司:
東陽光:重要股東減持股數量合計爲 5560 萬股,減持金額爲 3.99 億元;
華海清科:重要股東減持股數量合計爲 159 萬股,減持金額爲 3.45 億元;
西部超導:重要股東減持股數量合計爲 389 萬股,減持金額爲 1.87 億元;
金钼股份:重要股東減持股數量合計爲 1512 萬股,減持金額爲 1.78 億元;
昆藥集團:重要股東減持股數量合計爲 672 萬股,減持金額爲 1.54 億元;
航天電器:重要股東減持股數量合計爲 226 萬股,減持金額爲 1.47 億元;
虹軟科技:重要股東減持股數量合計爲 366 萬股,減持金額爲 1.37 億元;
東航物流:重要股東減持股數量合計爲 950 萬股,減持金額爲 1.27 億元;
寶立食品:重要股東減持股數量合計爲 594 萬股,減持金額爲 1.20 億元;
東方材料:重要股東減持股數量合計爲 368 萬股,減持金額爲 1.05 億元。
這還是不完全統計,大股東們對自己持有的公司都沒了信心,誰還有信心呢?誰接盤呢?
放心,有人接盤,這就是公募。
公募主動接盤的:去年,網絡上傳出一段對話疑似質疑滬上公募組團買入上市公司恒帥股份的股票,爲私募接盤。
對話以恒帥股份作爲示例,指出了目前資本市場上的一種商業模式,即:賣方 ( 券商 ) 買私募的産品,私募先買 ( 股票 ) ,然後準備好專家,和公司董秘、IR 甚至董事長溝通好,再寫段子 + 報告進行推。
然後公募開始研究,找到已經爲其準備好的專家,再和公司一交流,得出 " 傳統主業提供安全墊,還搞新能源業務提升估值 " 的結論,一下子 ( 股價 ) 就能翻好幾倍。
公募完成接盤後,私募獲利退出,買公募的基民虧損去吧。
今年以來,不少公募基金清盤,最近更是爆出兩隻有名的公募基金,爲一家基本就是殼公司上市開出高價的新聞。
最後一個蠹,就是剛上市,大股東因爲受到減持限制,立刻向券商融券賣了跑路的:9 月 1 日,金帝股份登陸上交所主闆,開盤後最高漲幅達 175.61%,但随後盤中回落,最終收報 48.27 元 / 股,漲幅 121.73%。
讓投資者不解的是,上市首日,該股票融券淨賣出量爲 458.32 萬股,占流通市值比爲 9.35%,融券餘額爲 2.21 億元,融資餘額爲 0.44 億元。此後,該公司股價一路走低,截至今日收盤,報 40.41/ 股,其間股價大幅下跌。
請問,誰能夠融券賣出保證自己不會因爲股價上漲而虧損?隻能是手上本來就有大筆股票的人。
誰又能保證股價一定不會大漲,隻能是對公司有強烈控制權的人。這樣的人才能保證股價不會漲,融券賣出才不會虧。請問股民,這樣的公司,能玩嗎?
02
其他的 " 蠹蟲 " 還包括什麽增發再融資的等等,不是一家這樣幹,有很多家上市公司,都是這個套路。
也就是說,股市對于上市公司和大股東而言,不是什麽融資後回報股民的地方,而是充當免費提款機的角色。
逼得證監會隻好出大招,8 月底中國證監會表态 " 階段性收緊 IPO 節奏 ",并提出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
随後滬深交易所有近 30 家企業宣布終止 IPO,數量同比增加六成,終止類型包括未通過審核、主動撤回申請、審議過會後違法行爲等。
你看看,隻是稍微查一下,這麽多企業就自己縮回去了,他們到股市是想幹嘛的,一目了然。
希望證監會再接再厲,對以上五種股市之蠹嚴懲不貸,隻有恢複投資人的信心,市場才有繼續融資的可能。
這個世界上,不是沒有徹底喪失融資功能的股票市場。
以上文章内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功夫财經無關。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功夫财經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