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3 月 9 日消息,北京市教委 3 月 6 日印發《北京市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 年)》的通知。

IT 之家注意到,相應《工作方案》要求北京市中小學自今年秋季學期起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每學年不少于 8 課時,覆蓋小學至高中全學段。
據悉,相應學校可以将人工智能課程獨立設置,也可以與信息科技(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科學、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等課程融合開展。其中小學階段以體驗式課程爲主,重在啓蒙學生人工智能思維;初中階段以認知類課程爲主,重在引導學生利用人工智能賦能自身學習和生活;高中階段以綜合性和實踐性課程爲主,重在強化學生的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

目前,國内已有多地将人工智能納入課程計劃,例如廣州市教育局便在 2023 年秋季率先将人工智能作爲廣州地方課程納入課程計劃之中,在綜合實踐活動、信息科技、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中統籌安排課時。而浙江也宣布人工智能成爲當地中小學基礎性課程和必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