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比亞迪講好了一個詞," 兵貴神速 "。
" 專業個性化品牌 ",作爲 " 方程豹 " 定名之前的稱呼,最早出現在哪裏?是在比亞迪累計 300 萬輛新能源車下線的發布會上,也就是去年 11 月。
當時那個舞台,仰望是主角," 專業個性化品牌 " 是預告。如今,也才過了 9 個月,比亞迪已經達成了累計 500 萬輛新能源車下線的成績,而 " 方程豹 " 也有了自己完整的 " 故事書 "。
不勝感慨,速度竟然 " 這麽快 "。
01
方程豹,是誰?
這個名字,很奇怪。但後來想了想,作爲 " 專業個性化品牌 ",名字不怪點,反而說不過去了。
有一套不保真的說法,路上聽來的,大家可以分析分析對不對。
" 方程豹 " 是要拆開來講的," 方程 "+" 豹 ",代表了 2 個産品系列," 越野 SUV"+" 跑車 "。
這次的主角是豹 5,也就是豹系列,之後推出跑車的時候,會是方程幾,那就是方程系列了。
當然,這個消息并未得到非常權威的反饋,我們權當一種可能吧。
一定會有人好奇,方程豹的品牌 LOGO 爲什麽是 " 魚骨狀 "?這是另一個 " 個性點 " 了。
在官方的解釋中,LOGO 的線條是用一些特殊的方程畫出來的。
我再來談談自己的理解,方程豹的 LOGO 更像是 " 四座山 ",山前面是海,海中有山的倒影。" 共赴山海 ",有沒有一種點題的感覺?
總之,無論是名字,還是 LOGO,我們對于方程豹的印象,有點新,也有點奇,這的确是貼着 " 個性化 " 這個關鍵詞在走了。
方程,代表了冷靜、理性;豹代表了熱情、感性。紅配藍,熱與冷,大概如此。
那麽,再回過頭來講,方程豹在比亞迪集團内部,該是怎樣的定位?
處于比亞迪海洋、王朝之上,仰望之下,與騰勢并行。
基于此,可以衍生出一些判斷。
方程豹的定價不會太低,預計不會低于 30 萬,而首款 SUV 豹 5 透露出的價格區間在 40 萬左右;方程豹與騰勢是互爲補充的關系,兩者共同進軍豪華品牌市場,比如,騰勢追求家用 / 商務,方程豹追求個性 / 玩樂,彼此并不矛盾。
自主品牌向上,這條路并不容易。目前,比亞迪具備的優勢,是近兩年銷量大漲所積累的 " 品牌勢能 ",正如滔滔江水,可以奔湧沖擊,而勢能積累得越大,就可以 " 溢出 "。
品牌溢出的結果,就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向上的可能性。現在的比亞迪,規模很大,勢必要 " 大而謀全 ",很像大衆、豐田,要将滔滔江水,盡可能漫進每一條溝壑,也就是每一個細分市場。
30 萬以上的豪華品牌市場,或許更需要不一樣的打法。如今的汽車市場,正走向消費分級,15 萬以下的親民市場很活躍,30 萬以上的高端市場也很活躍。
而活躍,就意味着多元,在一些細分市場找機會,這就是方程豹的解題思路。
02
DMO 平台,越野更合适?
比亞迪喜歡講技術,所以,方程豹的這場發布會,又是一堂技術課。
豹 5 是一款越野 SUV,整個 " 技術課 " 講下來,其實都在回答一個問題," 爲什麽混動更适合越野場景?"
比亞迪準備的技術答案,就是 DMO 平台,其英文全稱是 "Dual Mode Off-Road",越野的含義被放在裏面了。
DMO 平台是要拆開講的,它首先融合了 CTC 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也就是電池和車身結合在一起。這個時候,電池不僅是能量件,而且是結構件,而越野不正在意車身結構更強嗎?
本質上,DMO 平台采用了非承載式車身,俗稱 " 帶大梁 ",好處就是扭轉剛度更強,這是底色。
同時,由于電池融合于 " 大梁 " 底盤内,座艙空間利用率更高,底盤重心更低,在操控上更穩。
DMO 平台所搭載的電池,還是 " 老夥計 ",也就是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安全已成重要标簽。
底盤的前半部分,則是縱置 EHS 電混系統,包含一個前驅電機,峰值功率 200kW,并且集成了前軸電子差速鎖。
混動發動機有 1.5T 和 2.0T,特點是高壓縮比、高熱效率,可并可串,具體爲縱置布局。
底盤的後半部分,也有一套電機,峰值功率 285kW,電子差速鎖不可或缺,由此組成 " 電四驅 " 的形式。
混動系統爲什麽更适合越野?講到這裏就可以解釋了。
發動機再強,其低扭的控制精度,也絕對不及電動機。越野追求脫困,而脫困的本質,就是希望每個輪胎都有強大的摩擦力,電動機顯然更容易實現這一目标。
再舉個例子,與傳統機械鎖相比,像 DMO 平台的輪間電子差速鎖更能快速識别輪速差,再輔以智能控制,實時主動鎖止和退出,比機械鎖更快更精準;
另外,還有一個能量中鎖,可以在 10 毫秒内實現前後軸的扭矩轉移,比機械中鎖快 30 倍,所以可以快速執行前後軸的能量分配。
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電四驅是否對機械四驅有降維打擊的優勢。至于實戰可靠性、耐久性,就留給實戰來驗證了。
混動系統另外的優勢是 " 無裏程焦慮 ",這也把越野的 " 裏程脫困 " 問題解決了。
再提一提的,是 DMO 平台的底盤結構。像豹 5 就用到了前後雙叉臂結構,在越野路面上,可以有出色的抗扭強度和橫向剛性,保證抓地力。
雲辇 -P 也出現在了豹 5 上,特點是基于液壓進行車身控制,能調節高度(200mm 幅度)、阻尼、剛度。當然,更能做到四輪聯動,也就更有助于脫困了。
" 電 " 的加入,改變了我們對汽車的固有認知。這一次,方程豹希望改變我們對越野這一場景的認知,之後,還有對跑車場景的認知。
03
更多預告
方程豹,确實還規劃了跑車系列,非常像 " 更入門 " 的仰望。
隻是,在這次發布會上,方程豹首先出牌的,是 " 豹系列 " 的布陣車型。
除了信息非常多的豹 5,還有更大号的豹 8,以及更小号的豹 3。
牌一亮,脈絡就清晰了。方程豹與騰勢屬于并行品牌,所以,在價格段上也會交融。初步溝通下來,豹 5 的價格區間或在 40 萬左右。以此類推,豹 8 應該會在 50 萬+,而豹 3 則會進入 30 萬的價格區間。
當然,一切是以最終的官方信息爲準了。在成都車展上,方程豹将會以獨立展台示人,或許,還會有更詳盡的信息曝光。
發布會結束後,看到有朋友在制造 " 諧音梗 "。豹 5,暴富;豹 8,暴發。
如大衆、豐田,盛世期,都是 " 往外擴 " 的。滔滔江水,條條溝渠,滿灌更有收成。
近幾年,我們真能走出一個全球級的大自主品牌,絕對是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