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阿裏巴巴又一輪換帥塵埃落定。
9 月 10 日晚間 10 點,阿裏巴巴合夥人、被稱爲阿裏創業 " 十八羅漢 " 之一的蔡崇信第一次以阿裏巴巴董事會主席身份發出一封全員信。信中稱已在當日按計劃完成集團管理職務交接,由他接任集團董事會主席職務,吳泳銘出任集團 CEO。
這一交接班信息早在今年 6 月就已經提前預告,因此并無意外。唯一出人意料地是,張勇辭别阿裏雲與智能集團管理一号位,由吳泳銘接任。
今年 6 月,時任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張勇向阿裏人發出 " 預告 " 信,宣布要在 9 月 10 日卸任阿裏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職務。但信中也提到,他将專心全職做好阿裏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 CEO 的工作。" 目前雲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工作已經開始啓動,正處于最關鍵時刻,要求必須全身心投入其中。"
張勇如今的選擇被市場解讀爲是要徹底離開,當他的去留在阿裏交接班中塵埃落定,備受矚目的部分,便落在了擔起更多責任的吳泳銘身上。
接任成爲阿裏集團 CEO 後,這個被阿裏人稱爲 " 吳媽 " 的老将,還兼任了核心電商基本盤——淘天集團的董事長,而今再接過 TO B 業務的核心——阿裏雲的管理棒,吳泳銘要如何運籌管理?
此外,更爲嚴峻的問題抛給了阿裏雲。2023 年前夕才迎來新 CEO,正處于完全分拆以及獨立邁步資本市場的關鍵階段,管理者再次更叠,它的未來如何?
問題 1:張勇的未解題
" 有點驚訝,老逍居然就這麽‘退休’了。" 上述接近阿裏管理層人士看到 9 月 10 日晚的全員信後,才感受到張勇去意已決。
時間退回 9 月 8 日,這是張勇在阿裏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 CEO 身份下度過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彼時,他身穿運動服出現在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火炬傳遞的現場,擺出彎弓射箭姿勢,作爲 2 号火炬手,進行着聖火傳遞。
他當天代表的是亞運會的官方合作夥伴——阿裏雲,但那天的張勇笑的看起來很輕松、臉上的酒窩一直在,這與他平素現身商業活動中的狀态不太一樣。
短短兩天後,張勇幾乎卸下了與阿裏有關的所有一線管理角色,隻剩合夥人身份的他,即将轉身進入投資領域。
拼多多創始人黃峥交棒後表示要進入食品科學與生命健康領域加以研究,張一鳴卸任字節跳動 CEO 時表示對生命科學等新興領域滿是探索興趣……與上述科技互聯網大廠一号位 " 隐退 " 或離開後的選擇類似,張勇也選擇押注未來:阿裏集團決定投資 10 億美金支持他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
拂袖逍遙去,論及張勇在阿裏巴巴過去 16 年的付出與貢獻,蔡崇信用 " 成績斐然 " 來概括總結。
受蔡崇信之邀,張勇從盛大加入阿裏,最初是擔任淘寶網 CFO 一職。"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 CFO 做 CEO。" 能讓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爲自己說過的話感到慚愧,正是張勇。
衆所周知,張勇功成于天貓,是他帶隊締造了 " 雙 11" 這一全球最大的購物節,另外,他預判到移動電商的發展,選擇讓阿裏 "All in 無線 " 從而使手機淘寶做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動電商平台;在讓阿裏手握移動互聯網船票後,負責起國際化運營的張勇,還力主菜鳥構建起一張全球物流網絡,推出天貓國際等多個面向全球化的業務。
" 逍遙子是在高速路上換引擎的人。" 這是阿裏内部對張勇的評價。
但與此同時,一位接近阿裏巴巴管理層的人士稱,2019 年張勇與馬雲在萬人體育場搖滾開唱,在他看來,當時的管理交接是讓人有所期待的,但回顧張勇在阿裏董事會主席任期間的表現," 過去的 4 年,沒有什麽特色。"
這與大環境的變化有一定關系。不過,執掌阿裏前後,張勇在一些微創新上有所傾注,比如他主導推動的新零售項目比如盒馬鮮生、新制造項目比如犀牛智造等等,這些都是目前歸屬 "N" 中的多個獨立業務公司。
在阿裏巴巴交接班公開信發出的第二天,9 月 11 日有消息稱 " 盒馬香港 IPO 被擱置 "。對于 IPO 擱置事宜,盒馬方面對經濟觀察網回應稱 " 不予置評 "。不過,盒馬依然在保持極快的增長速度。據悉,盒馬不單全業态在擴張,光盒馬鮮生門店在過去的 3 個月裏就新開了 18 家,官方透露門店總量将在 9 月突破 350 家。
相比之下,犀牛智造外界能夠找到的信息更少。2020 年 9 月,這個被保密孵化、堅持投入了三年的 " 新制造 " 工廠開門營業。彼時作爲 " 服裝行業數字化的探索者 " 的犀牛智造,對外表達着要切入當時 40 萬億人民币規模體量的制造業市場。但投産三年後,上述接近管理層人士透露,這一平台至今仍難盈利。
随着張勇的離場,那些曾被張勇賦予厚望的創新業務接下來的走向成爲新的問題。
問題 2:吳泳銘的新任務
在正式接任阿裏集團 CEO 的第三天,9 月 12 日上午,吳泳銘以署名全員信的形式,與阿裏人進行了第一次溝通。
" 時代在變,阿裏必須變!時代在進步,阿裏更必須進步!" 吳泳銘用兩個 " 必須 " 反映出阿裏當下自我變革的關鍵所在。
作爲阿裏的第一代程序員、創業團隊的 " 十八羅漢 " 之一,吳泳銘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阿裏的技術基因。" 今天,傳統互聯網模式嚴重同質化,已走向存量競争,AI 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技術,正成爲全球商業發展的新動能。" 履新後的吳泳銘,爲阿裏巴巴确立了兩大戰略重心:用戶爲先、AI 驅動。
基于上述兩大戰略重心,阿裏巴巴未來戰略性投入的三大重點業務也進一步明确: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台業務,AI 驅動的科技業務以及全球化的商業網絡。
" 在過去消費、科技、全球化的戰略基礎上,吳媽進行了延伸。" 一位阿裏巴巴内部人士從這一封全員信中,看到了這位集團新 CEO" 新官上任要燒的三把火 ",同時也意味着,阿裏巴巴集團戰略正式從 " 張勇時代 " 邁向了 " 吳泳銘時代 "。
一位老阿裏人如此評價熟識的吳泳銘," 他非常低調,卻勇于創新,不固步自封。" 很多人都知道張勇的戰功中,必須有帶隊淘寶 "All in 無線 " 一事,而吳泳銘正是背後項目執行的那位技術大牛。
" 敢于冒險、敢賭。" 上述老阿裏人透露,阿裏體系之内,吳泳銘曾帶隊創業,搭建起了阿裏電商的營銷平台阿裏媽媽,還曾主導參與了對高德的投資并購案;在阿裏體系之外,他以創始合夥人身份創立元璟資本後,先後在硬科技、新造車、數字醫療以及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押注新型企業,展開投資。
盡管投資人的目的是要賺錢,但一位被元璟資本投注的企業管理者告訴記者,吳泳銘有一隻專業的投後團隊,但他依然會親自出面與被投企業交流," 花很多精力做投後。"
一位創業多年的阿裏前員工,曾在阿裏内部時接觸過吳泳銘。如今看到這位老阿裏成爲阿裏巴巴的新 CEO," 技術出身的人做 CEO,必然有他商業能力很強的特點。"
這位前員工創始參與創立的科技公司,從被吳泳銘投注至今,已經成爲一家上市公司,令她深有感觸的是,吳泳銘身上有一個 " 最稀缺 " 的特質—— " 對待創新的使命感,盡量推動創新爲行業帶來不一樣的東西。"
問題 3:阿裏雲的未來
吳泳銘在公開信中重點提到了 AI,與他接管阿裏雲與智能集團一号位有着緊密的關聯。
吳泳銘上任阿裏雲 1 号位第二天,9 月 13 日 , 阿裏雲宣布通義千問大模型已首批通過備案 , 并正式向公衆開放。
上述熟識吳泳銘的老阿裏人認爲,得益于雲的算力支持以及通義千問大模型的技術底層支持,不僅阿裏雲會押注 AI 技術領域,這也将驅動阿裏集團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一位在阿裏雲工作長達 10 年的老員工,見證了三任 CEO 的交棒,從胡曉明到張建鋒,再到張勇 " 臨危受命 ",在他看來,胡曉明帶領阿裏雲邁入了商業化的正軌,之後雲這一事業群在張建鋒領隊下,不僅實現着規模擴張,國内、國際的營收都持續增長,阿裏雲也在這一管理者任期内實現了正向盈利。
當業務接連出現風險問題,特别是發生香港大規模宕機事故後,張勇仿佛一個 " 救火隊長 ",接替張建鋒管理起了阿裏雲,當時上述阿裏雲老員工就聽聞 " 這不過是一個過渡之舉。"
張勇兼任阿裏雲智能 CEO 期間,他還負責統籌釘釘,令人同樣意外的是,三年前在 " 雲釘一體 " 戰略下,釘釘并入阿裏雲成爲其中一個事業群。在阿裏雲啓動完全拆分獨立的動作後,張勇任期内,釘釘與阿裏雲解體,成爲 "N" 中的一員,獨立發展并不排除未來獨立融資、上市的可能。
上述阿裏老員工認爲,一個長期需要輸血的業務拆分出去,無疑是在爲阿裏雲上市鋪路。對于當下的阿裏雲而言,增長的命題下,它正急于奔向一個新目标:上市。
8 月份的财報電話會上,張勇最後以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身份解讀時,說到了阿裏雲的分拆和上市,彼時他還表達到," 我将在一片新天地裏與大家交流。"
話音落下不過十幾天,張勇選擇離開,他沒能帶領着阿裏雲沖刺資本市場,這件事落在了新任 CEO 吳泳銘身上。
9 月 11 日上午,阿裏巴巴集團發布公告表示,将繼續執行阿裏雲智能分拆計劃,并将另行爲其委任管理團隊。
吳泳銘的管理一号位确定後,新的管理團隊将發生怎樣的變化,不得而知。但這一信息讓上述阿裏雲老員工預感,未來一段時間,公司内部仍面臨不小的波動,期間需要這位深厚技術背景的 " 阿裏一号技術人 ",在内部樹立起威信,同時,他也期待吳泳銘在商業、創新、投資等多個領域摸索出的經驗,能在阿裏雲的未來管理中得以運用發揮。
正處于獨立進程中的阿裏雲,仿佛重新走上一條創業路,吳泳銘在全員信中他如是寫到," 不沉溺過去,不墨守陳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