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的爆款邏輯,一定要具備一種穿越時間、穿越階層的潛力。」
智米科技創始人 CEO、iCAR 汽車首席産品官蘇峻,道出了制造爆款的奧妙。
作爲他本人的首份汽車作品—— iCAR V23,新車預售當天訂單突破 31000 單,完好驗證了其爆款邏輯。
「年輕人的首款電動大 G」,這就是 iCAR V23 得以成爲爆款的核心要義所在。
這款作品,大概也将改寫 10 萬級别市場的曆史。

在 iCAR V23 之前,iCAR 已經推出了 iCAR 03 這一方盒子 SUV。
但實際上,這兩款車型分别出自于不同團隊。
好的是,他們都有着相近的追求。
彼時官方指出," 設計 iCAR 03 的初衷,就是希望方盒子不再是百萬級電動越野 SUV 的專屬,讓年輕人也能夠觸手可及。"
如此理念,跟蘇峻的想法可謂不謀而合,也促成了智米和奇瑞的合作。

作爲小米生态鏈企業的一員,帶着 iCAR V23 而來的智米,一度被外界以爲是得到雷軍支持的 " 紅米汽車 "。
而事實證明,這兩者之間毫無關系,蘇峻原本的目标就是獨立造車。
隻是随着造車資質的收緊,小米已然成爲了" 最後一個新勢力 "。
蘇峻的造車夢,隻好在别的車企身上去實現。
「我們跟很多企業有過溝通,要麽不能解決問題、要麽雙方能力不互補。」
「後來找到了尹同躍,尹總很認同我們這套邏輯,他以前也找過我們、跟小米聊過,還做過培訓。」
「奇瑞無論在研發能力還是終端銷量上,都是非常優秀的車企,在智能生态的時代,他們需要一個能放大自身能力的存在。」
「我們這支創業團隊的能力和方法論,正是奇瑞所欣賞的。」
「我們從去年 6 月決定合作、9 月開始融合,這種融合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但我認爲,我們的優勢點就在于頂層的支持和方向的明确。」
蘇峻,道出了跟奇瑞 iCAR 團隊合并的理由。
于是,V23 得到了産品落地的機會,iCAR 也有了如虎添翼的助力。

最初抱着汽車創業決心的蘇峻,清楚第一款作品的重要性所在。
因此,品類選擇尤其關鍵。
蘇峻指出,「小的創業團隊,一定先從邊緣進來、再從邊緣到主流,但核心是這個邊緣要具備到主流的潛力。」
「所以我做了一台方盒子,我覺得這個是有差異化的,但又能夠被很多用戶接受的品類。」
于是,蘇峻就開始買 Bronco、大 G、吉姆尼、212 來研究怎麽造車。
也因爲這樣,在 iCAR V23 身上,你都可以找到許多經典的設計元素。
圓形大燈、前凸保險杠、外凸輪眉、尾部小書包,還有着方盒子車身,iCAR V23 呈現出了一款足夠标準的越野 SUV 模樣。
此外,均超 40 度的接近角和離去角,還有 212mm 最小離地間隙,這也爲 iCAR V23 注入了更多實質性的越野賣點。
顯然,iCAR V23 是輛 " 有料 " 的樣子貨。

蘇峻坦承,自己不是重度的越野愛好者。
「我就看中 Bronco 的拉風造型,很多年輕人都沒有這種重度越野性能的需求。」
「他們跟我差不多,都是要這種造型夠酷的車,同時還要兼顧舒适性、空間等日常化的元素。」
可以看出,在蘇峻的造車理念當中,設計美學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他認爲,目前年輕人在市面上能選擇的主流純電車型,都不能給他們帶來相應的情緒價值。
iCAR V23 的到來,就是要改變這樣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蘇峻透露他和雷軍一起總結得出的産品要義——極緻精簡、單品大量、超高性價比。
「但用好這套方法論有個前提,需要先做到洞察核心用戶的主要需求——品味。」
事實上,如果把 iCAR V23 和小米 SU7 放在一起來看,你會發現這兩者的确按照着同樣的方法論而生。
「選擇經得住時間考驗的設計」,這也是雷軍親口承認的做法。
如此考量,在 iCAR V23 身上也是體現得淋漓盡緻。
顯然,在蘇峻的造車基因裏,埋下了深刻的小米屬性。
隻是從 11-15 萬元的預售區間來看,從 V23 到整個 iCAR,它們沒有想着要正面對壘小米。
" 紅米汽車 ",大概能正好诠釋出 iCAR 的定位所在。

此前,入門級市場不是沒有過同樣的越野風格 SUV。
從坦克 300 到哈弗大狗,長城可以說是最先嘗到了該品類車型的紅利。
緊接着,寶駿的悅也家族也試圖複制同樣打法,從小号的悅也,到稍大一号的悅也 Plus,寶駿都想把該類風格完全吃透。
此外,寶駿這樣的出牌,還比長城搶先了一步,本該順勢而上的哈弗卻遲遲沒有相應動作。
可惜的是,悅也家族在品質感和功能配置的塑造上,始終受制于 10 萬價位的成本限制。
這樣一來,在入門級純電方盒子 SUV 賽道上,一直還沒有出現爆款産品。
直到當下 iCAR V23 的到來,大家才終于看到了轉機。

定位緊湊型 SUV 的 iCAR V23,實際體量要比大家想象的大得多。
蘇峻指出,它的車高、車寬、車輪都要大于 Jeep 牧馬人。
如此設計,都是爲了讓 iCAR V23 滿足到更多用戶的實用性需求。
在 4220x1915x1845mm 的三圍尺寸下,采用四輪四角設計的 iCAR V23 提供了 2735mm 長軸距。
而在方盒子車身加持下,新車的頭部空間也不成問題。
看起來像玩具的 iCAR V23,絲毫沒有在用戶關心的乘坐空間上有所松懈。
隻是沒有後排中間頭枕的做法,多少也爲 iCAR V23 的實用性打了些折扣。

作爲一款 10 萬級定位的入門車型,iCAR V23 很懂得怎樣去烘托出足夠高的氣質。
力推高亮銀色車身的配色方案,就是其精明之處。
這也讓人想起了,之前坦克 300 曾出過的賽博限量版車型。
相比當時賽博坦克 300 的 30.8 萬元售價,現時 iCAR V23 隻賣前者三分之一的價格。
iCAR 體内的小米基因,再一次彰顯了出來。

在被問到怎樣把成本做低的時候,蘇峻指出是采用極緻的集成化方法。
盡量減少部件和工藝,這也是智米做空氣淨化器時的心得。
不過,iCAR V23 沒有把内飾做得像特斯拉那樣的毛坯房風格,前者還是保留了不少常用按鍵,由此也減少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通過所有這些取舍,你會發現這車挺好看、挺好開、空間很好,而且很精緻。」
「再問價格,用戶很容易接受,那它的轉化就會很 OK。」
蘇峻,道出了 iCAR V23 的賣點所在。

依照小米生态鏈的海量打法,iCAR 自然也對 V23 抱以了極大期望。
蘇峻直言,「我們希望是單品爆款邏輯,目标月銷上萬台。」
「如果算上國内、國際,再加上動力形式的區别,我認爲能到月銷幾萬台這個量級。」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 iCAR V23 隻公布了兩個純電版本的參數,動力分爲單電機 100kW 和雙電機 155kW 兩種,續航則對應爲 401km 和 501km。
至于後續可能推出的單電機長續航版,大概将肩負起 iCAR V23 純電版的走量重任。
此外,新車沒有因爲入門定位而在電池品牌選材上降本,iCAR V23 和 iCAR 03 一樣堅定選擇了甯德時代電池。
用上頂級供應商,但隻賣感動人心的價格,iCAR 堅決踐行了小米的方法論。

更重要的是,據悉新車還将進一步提供增程版本。
iCAR V23,真可能要兌現外界對 " 紅米汽車 " 的「9.9 萬元」聯想了。
這大概就是蘇峻對 iCAR V23 有信心成爲爆款的底氣所在。
如此一來,繼小米 SU7 成爲了 20 萬級市場爆款以後,同出于小米生态鏈的智米,或将打造出 10 萬級市場的絕對爆款。
" 小米系汽車 ",要來收拾戰場了。

有着 " 帶車進組 " 背景的 iCAR V23,不難讓人想到了華爲的鴻蒙智行。
蘇峻和餘承東,可以說是同爲 " 不得意 " 的造車人。
盡管隻能把寄托交到其它車企手上,但這絲毫不減他們想要造好車的意志。
在此背景下,iCAR 亦得到了尹同躍的堅定支持。
他指出,「iCAR 是奇瑞集團内部很純的造車新勢力,是奇瑞的 " 深圳特區 "。」
「我願意盡我所能及全公司的力量,要錢給錢、要人給人、研發投入不設限。」
有着小米爆款基因 + 奇瑞足夠的子彈供應,iCAR 不可能不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