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在經濟下滑、就業困難的影響下,延遲退休要延遲了。但是,在去年幾次重要大會上,都強調要啟動延遲退休。所以,延遲退休在 2023 年發出 " 首班車 ",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一】三類人哭暈在 " 首班車 " 前。
(1)1963 年出生的男性。本來在 2023 年退休,未來就要到 2024 年退休,隻影響 1 年。那麼,1968 年出生的男性,經過五年的過渡期,本來他到 2028 年就可以退休,未來要延遲到 2033 年 65 歲退休,影響了整整 5 年。
(2)1968 年出生的女性幹部。本來在 2023 年達到 55 歲就可以退休了,那麼,未來要遲到到 2024 年 56 歲退休。那麼,1972 年出生的女性幹部,本來要到 2027 年退休,未來延遲到 2032 年 60 歲退休,影響期是 5 年。
(3)1978 年出生的女性特殊工種人員。本來可以到 2023 年 45 歲時退休了,未來可能要延遲到 2033 年退休(延遲到女性 55 歲退休),甚至是 2038 年退休(女性統一到 60 歲)。
【二】四大理由反對延遲退休。
第一個難點:男性和女性退休年齡如何統一?女性的平均壽命長于男性,但退休時間有 4 種,分别是特殊工種 45 歲、工人 50 歲、幹部 55 歲、公務副處級和央企副局級 60 歲。所以,女性是不是應該早一點延遲退休?
第二個難點:延遲退休一次延遲多長時間?人社部一直宣傳延遲退休是漸進式的,一年延遲 3 個月或 6 個月。但是退休潮在 2023 年來臨,養老金庫存危險,延遲退休會加快進度,可能一年就延遲一年或幹脆一步到位延遲 5 年。
第三個難點:延遲退休後如何再就業?男性 60 歲、女性 55 歲之後,本來回家頤養天年,現在讓他們繼續工作,還能适應原崗位的工作強度嗎?再說了,有一些高空作業等工種,老年人容易出事故。年輕人都找不到工作,65 歲的老人到哪裡能找到适合他們的工作呢?
第四個難點: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造成沖擊。2023 年嬰兒潮演變成退休潮,本來可以騰出 2000 多萬個崗位。2023 年畢業 1000 萬大學生和 1000 萬職高生,正好可以消化 2000 萬年輕人的就業。延遲退休造成 2000 萬年輕人無處就業。
【三】延遲退休的 " 雙标 " 式不公平。
目前,全國職場人大約有 7 億人,體制内有 1 億人,體制外有 6 億人。
體制内:包括 800 萬公務員、3000 萬事業編、4000 萬國企人員、1000 萬央企人員、1000 萬類編制人員,共計 1 億人。他們端的是鐵飯碗、銀飯碗、金飯碗,當然喜歡延遲退休了。
體制外:主要包括外企、民企、私企、個體戶、靈活就業、自由職業等人員。除了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他們拿的是高薪,當然願意延遲退休,其他占 90% 以上的普通打工人,是不願意延遲退休的。
PS:您贊同嗎?多多轉發,呼籲政策更加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