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9 月 27 日電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 27 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貨币政策委員會 2023 年第三季度 ( 總第 102 次 ) 例會于 9 月 25 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分析了國内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爲,今年以來宏觀政策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健的貨币政策精準有力,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綜合運用利率、準備金等政策工具,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爲經濟回升向好創造适宜的貨币金融環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成效顯著,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有效發揮,貨币政策傳導效率增強,社會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外彙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經常賬戶順差穩定,外彙儲備充足,人民币彙率雙向浮動、預期趨穩,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功能。
會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際經濟貿易投資放緩,通脹仍處高位,發達國家利率将持續保持高位。國内經濟持續恢複、回升向好、動力增強,但仍面臨需求不足等挑戰。
要持續用力、乘勢而上,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币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着力擴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經濟良性循環,爲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
加大已出台貨币政策實施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節奏平穩,保持貨币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增強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促進物價低位回升,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落實好調增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實施好存續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繼續加大對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支持銀行補充資本,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央行政策利率引導作用,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能,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深化彙率市場化改革,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 " 風險中性 " 理念,綜合施策、校正背離、穩定預期,堅決對單邊、順周期行爲予以糾偏,堅決防範彙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币彙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落實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以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爲目标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優化大宗消費品和社會服務領域消費金融服務,繼續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和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差别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實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态調整機制,調降首付比和二套房貸利率下限,推動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落地見效,加大對 " 平急兩用 "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建立房地産業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落實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推動平台企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切實推進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
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 " 兩個毫不動搖 ",打好宏觀政策、擴大需求、改革創新和防範化解風險組合拳,把實施擴大内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部門間政策協調,充分發揮貨币信貸政策效能,兼顧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内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隐患持續化解,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中新經緯 APP )
作者:萬可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