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25周年重映,我和朋友去看:
大概是近年看過最不像3D電影的3D電影。
直接用眼睛觀看,也隻是字幕出現重影,畫面也不模糊,反而更亮和鮮豔,比戴上3D眼鏡後的暗色調還要悅目一點兒。
可能是把2012年Titanic沉沒百年時重映的3D版,直接又擡了上來。
(
爲
了區分真遊輪Titanic和電影《泰坦尼克号》,以下将用英文指代真船,中文指代電影及電影場景)
要是普通電影,買票進場的朋友該鬧了:畢竟哪有用2023年的高票價,看過時大片視效的道理。
但這是《泰坦尼克号》——
一部25年間3次上映,陪伴我們走過1/4人生的跨世紀巨制。
也就沒啥人care它的瑕疵,在意的都是情懷,以及那些催人淚下&堪稱人生第一次的難忘回憶。
跟随Rose的擡眸,我們第一次看到那艘被稱爲"夢之船"的泰坦尼克号——
之後,Jack在船頭意氣風發高喊"I‘m the king of the world"的豪情——
&幾經歡樂與生死後,兩人間"You jump,I jump" 的死生契闊、生死相随——
還有撞擊冰山後,在慌亂人群中演奏音樂到最後一刻的樂隊——
伴随他們的一曲《Nearer My God to Thee》,
我們又看到——
贖罪般走回駕駛室的老船長;
放棄逃生,在頭等艙床榻上擁抱着同生共死的老夫妻;
三等艙床位上,講着童話故事哄孩子們睡去的一家三口……
以及泰坦尼克号整個斷裂,船頭和船尾分别沉入海中的震撼場景:
Jack在低至冰點的海面上,把唯一的浮闆讓給Rose時,對她說的話:
"You're going to get out of here. You'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re going to make lots of babies and you're going to watch them grow and you're going to die an old, an old lady, warm in your bed. Not here. Not this night. Not like this."
"You must promise me that you’ll survive, that you won’t give up, no matter what happens, no matter how hopeless. Promise me now, Rose, and never let go of that promise."
&最後,北大西洋夜晚的海面上,漂浮着的與泰坦尼克号共沉淪的1500多人……
他們本都該擁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未來的多彩的人生。
所以每看一次,都讓人控制不住地潸然淚下……
這些高能場面,基本都被剪進了各個版本的預告片中,也就有了:
11年後,還是一樣的感受~
當然,還有很多朋友的人生"名場面"第一次
但很多在98年《泰坦尼克号》第一次上映時走進影院的朋友,看到了完整版!
雖然也有很多小孩,被"手動打碼"
但沒事,因爲就連Rose的扮演者凱特,帶她兒子去影院看時,也是一樣的"人工捂眼"!
至于,"車庫玻璃上的一隻手"到底是啥?
就是這樣,
然後省略一萬字+那隻手,就變成了這樣
不要小看這些場景,它們不是爲了名場面而名場面,如果沒有這樣的緊密聯系,又怎麽能讓Jack和Rose在短短4天内上演生死契闊的曠世之戀?(Titanic從出航到沉沒,一共隻有4天半)
她連他的一張照片都沒有,但他活在了她的整個人生記憶中。
要是以上場景都沒看過或者沒聽過,那Jake和Rose 在夾闆上攜手飛翔的名場面:
總見過吧!
提問:這時候必定出現什麽?
BGM《My Heart Will Go On》——
99年初,趙麗蓉老師在她的春晚絕唱《老将出馬》中,還唱了這首金曲:
因爲前一年,《泰坦尼克号》的旋風,實在太火!
不僅狂攬全球10多億美元的空前票房,
還刮過中國的大街小巷,是咱這兒看到的第一部浪漫主義世界大片,創下了3.6億人民币的票房紀錄。
火到正版的電影拷貝根本不夠用!
咋辦?
就有一些影院铤而走險,搞了很多港台盜版拷貝來放映,
也就有了當年,很多小夥伴人生第一次看到完整"不可說畫面"的天賜良機
但這部跨時代火遍全球,将世界票房TOP1紀錄保持了整整12年的大片《泰坦尼克号》,
在它上映之前,是一整個不被看好!
特别是美國本土,10家媒體有9家,都在想盡辦法羞辱它
導演卡梅隆和主演小李子、凱特都說過:像被虐待了一樣!
卡梅隆說被虐待,是因爲他要的預算實在太高、太高……
當他決心把"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搬上Titanic這個世紀海難的舞台時,
就決定了要制作一部跨世紀的大制做。
要将稱爲"永不沉沒之船"的Titanic,1:1還原搭景再現:
(但因爲預算限制,後來隻還原了半艘船,再用鏡像特效完成整艘豪華遊輪的再現)
還大量運用燒錢特效:
據說,"動作捕捉"技術就是在《泰坦尼克号》中第一次實現和電影的完美配适,才有了後來在各類動作特效大片中的廣泛運用。
"I'm the king of the world"的名場面,就是這麽拍攝——
而緊随其後,俯瞰泰坦尼克号一閃而過的大全景,則是一個"百萬鏡頭":
短短10秒,就用當時最先進的CG特效,燒掉整整一百萬美金……
整部片的制作預算,也從最初的5000萬美元,不斷追加到最後的2.9億美元!打破了所有過往大片的成本紀錄……
有人算過通貨膨脹,拍一部《泰坦尼克号》的錢,已經比那艘沉掉的真·豪華遊輪Titanic,還要高出2倍!
而且,還有5000多萬美元的全球宣發費在等着呢……
誰是投資方誰不瘋
果然,貴爲好萊塢六大制片廠之二的福斯和派拉蒙,也強顔歡笑不下去了。
想聯手"适量閹割"卡梅隆的世紀大片夢:兄dei,能省就點吧!再這樣霍霍下去,咱兩個大廠手拉手也支持不住啦!
但片場暴君卡梅隆:想閹割我的電影?那你先解雇我!想解雇我?那你先殺了我!!!
不愧是已經拍出《終結者》系列和《異形2》的大牌導演,
耍起脾氣來,甲方爸爸也隻能唯唯諾諾退縮
但是,就算卡神本事再大,管得了甲方,也管不了愛看熱鬧的八卦媒體。
他們早就把《泰坦尼克号》等比爲好萊塢兩大巨制災難《埃及豔後》和《未來水世界》——都是賠本賠到底褲不剩的大冤種。
還故意開每日專欄,統計《泰坦尼克号》每天超過的預算,來羞辱這部"他們眼中日後的大爛片"
卡梅隆,被逼到在剪輯《泰坦尼克号》的電腦上貼刀片:"這部電影要真撲了,老子就也去死吧!"
卡神,被罵崩潰了……
更倒黴的,就是被崩潰暴君又折磨到更加崩潰的,凱特、小李子和其他工作人員
不過最初,Jack和Rose的人選不是小李子和凱特
因爲2.9億美元的大頭,都被拿去做場景和特效了,演員的片酬就被壓縮到最低。
卡梅隆看上過帥氣頂流阿湯哥,但無奈阿湯哥片酬太高,他請不起。
投資方推薦給他的男演員們(就包括《星際穿越》男主),他又嫌太老。
畢竟Jack隻是個20歲不到的年輕小夥啊!
直到,小李子去他辦公室試鏡
卡梅隆都傻了:怎麽整棟大樓的女人,都來了???就隻爲看這個小男孩一眼?!!
卡梅隆内心:我的Jack非他莫屬!
要不然咋年輕又漂亮的富家女Rose,看他幾眼就和他跑了呢?
真愛無敵,但真愛也是有先決條件的啊!
你們品品
但小李子本人,不願意!
人家沒想演,而是想演另一部同檔期的藝術片《不羁夜》。
别看小李子當時隻是22歲的大男孩,但已經是柏林影帝,想演藝術片再沖更多專業獎項。
更何況,《泰坦尼克号》搭景都已經搭了幾年,早被外界看作"明日的大爛片"
而小李子最終還是演了Jack,就全靠鏡頭内外都和他一路火花帶閃電的凱特:
凱特演Rose全靠自薦
雖然21歲的她,也因爲演李安的《理智與情感》,提名過奧斯卡最佳女配。
但還不足以讓卡梅隆一下想起她。
于是她就每天一封自薦信+一支玫瑰,問候卡梅隆:你知道嗎,你的Rose就在這裏,就是我啊!你爲什麽還要去找别人?快點看到我吧!
時間一長,卡梅隆就被洗腦:那就看看吧。
果不其然,就被試鏡時"從古典油畫中走出"的凱特,一下打動:
而在劇組全員,包括卡梅隆都在糾結,要不要執意留住小李子時,
就是凱特一再堅持:Rose的Jack必須是他,就算最後我演不到Rose,也請一定要讓Leo去演Jack!
甚至直說"我要他":
才有了今天的Rose和Jack
他倆片場的火花,那是卡梅隆看了都一整個陷進去。
但再神仙的眷侶,也難逃暴君卡神的折磨
據說卡梅隆在片場,經常因爲演員出錯大喊大叫:
估計成本巨大,他本能地希望鏡頭都一遍過,但群演衆多又調度困難的海難戲,一遍過難度又實在太大……
并且,當演員們泡在冷水中時,卡梅隆要求所有主演,不許在單薄戲服裏做任何保暖措施
小李子:被凍到不會演戲,隻想活下去!
甚至震撼人心的船尾墜落大場面,卡梅隆也是要求100多位特技演員去完成,
是片場工作人員一再勸阻:再這樣下去要出人命了!!!
他才妥協,換成CG技術輔助完成
就有人恨卡梅隆恨到,在片場下藥報複。
不僅把暴君送進了醫院,還連帶打擊到50多個無辜工作人員
凱特,也在拍攝結束後慘兮兮吐槽:絕不敢再拍卡梅隆的電影!
但是:錢給得太多除外!
就比如《阿凡達2》
但也是這樣嚴苛的制作過程,造就了《泰坦尼克号》這樣的跨世紀大作。
自1997年《泰坦尼克号》在日本東京舉行全球首映禮後,(至于爲什麽會在東京首映,是因爲卡梅隆恨透了羞辱他的美國媒體,大叫:首映禮放在哪裏都可以,隻要不是美國!)
就不斷收獲贊歎:
1:1傳奇再現Titanic這艘夢之遊輪的輝煌!
在世紀災難背景下,将"羅密歐與朱莉葉"的浪漫BE故事完美上演!
作爲最後的世界級浪漫主義大片,《泰坦尼克号》賺走了無數人的眼淚:
愛,不就是應該激情、熱烈、義無反顧嗎?
也賺走了無數影票
票房直沖到全球票房TOP1,并将這一記錄保持到2010年。
後來是被哪部電影超越?
就是卡神又一力作《阿凡達》。
直到今年2月,《阿凡達2》才把它擠出全球票房TOP3的領獎台:
《泰坦尼克号》除了締造卡神神話,也讓主演小李子和凱特的名号響徹全球。
更披着Jack和Rose的專屬濾鏡,至今
要不,咋小李子都變成了老李子——
25歲以下的名模女友,還是一個勁兒地往上撲:
現在,都已經換到第63任!據外媒爆料,才19歲!
很好,姐妹你還有6年的小李子女友存續期,有望成爲他任期最長的一位女朋友!
看好你哦
那老李子除了有錢有資源,肯定還是有一點兒Jack濾鏡護體的吧……
不然,這麽些美女和一個大肚腩談戀愛,咋談得下去啊?
但《泰坦尼克号》帶給凱特的,就不隻是這些好事了。
因爲自從Jack把那塊漂浮在海上的門闆,讓給Rose後——
25年來,"Rose太胖害死Jack"的罵名,就沒斷過
因爲,那塊闆真的好大!
大到不僅能同時趴下Rose、Jack,甚至導演卡梅隆在現場指導時,也能一起趴着聊上一會兒
所以,對Jack慘死冰海的不忿,就發洩到女主凱特身上:
從此她遭受的身材羞辱就沒停下,甚至包括粉絲給她昵稱"肥溫"
就是最近,凱特反擊了:
爲什麽對我那麽刻薄,而且我"他哔——"的根本就不胖!
說完,就爲暴粗口道歉
而彈幕,就是今日審美趨勢下我們要說的話——
卡梅隆也爲這一争論了25年的話題,搞了一次實驗:闆子上到底能不能同時容下Jack和Rose?
結果是,在最優解的情況下,可以!!!
啥,我們爲Jack慘死哭了25年,現在告訴我們,他可以活下來???
算不算詐騙啊
但爲了悲劇美學的實現,卡梅隆強調:Jack必須死……
也就隻能口頭補救一下:早知如此,我一定會把那塊闆子做得小一點!
總之,還Rose清白了:在Jack之死的讨伐中,有問題的是道具,不是她!
當然還有人說,就算Jack和Rose都活了下來,最終也會走進《革命之路》(小李子、凱特後來又合作的電影),變成那對互相折磨的中年夫婦。
但誰知道呢?
就算他們最後沒能在一起,或許也會像小李子和凱特一樣,在《泰坦尼克号》4次經曆生死後,成爲了彼此最爲欣賞的親人和摯友——
你是我見過最美的男孩/女孩。
和你一起的工作,是最美麗的回憶。
當凱特走上領獎台,小李子用胖胖的眼睛,爲她打氣:
當小李子走上領獎台,凱特和她的丈夫,緊張到開始祈禱
凱特還吐槽,小李子差點寵壞她的小孩:
因爲小李子會對她女兒說"Leo叔叔會給你買任何你想要的東西",搞得女兒越來越自戀,還要做明星。
凱特問:你爲什麽會這麽想?
女兒:因爲Leo叔叔說我能行
現在,随着《泰坦尼克号》25周年重映,Jack和Rose的曠世之戀,又一次在影院上演。
很多11年前沒能補票的小孩,終于成功登上這艘"夢之船":
11年前,因爲當時的價值審美,很多人被Rose最後的"以我之名,冠你之姓"感動:
但今天,讓更多人動人的,是Rose最後放開Jack時說的那句:"I'll never let go, I promise."
她做到了,真的如Jack所願那樣,活出了她自己的自由的豐富的人生:
做了大明星,張開雙腿騎馬,還駕駛飛機飛上天空,實現了那句:"I'm flying,Jack."
她擁有了很多很多小孩,她活到了很老很老,她最後是躺在溫暖的床上,
"回到"了85年前那個沉船的夜晚,回到了Jack和衆多故友的身邊……
什麽是最好的愛情?
這就是吧,一定在"最好的愛情"的衆多形式中,占有一席之地。
25年間,我看過3次《泰坦尼克号》,
第一次是90年代和家人一起,當時還太小,看着看着就和小夥伴出門玩泥巴了。
第二次是2012年和同學一起,在泰坦尼克号最後沉船的艱難體驗中,我們手拉着手,給予彼此共渡難關的力量。
第三次是2023年的前幾天,和人生新階段的新朋友一起,看完電影後,一件搖粒絨和一件夾克衫并肩走進涼風飕飕的夜晚,暢聊起3次看《泰坦尼克号》的不同經曆和感受。
好像在那段短短的談話中,我們也走進了彼此人生的前20年,共同感受着對方的一些珍貴記憶結晶。
當然,還有很多和《泰坦尼克号》一樣的經典作品,它們早已不是簡單的娛樂之作,而是常看常新,成爲了不斷幫我們回顧人生階段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