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手機廠商的雲服務,可根據預算和需求來綜合評估。
日前有消息顯示,三星手機面向全球市場推出 " 臨時雲備份 " 服務。在官方公布的信息中表明,這項服務隻在用戶需維修手機或更換新機時啓用,空間不限量、數據最長可保留 30 天。
據悉,用戶隻需在支持 OneUI 6.0 的三星手機上登陸三星賬号,選擇這項服務并上傳資料即可,但單個文件的大小不可超過 100GB,并且資料會從上傳完成開始計算時間,最長可達 30 天。此外由于這一服務完全基于無線網絡實現,所以也不需要使用 PC 或其他設備進行輔助。
這一消息傳出後,很快就引發了諸多的關注。有觀點認爲這是難得的 " 薅羊毛 " 機會,可以通過定期更新的方式來免費獲得大容量的雲存儲空間,并可能因此選擇相對較小存儲版本的機型。但目前已有消息表明,三星方面事先已經想到了可能會出現的漏洞,一些國民級應用的數據将無法通過這一服務進行備份。
一直以來,困擾許多用戶的一個問題就是維修或更換新機時的數據備份。如今随着手機影像能力的不斷提升,在照片、視頻分辨率不斷增大的同時,也帶來了文件體積越來越大的問題,因此對于存儲空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諸多超極 App 體型和數據量不斷變大的情況下,用戶進行數據備份所需耗費的時間也越來越多。由此也使得随用随存的雲服務,一旦用戶設置好後就可以幾乎無感的進行使用,與内置存儲并沒有太大的差異,即便是換機或維修也無需在額外進行數據備份工作。
但三星手機提供的 " 臨時雲備份 " 這項服務,事實上還不能完全等同于常規的雲存儲,畢竟其僅僅隻是作爲臨時用途。例如微信、QQ 的聊天記錄就無法備份,同時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三星錢包的相關數據也無法備份。
如今雲服務在主流手機品牌中已經非常普遍,隻是由于近年來手機存儲空間的不斷增大,許多朋友可能并未注意。例如以蘋果 iCloud 爲代表的雲服務,就已經具備存儲微信聊天記錄的能力,甚至在數據完全備份完成後,換機時可以無需舊機參與。同時針對用戶關心的防丢失功能,往往就需要要開啓雲服務,以便對手機進行定位、鎖定,以避免數據洩露。而且手機廠商還借助雲服務實現相對傳統的數據備份功能時,還拓展了更多的功能,比如最新的 iOS 17 上,用戶就可以通過雲服務,來借助網絡在更遠的距離實現 AirDrop。
現階段,主流廠商往往會免費提供 5GB-10GB 的雲端存儲空間,超出部分則需要按月付費訂閱。但除了單純的本機數據存儲功能外,也有諸如 iOS 這樣、在購買了 iCloud+ 服務後,可以将備份内容共享給其他用戶或設備的功能。
由此也産生了一個問題,既然大容量的雲存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地存儲空間的壓力,那麽是不是完全免受本地存儲的大小,借助雲存儲來節約購機預算呢?
以 iPhone 15 Pro Max 爲例,其入門版存儲容量爲 256GB,但 512GB 版本就需要增加 2000 元的預算。與之對應的則是 2TB 的 iCloud+,價格僅爲 68 元 / 月,即使按照 3 年的使用周期來計算,費用也不超過 2500 元。因此有觀點認爲,智能手機的雲服務或将進一步降低硬件配置中存儲空間的這部分成本。
事實上,雲服務與本地存儲并不沖突,兩者是互補、而非競争關系。加大本地存儲容量,好處是可以降低對網絡的依賴,擁有更快的響應速度。因此在此前存儲顆粒成本大跌時,不少廠商都推出了更高存儲組合的機型,甚至包括一些面向中端市場的産品。但這畢竟還是有一定局限性和不可複制性,如今手機行業已經在面對存儲顆粒價格上漲的問題,并且由于上遊産業鏈等方面的因素,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想要購買更高存儲組合版本的機型可能需要準備更多的預算。
而雲服務毫無疑問就是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産物,但這一方案也高度依賴網絡狀态。例如 iPhone 就支持用戶 " 優化存儲空間 ",将完整的照片放在雲端、本地隻保留略縮版本,最多可節省近 80% 的存儲空間占用。可一旦網絡連接狀态不佳,用戶訪問 " 原圖 " 的速度就會變慢,體驗也随之下降。
第三方網盤也是一種選擇
那麽使用價格相對較低的第三方網盤服是否可行呢?雖然諸如百度網盤、微雲等網盤的價格确實更低,但其更應被視爲類型相對單一的網絡存儲服務,用于備份照片等數據雖然沒有問題,但限制也相對較多,更是在便利性上很難與手機廠商提供的雲服務相提并論。
因此在如何選擇手機廠商雲服務和本地存儲空間方面,用戶可以根據預算、用途來綜合評估。對于用戶而言,選擇手機廠商提供的雲服務面臨存儲芯片漲價的趨勢下,又多了一種更具 " 性價比 " 的選擇,可以用更大容量的雲存儲空間來降低對于本地存儲空間的要求,在文件備份和換機方面獲得更多的便利。而對廠商來說,通過這類增值服務來加強用戶粘度顯然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并且這也比爲換機 App 設置的門檻相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