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言詠 / 文 近日,一些育齡女性透露自己接到社區工作人員的電話,被詢問是否懷孕或有計劃懷孕,有的還反複接到這樣的電話。社區的行爲被質疑是 " 電話催生 ",引發關注。
客觀地說,在促進生育方面,基層并沒有指标壓力。基層工作人員緻電可能隻是采集轄區居民婚育信息,錄入人口監測系統,沒有 " 催生 " 的意思。不過,這種方式的确值得商榷。很多育齡女性已經背負着來自長輩的 " 催生 " 壓力了,社區再緻電 " 關心 " 一把,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而且,直接詢問個人隐私問題,也有越界之嫌。
國務院辦公廳 10 月 28 日發布了《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幹措施》,意味着中國的人口政策調整逐步從碎片化的嘗試走向系統化的頂層設計。此前數年間,中央在人口政策上已經進行了諸多調整,各地政府也出台了很多促進生育的政策——從 2016 年全面放開 " 二孩 " 到 2021 年全面放開 " 三孩 ";從 2021 年四川攀枝花首開先河發放育兒補貼到其他城市的陸續跟進。這對釋放人們的生育意願有着積極的作用,在我們身邊,二孩甚至三孩家庭越來越常見。
但不可否認,當下中國社會的生育意願仍然低迷。2023 年全國共有 902 萬名新生兒,創下 1949 年以來最低紀錄;中國人口自 2022 年起已連續兩年負增長。截至 2023 年年底,全國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突破 20%,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人口形勢仍很嚴峻。
然而,往往越是這樣的時刻,越要定下心來,講究方法。我們要思考,什麽樣的人口支持政策,最有可能打通生育堵點,讓人們願意生也敢于生?建立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藍圖要如何才能實現?
好的生育支持政策必然是春風化雨的。它提供支持的環境,卻恪守中立,不讓人感覺被幹涉。
比如,把輔助生育納入醫保,可以讓有生育意願卻能力不足的家庭減輕經濟負擔;發放育兒補貼、完善個稅減免、健全托育體系等,可以讓有生育意願卻憂心财力和精力的人減輕壓力;在制度層面鼓勵男女兩性共擔育兒責任,可以讓那些顧慮母職懲罰而徘徊于生育門外的女性有勇氣向前跨出一步……把這些鼓勵生育的政策落下來,把環境搭好,但對政策效果不能太急功近利。雖然生育背後的人口問題是國之大事,但生育本身是家事,要充分尊重個人意志的自由。政策越春風化雨,越能促成民間願望與國家政策的共振。
好的生育支持政策應該是視野寬廣的,促生育不能隻盯着 " 生育 "。這是因爲,生育這件事背後,影響因素很複雜。
它牽涉到教育——現在教育内卷,既費錢也 " 費媽 ",讓人們不敢生孩子;它牽涉到就業——選擇生育是年輕人對未來投下的信心一票,人們願意養育後代,是因爲他們有信心給孩子好的生活。很難想象一個工作朝不保夕的人,還有心力再生育一個孩子;它牽涉到醫療——流感肆虐的冬季,兒童醫院人滿爲患的場景、父母焦慮而憔悴的面容,足以勸退未育的年輕人;它牽涉到公共政策——在中國,有很多背井離鄉爲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如何讓他們在異鄉享受到同等公共服務?政府一直在推進異地醫保直接結算,這樣看似間接的政策,對人們的生育選擇也有影響。
在中國的國情下,婚内生育還是占絕大部分,但當下結婚率也在走低。民政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結婚登記 474.7 萬對,比去年同比減少 94.3 萬對。如何讓年輕人願意走進婚姻?或者換句話說,在生活不斷被擠壓的當下,他們還有時間、有力量去愛嗎?婚姻和生育,都是生活中水到渠成的一部分,當生活疲于奔命,談婚姻和生育無異于無源之水。
因此,好的生育支持政策,還應該是立足于長期主義的。徐徐圖之、久久爲功。隻有立足于長期主義,才不會因爲急于求成而讓政策變形。我們尤其要強調,生育與否是個體的權利和家庭的選擇,任何政策都要以此爲前提,切不可走偏。一個對生育友好的社會,首先應該是一個對 " 人 " 友好的社會,如何從内卷中抽身,共享發展的紅利,讓人們的生活擁有更多彈性和從容,這也是我們要破解的命題。