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工信部的網站上又劇透了一批馬上要發布的新車。
裏頭享界 S9 、寶寶巴士的極氪 Mix ,還有用上了新電池的小米 SU7 ,都是很有看頭的新車。
但在一堆新勢力裏頭,我最感興趣的卻是這玩意。
大衆的新車,ID.UNYX 與衆。
單說設計、參數和配置,這台車其實沒啥太大的亮點。因爲它其實是西雅特 Cupra Tavascan 的換殼, which is 大衆 ID.5 的換殼,也就是轎跑版本的 ID.4 。
所以,它就是個 ID.4 。
雖說車子本身沒啥意思,但它背後( 物理 )可是有着不得了的大事。
大家注意看,這台車屁股上的廠牌名,不是咱們常見的上汽大衆和一汽大衆,而是大衆汽車。
意思就,它是大衆自己在國内造的。
這就有點意思了。
因爲大家都知道,我們身邊國外品牌的車型,無非就兩種。一種是南北大衆、南北豐田這些合資車;另一種是賣得賊貴的純進口車,而且已經二三十年沒變過了。
爲啥突然間,大衆就能自己在國内造車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得先來看看這個中文的大衆汽車是個啥。
大夥可能不知道,除了一汽和上汽大衆, 2017 年的時候,大衆還和江淮成立過第三家合資公司:江淮大衆。股權分配也是很常規的,各自 50% 。
成立的第二年,他們就推出了新品牌思皓和第一台車 EX20 。
看面相,這玩意主攻的明顯是網約車的 ToB 市場。隻可惜,因爲價格太高、質量太差等原因,
丫沒攻進去。。。
2020 年,因爲一個巨大的政策變化,大衆用 10 億歐元收購了江淮 50% 的股份,順便還把自己在江淮大衆裏頭的持股比例增加到了 75 % ,對公司有了絕對的控制權。
順便,還把江淮大衆的名字改成了大衆汽車( 安徽 )有限公司。
原先江淮大衆的工廠,也被用來生産了西雅特 Cupra Tavascan 出口歐洲,最後就搞出了開頭那個 ID.UNYX 。
而這個巨大的政策變化,其實就是合資模式的放開。
這個合資模式,基本就是和咱們的汽車工業一起長大的。
1978 年改革開放以後咱們發現,雖說已經發展了 20 多年,但當時國内的汽車工業體系,跟日本、歐美相比還是有肉眼可見的差距。
與此同時,大部分家庭都還沒有買車,對車企來說也都是白花花的商機。
所以,一邊是咱們需要從先進體系裏取經,另一邊是海外車企想要進軍國内市場,肯定直接就是一個億拍即合。
1983 和 1984 年,北京吉普和上海大衆先後成立。讓當時還隻有 -10 歲的差評君,第一次見到了吉普 213 和桑塔納在大街上飛奔。
場面相當震撼。
之後幾年,咱們非常熟悉的一汽大衆、神龍汽車、五十鈴等合資品牌開始紮堆出現,整出的車子,什麽捷達、富康也是一個比一個經典。
向上滑動
到了 1994 年,眼看合資模式效果還不錯,咱們就把它變成了白紙黑字的規定,并一路沿用到了 2018 年。
生産汽車 ... 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 50% ,合資公司不得超過兩家。——《汽車工業産業政策》( 1994 )
而我們前頭說的合資模式放開,其實就發生在 2018 年。
當時的發改委和商務部,一起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别管理措施(負面清單 )( 2018 年版 ) 》。
裏頭表示,實行了二十多年的合資模式會分成幾個階段,慢慢取消:
2018 年後,生産特種車輛和新能源車的企業能不受股權限制;2020 年後,做公交、大巴這種商用車可以不受限制;2022 年開始,所有乘用車限制解除,誰想來造都可以!
直接就是一波版本的大更新。
車企們的動作也很快,除了牽頭提到的大衆以外,很多能叫得上名字的車企也忙着搞起了去合資化的操作。
完全獨資的特斯拉就不說了,華晨寶馬在 2022 年就變成了寶馬持股 75% ;2021 年成立的奧迪一汽新能源合資公司,裏頭大衆和奧迪也持股了 60% ,對公司有控制權。
北京奔馳雖然還沒有正式的動作,但一直有消息表示奔馳想在裏頭增持。
直接就是一波順版本而行。
要說爲啥實行了二十多年的合資政策現在突然就放開了,我想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爲它的主要任務已經完成了。
繼續用下去,估計也是弊大于利。
大夥仔細想,合資模式有用的前提是國内的汽車工業剛起步,市場裏也沒啥競争者的情況。
咱們學技術,人家分蛋糕,兩頭都不耽誤。
到了現在,情況早已完全不同。國内的汽車工業體系已經成熟到隻要錢夠多,恒大都能攢出車的程度。競争,也已經慘烈到車企天天倒閉的地步。
而從理想 Mega 的身上就能看出來,不管一個牌子以前混的咋樣,現在隻要一個産品決策做的不到位,可能直接就會順風變逆風。
啥意思,生存的容錯率賊低呗。
但合資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合資雙方的話語權一樣,導緻決策速度非常慢。
畢竟持有的股權多少基本就等同于話語權的大小。五五開的股權占比,意見統一的時候還好,意見不一樣的時候,聽誰的就是個問題了。
差評君認識的一個在各種車企裏呆過的工程師朋友是這麽跟我說的:
大的戰略規劃,往往是中外博弈的結果。如果雙方的利益不一緻,沒有一方可以拍闆,最終就是相互扯皮,決策效率變低,導緻錯過很多機會。
這一點從産品上看就相當明顯。
合資品牌現在的主銷車型,比如大衆的 ID ,寶馬的 i3 和豐田的驗證碼,基本都是幾年前發布的老車型。
在國内新能源車型要麽減配降價,要麽增配換代了好幾輪的時候,它們的産品卻幾乎沒有變化。
曾經還有傳言,說某品牌爲了往車機裏加個小小的功能,愣是層層彙報,反複糾結了好幾年。
這誰頂得住?最多隻能靠降價促銷,象征性的反擊一下。
效果說實話,也真就一般。2.0 排量的馬自達 3 價格都幹到 10 萬塊錢以下了,也不見有多少人買單。
銷量不行,盈利肯定更是捉急。所以這兩年時不時就是這個合資品牌裁員啦,那個合資品牌停工啦,有些甚至都要退出國内市場了。
就感覺。。。也沒啥合下去的必要了,幹脆就把政策取消了。
不過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從每家車企對放開合資要求的态度上,其實能大概看出各家對未來的規劃是啥樣的。
按我的理解,直接果斷放棄合資,自己單幹的,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外企,很可能說明之前的隊友有點拖後腿了。
甭管往後會不會整出一些不那麽保守的新花樣,至少說明了這個牌子對未來是有想法的。
比如:______ 和 _______。
大可以期待一下它們之後的新産品。
還在留戀合資模式的,說明其中的一方或者倆人,是需要依仗隊友的優勢——比如品牌認知、技術和地方政府對合資車企的補貼,才能繼續生存下去的。
比如:_____、______ 和 _______。
依我看啊,大概率是走不長久的。
大夥兒細品一下可以填誰。
當然,作爲把合資品牌打到退遊的 " 罪魁禍首 " ,合資政策的放開對于國内的衆多新勢力們來說,我覺得其實是繼 " 如何活下去 " 以後的又一次大挑戰。
畢竟車圈淘汰賽本身就已經足夠殘酷了,本來以爲已經退賽的外企們,馬上又要重振旗鼓,用更激進的策略殺回來了。
回到開頭的大衆 ID.UNYX ,你就說單看外觀,這車哪有大衆以前保守的樣子,相當的帥氣和年輕好吧。
要是再和 ID.3 一樣,整個香到不行的售價,甚至說直接引進更激進的 Cupra Tavascan ,可能還真能從新勢力的手裏搶走一批,甚至一大批客戶。
而且不出意外的話,未來這樣的車型隻會越來越多。
之前都說海外車企們在國内船大難掉頭,現在人家掉過來了,新勢力們,準備好接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