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民用車的發展主流是多屏化和大屏化。車内屏幕越來越多,在視覺效果上無疑會烘托出較強的科技感,但液晶屏幕并不是什麽新生事物,或多或少知道屏幕看久了會對眼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那麽車載屏幕會不會呢?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頻閃。
一、頻閃與車載屏幕的關系
之前我們介紹過有關車載屏幕的類型(質用車:車載中控屏都一樣 ? 記得還要看參數 !),可能對這方面有了解的人會問,不是說 LCD 屏幕沒有頻閃嗎?其實 LCD 屏幕的背光也會産生頻閃。而 OLED 屏幕雖然與 LCD 結構不同,但與頻閃的關系更爲密切。
首先來說說 LCD 屏幕,其通常是通過背光源照亮液晶屏幕來顯示圖像,在傳統的 CCFL(冷陰極熒光燈)背光源下,由于其發光方式是電弧放電,會有一定的頻率,這就導緻了背光源本身具有一定的頻閃性質。
不過随着技術的發展,目前越來越多的 LCD 屏幕采用了直下式 LED 背光(Direct LED)或者側光 LED 背光(Edge-lit LED)來替代傳統的 CCFL 背光源。LED 背光源具有連續均勻發光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頻閃現象。而 OLED 雖然是像素點自發光,但也同樣面臨着頻閃的問題,其實像普通顯示器或者早期車載屏幕,其實 OLED 頻閃現象并不嚴重,主要是因爲亮度基本是恒定的,不需要頻繁調節,而當光感系統越來越多出現在新車上時,屏幕開始根據周圍環境亮度進行調節,此時頻閃現象便逐漸加重。
頻閃問題其實主要出現在低亮度情況下,目前調節屏幕亮度的手段主要有兩種,分别爲 DC 調光和 PWM 調光。前者是調整發光面闆功率,其實這種調光方式對于頻閃的緩解效果最好,尤其是與 LCD 屏幕搭配,但缺點也很明顯,LCD 屏幕的整體色彩和幀率表現與 OLED 相差較大;而 DC 調光用在 OLED 屏幕上,低亮度下則會出現嚴重的色彩失真,所以這兩項技術目前逐漸被淡出大衆視野。
現階段最常見的是 OLED 屏幕 +PWM 調光,PWM 是通過有規律的點亮、熄滅屏幕,并調節其持續時間來實現亮度的變化;由于亮、滅的交替速度快,人眼有視覺殘留很難察覺到這個過程,會認爲屏幕一直在亮。在這種調光方式下,頻閃的頻率越高,屏幕亮度越高,反之亮度越暗,頻率越低,而低亮度下,頻閃現象更容易出現。
所以在日常駕駛時,白天還好,但到了晚上或光線不好的情況時,車載屏幕有的會通過光感,有的則會跟随燈光開啓後自動降低亮度。此時如果屏幕的頻閃控制不佳,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尤其是現在車内全液晶儀表、多媒體中控屏、副駕駛娛樂屏以及後排娛樂屏等等配備多個屏幕,傷及的可能不隻是駕駛者。
二、屏幕頻閃的标準
IEEE 和國際照明标準對頻閃的免考核值爲 3125Hz,而 SVM 燈具的免考核值爲 2000Hz,低于這些免考核标準的屏幕并非直接對眼睛有害,而是需要通過測試結果來評判。但對于消費者來說,最尴尬的是大部分車型是不會告訴你車載屏幕相關的頻閃數值。
而且現階段越來越多的新車開始使用 OLED 材質屏幕,分辨率上升至 2K、4K 甚至 9K,所以更需要注意頻閃的情況。從這些标準值來看,基本都屬于高頻調光範圍,那麽怎麽知道我自己這款車的屏幕,或者心儀的車所搭載的屏幕,是高頻調光還是低頻調光呢?
三、如何測試車載屏幕的頻閃?
目前沒有可以簡單操作就獲得屏幕頻閃數值的辦法,但是可以用 " 縫補 " 的方式粗略估算,比如用一個已知頻閃值的手機,與車機屏幕放在一起,然後用另一台手機拍攝兩個屏幕,并将快門速度調低,對比兩個屏幕中出現的線條粗細以及閃動速度,就可以基本看出誰的頻閃更快一些,然後對車機屏幕進行推測。
如果不想這麽麻煩,隻想簡單的測一下,那麽可以把車載屏幕的亮度調至最暗,最好在夜間測試。然後打開手機或者影像設備,将快門速度調至 1/800 秒,這樣就能看到屏幕中有黑色線條由上至下滾動,黑色線條越細,滾動越快,說明頻閃越快,也就意味着表現更出色。
如果沒有設備可以手動調節快門,那麽拿一個用來降溫的手持小電扇也能測試。同樣将屏幕亮度調至最低,然後選擇白色或淺色界面,将小風扇放在屏幕前方,觀察扇葉旋轉的情況,扇葉看的越清楚,說明頻閃越低。
四、頻閃控制不當,會對人産生哪些危害?
頻閃與偏頭痛、頭痛、自閉症、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等多種神經科疾病有着密切的關系。研究表明,3-70Hz 的低頻閃爍光源對于一些人可能引發光敏性癫痫;對于 100Hz 閃爍頻率被認定可導緻頭痛、偏頭痛;對于 120Hz 頻率的閃爍光源可能會影響人的情緒,出現厭煩、焦慮等。
一般來說,目前車載屏幕的頻閃範圍會比上述這些數值要高,所以大概率不會出現那麽嚴重的危害。但每個人的個體因素也不同,有些人會對頻閃非常敏感,所以也不能完全忽視屏幕低頻頻閃所帶來的危害。而且長時間看低頻頻閃的屏幕,對視力也可能會造成影響。
五、如何降低頻閃對眼睛的傷害?
在光線充足的白天,爲了讓車内乘員更容易看清屏幕中的内容,屏幕亮度會自動升高,屏幕頻閃也會随之加快,此時往往對眼睛的傷害非常低。而暗光環境下,才是頻閃對眼睛傷害最大的時候。所以想要晚間減少屏幕頻閃對眼睛的傷害,适當調高屏幕亮度是一種辦法。不過亮度并非越高越好,還需要根據實際路面的照明情況來決定。如果是高速公路或者山路等外部照明條件不好的地方,強行提升屏幕的亮度,那麽刺眼的光污染會對駕駛安全産生威脅。
此外,目前也有很多車型的車機系統可以單獨關閉多媒體中控屏,也就是 " 息屏 " 功能,能夠徹底解決掉頻閃的煩惱。但像全液晶儀表肯定是無法 " 息屏 " 關閉,那麽建議選擇深色的主題模式,盡可能增加黑色顯示面積,也能夠減緩低頻頻閃的危害。
總結:
對于車載屏幕越來越多,越做越大的現狀,希望消費者不要盲目選擇,還要真正了解其内在的硬指标。當然,如頻閃這樣的參數,很多消費者都不知道它與健康有直接關系,而且即便知道,也很難對心儀的車型進行嚴謹系統地測試。所以這裏也希望衆多車企能夠公開車機屏幕的相關參數,畢竟大部分品牌都在努力将汽車打造成生活的第二空間,而這個所謂的第二空間與車載屏幕息息相關,我想它應該給予用戶更多舒适與輕松,而不是頭暈眼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